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讨论卵巢甲状腺合并假性麦格氏综合征及CA125升高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报告卵巢甲状腺合并假性麦格氏综合征并CA125升高1例并复习1996年至今的国内外文献13例。结果均于手术切除后胸腹水消失,血清CA125降至正常。结论卵巢甲状腺合并假性麦格氏综合征及CA125升高的病例术前很难与卵巢麦格氏综合征及恶性肿瘤鉴别,组织学病理确定诊断,手术后预后好。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假麦格氏综合征 CA125
  • 简介: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68岁,主因"绝经16年,发现盆腔物7年,腹胀3个月"入院。7年前发现左附件区物5.1cm×6.7cm,未诊治。3个月前自觉腹胀,1个月前妇科B超提示宫腔内高回声团,盆腔物大小16.9cm×17.1cm×10.1cm,无绝经后阴道出血及排液,于本院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后病理为子宫内膜息肉。既往高血压40年;冠心病30年;16年前左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

  • 标签: 卵巢肿物 肾功能不全 文献复习 绝经后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 盆腔肿物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顽固性血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9月本科收治28例乳腺癌术后并发顽固性血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组13例,常规治疗组15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拔管时间、日均引流量和总引流量;拔管时间采用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日均引流量和总引流量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结果手术治疗组拔管时间为41.07±2.59d,常规治疗组拔管时间为59.13±11.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P〈0.05)。手术治疗组日平均引流量为39.84±4.21ml,常规治疗组日平均引流量则为37.86±2.5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P〉0.05)。手术治疗组总引流量为1635.61±186.70ml,常规治疗组则为2232.05±410.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5)。结论手术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血清具有明显缩短拔管时问,减少体液丧失的优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治疗 并发症 血清肿
  • 简介: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江苏盛泽医院产科诊断为妊娠期SCH患者54例为SCH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54例为正常组,同期经我院体检中心检测的育龄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女性54例为对照组。SCH组患者予以左旋甲状腺素,其他各组不做处理。观察SCH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3组的叶酸水平及甲状腺功能,并加以对比;比较SCH组和正常组的妊娠结局情况、新生儿情况以及子女随访至3岁时的智力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后SCH组患者的叶酸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降低(P均〈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水平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SCH组剖宫产率高于正常组(P〈0.05),而分娩周数和产后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中神经管畸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组子女3岁时的智力发育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SCH,可有效增加叶酸水平,降低TSH含量,对妊娠结局产生积极影响,并可改善后代子女的生长发育情况。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期 左旋甲状腺素
  • 简介:目的探讨肉芽性乳腺炎(GM)分类诊疗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且资料完整的218例G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资料包括临床基础数据、影像学检查、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效果,并采用字2检验分析3种类型(难治型、肿块型和脓肿型)GM棒状杆菌阳性率及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患者均为非哺乳期育龄妇女,年龄为(33.5±3.9)岁,于宝宝离乳后(3.6±1.6)年发病,其中63郾8%(139/218)患者有不同程度哺乳障碍史,97.2%(212/218)患者表现为乳房肿块.根据首诊临床表现分为肿块型41例、脓肿型126例和难治型51例.有96例患者可取得脓液标本,其中脓肿型GM61例,难治型GM35例;脓肿型和难治型GM相比,棒状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6/61)比8.6(3/35),X^2=0.025,P=0.900].3种类型GM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0,P〈0.001),其中,难治型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比肿块型和脓肿型患者高[58.8%(30/51)分别比17.1%(7/41)和27.0%(34/126),X^2=16.487、15.944,P均〈0.017].类固醇激素在GM的治疗中占95.9%(209/218).21.1%(46/218)患者采用了抗生素及抗分支杆菌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中位随访时间15.8个月(6.0-32.0个月),所有患者的总复发率为11.0%(24/218),其中,肿块型复发率最低,为2.4%(1/41).结论肉芽性乳腺炎病因不明,类固醇激素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对抗生素或抗分支杆菌药物治疗有效.肿块型患者治疗效果最佳.

  • 标签: 肉芽肿 乳腺炎 诊断 外科手术 类固醇激素
  • 简介: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6例无明显甲减症状者,限制含碘食盐摄入量。对于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及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给于优甲乐长期替代。桥本甲状腺毒症给予抗甲状腺治疗、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作为客观评价指标。结果:6例13、FT4正常者未用药物治疗,随访无变化。5例甲状腺功能低下和2例术后功能低下T3、FT4维持在正常范围,3例桥本甲状腺毒症恢复正常;随访12个月有效;结论:加强TPOAb检测可提高正确诊断率,降低误诊率;合理选用药物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低并发症。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临床诊治 甲状腺功能低下 临床治疗效果 甲状腺激素水平 甲状腺毒症
  • 简介:目的:分析产后甲状腺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9例PPT患者初次就诊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此后每个月查甲状腺功能,随访2年,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59例,39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11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表现,9例为单纯甲状腺大。31例患者痊愈,7例有甲减期患者为持续性甲减,以甲状腺就诊的9例患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另有3例患者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一年出现持续性甲减。结论:加强医生对PPT的认识,对痊愈者要加强随访,以及时发现、治疗持续性甲减。

  • 标签: 产后甲状腺炎 持续性甲减 一过性甲减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2岁,农民,已婚,孕1产0,因停经38周,咳嗽、气促9d,阵发性腹痛12h于2004年1月19日16.40急诊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3年4月(具体不详),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无阴道出血及病毒感染史,因孕前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脏病”病史,患者于孕早期曾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药物名称及服用方法不详)。孕早、中期患者无明显自觉不适,一直未产前建卡及定期产前检查,孕5个月始自觉胎动一直持续至今。1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于9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促,以3:00~4:00为重,尚能平卧,但平卧时咳嗽气促有所加剧,咳嗽时伴有较多白色泡沫样痰但无咽喉痛,无发热,未就诊,自服“枇杷膏”治疗无好转。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抢救成功 妊娠合并 抗甲状腺药物 服用方法 产前检查
  • 简介: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14例,甲状腺腺瘤32例,甲状腺癌2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例,结节性甲状腺30例,甲状舌骨囊肿3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甲状腺疾病的主要种类,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以便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甲状腺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诊断 手术
  • 简介:目前,影像引导的微创活检技术已占据乳腺病变活检的主导地位。微创活检技术包括空芯针活检和真空辅助活检。应用真空辅助活检原理的麦默通活检术是目前微创活检的主流。并且,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已迅速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成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式。本文将介绍并讨论乳腺物麦默通切除术后上皮移位导致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假阳性的1例病例。

  • 标签: 乳腺肿瘤 微创手术 上皮移位 前哨淋巴结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SCH患者519例为研究组,同期540例非SCH孕产妇为对照组,采用面对面询问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本次怀孕前及孕期情况、既往妊娠史等,分析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危险因素。结果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产史、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自然流产史、剖宫产、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为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初产者、孕前BMI〈18.5kg/m~2为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SCH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产史、孕前BMI相关。

  • 标签: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危险因素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