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腺体的不规则增殖,同时伴有腺体、间质比例增加的器质性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生殖内分泌紊乱所导致,与长期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对抗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子宫内膜增生的处理与管理的观点有所更新和改变。文章结合相关文献,主要围绕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变化、诊断性刮宫术指征的变化、子宫内膜增生管理观点的改变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诊断性刮宫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管理策略
  • 简介:<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损伤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常同时或先后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及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引起周围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部分MDS患者可逐渐进展为急性白血病,故又称之为白血病前期。但是,近年临床发展,一半

  • 标签: 克隆性疾病 白血病前期 巨核细胞系 骨髓增生 病态造血 急性白血病
  • 简介:目的:探讨增生性筋膜炎(PF)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增生性筋膜炎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增生性筋膜炎的临床情况、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F好发于四肢及头颈部,发病年龄为32~80岁。临床表现为伴有疼痛,迅速生长浅表孤立性肿块。镜下特点为黏液样背景、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间质散在分布具有诊断意义的神经节样大细胞;免疫组化梭形细胞及神经节样大细胞表达Vimentin、SMA和H-Caldesmon。结论:P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罕见复发,不转移,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加强对该病变的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假肉瘤 增生性筋膜炎
  • 简介:乳腺增生病(乳腺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一定的癌变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2年至1994年6月,我们对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病进行了观察,治疗组110例,对照组40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中医药治疗 平消胶囊
  • 简介:子宫内膜增生症临床常见,但发生癌变者并不多见,故易延误诊治。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如何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症癌变以便及时治疗。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从1986年1月~1998年6月共收治子宫内膜增生症局灶癌变患者19例,年龄为31~67岁(45岁者2例),平均56岁。其中15例在我院门诊行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3例,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4例,腺囊及腺瘤混合型增生过长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和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癌变3例;另4例中诊断为子宫肌瘤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各1例。所有病例均住院行手术治疗。本组19例患者子宫的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其中同时伴有子宫平滑肌瘤者3例(含1例红色变性)、子宫弥漫型腺肌病2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颈息肉2例。16例再次诊刮或子宫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发现局灶癌变。均已婚,原发不育症2例,继发不孕1例。均否认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患者。1.2临床表现本级事伴有月经失调者11例,病程为9个月~7年,平均3.7年,其中3例经内分泌制剂治疗效果不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症 癌变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后的血供变化及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前列腺检查,测量前列腺大小,以估算出的重量为标准将130例患者分为4组:A组(≤25g),B组(26~50g),C组(51~75g),D组(≥76g)。测量4组患者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V_(max))、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130例患者中27例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对比栓塞前后患者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_(max)、PI、RI及前列腺重量的变化。结果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_(max)、PI、RI等参数比较,4组组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_(max)、PI、RI等指标与前列腺重量呈正相关。行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及1年时复查,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_(max)、PI、RI及前列腺重量等指标均明显变小(均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的血液供应明显增加,尿道前列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内径增宽,血管阻力增大。阻断尿道前列腺动脉能使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血供明显减少,并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有利于缓解下尿路梗阻。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道前列腺动脉 动脉栓塞术
  • 简介:我们应用平消胶囊对39例乳腺增生症病人进行治疗,经半年随访,结果表明,平消胶囊对乳腺增生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使肿块缩小,疼痛缓解,该药作用快、疗程短,副作用小,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理想药物。

  • 标签: 平消胶囊 乳腺增生症 中医药治疗
  • 简介:1989年Gerald等~([1])首次报道了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esmallroundcelltumor,DSRCT),并于1991年正式命名,从2002年起国内陆续有个例报道~([2-8])。2015年4月我院收治1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22岁,以“间断右上腹部胀痛7天”之主诉,于2015年4月27日入院。自诉右上腹部胀痛,无其他不适。入院查体:腹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 标签: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一组异质性很强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血液学疾病,其生物学和临床表现各异。虽然近20年来对MDS的诊断、临床分型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其疾病生物学本质仍存在许多谜团:①何为MDS干细胞?尽管理论上知道其源于正常造血干细胞突变,但对其生物学特点知之甚少。MDS干细胞靠什么因素调控,如何逐步发展为不同临床亚型MDS,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293例老年病人不同胃部疾病:慢性胃炎(204例)、消化性溃疡(47例)、个典型增生(23例)及胃癌(19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不同阳性率,探讨老年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部疾病关系的特点。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法及C^14呼气实验等三种不同方法检测Hp感染。并对比不同胃粘膜病变中Hp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老年人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胃癌中的检出率较前二者低。结论Hp感染与胃粘膜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呈正相关,Hp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是早期事件。

  • 标签: 不典型增生 HP感染 老年人 胃癌 幽门螺杆菌(Hp) Giemsa染色法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弥散加权成像测得的ADC值结合常规MRI对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病人15例,前列腺癌病人10例,分析采用b值为1000的ADC图及常规MR图像,结合常规MRI在ADC图上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前列腺癌(PCa)、前列腺增生(BPH)外围带(PZ)和前列腺增生中央带(CG)的ADC值。比较差异性并分析重叠情况。结果:前列腺增生表现为信号不均,增生结节有的为T2WI高信号,有的为T2WI低信号,前列腺癌有时与增生结节难以鉴别。PCa的ADC值(0.67±0.06)×10-3mm2/s,前列腺增生外围带(PZ)的ADC值(1.52±0.18)×10-3mm2/s,前列腺增生中央带(CG)的ADC值(1.05±0.25)×10-3mm2/s,BPH的PZ与PCa及BPH的CG与PCa均有显著差异,BPH的PZ与PCa间无重叠,BPH的CG与PCa间有少量重叠。结论:DWI对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有意义,但由于分辨力的限制,测量ADC值时要参照常规MRI以使选取的区域更准确。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目的:研究外用中药制剂对小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苯甲酸雌激素腹腔注射构建乳腺增生小鼠模型,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隔天1次,共30天;模型组与治疗组腹腔注射苯甲酸雌激素,隔天1次,共30天。造模完成后,治疗组小鼠乳房部涂抹外用中药制剂,每天1次共30天。测定各组小鼠体重变化,乳晕及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孕酮(P)指标,并取小鼠第二对乳房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体重、乳晕及乳头直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小鼠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乳腺增生组织结构明显改善,雌、孕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模型组对比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用中药制剂对小鼠乳腺增生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小鼠血清雌激素与孕酮水平来实现的。

  • 标签: 乳腺增生 中药制剂 小鼠
  • 简介:研究表明结肠炎相关性不典型增生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通过获取病理组织以监测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氏病患者以期及早检测出不典型增生者。但目前由于不典型增生的内镜下差异较大且病理科医生对于不典型增生的分级标准缺乏统一共识,因此不典型增生的诊断较为困难。结肠炎相关性不典型增生可表现为不典型增生相关性损害或混乱,不易和散发性腺瘤相鉴别。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不典型增生 病理学诊断 相关性 内镜 克罗恩氏病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一系或多系的血细胞减少,患者可以出现贫血、发热、出血等临床表现,骨髓可表现为血细胞生成的质和量异常,出现病态造血,但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互并发的病例较少,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样缺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未见文献报道。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接受地西他滨(DAC)治疗前后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初治MDS中符合WHO2008分型WPSS预后分层中危组及高危组并接受DAC(20mg/m^2d1-d5,21-28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的18例患者,同时以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于DAC治疗前后收集外周血和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AC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的PD-1和骨髓单核细胞PD-L1的变化;QPCR检测DAC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PD-1mRNA、PD-L1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比较化疗缓解组(n=5)和未缓解组(n=13)PD-1/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FCM检测显示,DAC治疗后,中危组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PD-1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的PD-L1比例分别为(11.43±1.88)%、(11.46±1.60)%和(16.59±0.72)%,高危组分别为(16.36±3.71)%、(16.59±3.81)%和(18.69±1.60)%,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未缓解组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PD-1和骨髓单个核细胞上PD-L1的比例分别为(18.51±2.62)%和(19.03±2.18)%和(19.22±1.40)%,高于缓解组(P〈0.05)。QPCR检测显示,DAC治疗后,中危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1mRNA和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6.32±3.37和2.88±1.72,高危组分别为12.55±6.27和7.47±4.90,均高于治疗前(P〈0.05)。MDS未缓解组外周血PD-1mRNA和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mRNA的相对表达为16.28±4.64和9.16±5.40,高于缓解组(P〈0.05)。结论DAC治疗后中、高危MDS患者的外周血、骨髓中PD-1/PD-L1表达明显上升,尤其是未缓解组,PD-1/PD-L1高表达可能是介导DAC耐药的原因之一。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 地西他滨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ADC值与前列腺相关标志物PAP、P504S、PS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30例,前列腺癌35例。病理检查前3个月内均行前列腺MRI、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b值为0s/mm^2和800s/mm^2,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标本中PAP、P504S、PSA的表达,分析ADC值与PAP、P504S、PSA表达的关系。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73±0.21)×10^-3mm^2/s和(1.34±0.15)×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45,P=0.000)。PAP和PS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504S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增生(Z=-7.055,P=0.000),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ADC值与P504S的表达呈显著负相(Spearman's相关系数r=-0.654,P=0.000);结论PAP和PSA不能区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P504S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标志物;ADC值可以定量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且与P504S存在负相关,可以作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MRI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壮骨伸筋胶囊是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全国著名骨科专家刘柏龄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方。是治疗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风湿骨痛、四肢麻木、颈肩痛、臂痛、手麻痛的最新中成药。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风湿骨痛、四肢麻木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极大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病对人类的危害最为广泛。为了解除广大患者的痛苦,研制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祖国医学"肾主骨""肾之合骨也"和"肝主筋""肝之合筋也"的理论指导,认识本病以肝肾两虚为内因之本、风寒湿邪外袭为外因之标所致的筋骨本身退变的病象。选补肾药以补肾生髓、壮骨,补肝药以通络滋肝;镇痛药以止痛,组成了本药——壮骨伸筋胶囊,主要成份:淫羊藿、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灸)、肉苁蓉、鸡血藤、红参、洋金花等。

  • 标签: 壮骨伸筋胶囊 神经根型颈椎病 骨质增生 四肢麻木 肩臂痛 腰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