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前列是男性的生殖器官之一,它参与人类的生殖与繁衍。其生产的前列液是精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前列的“工作”,人体的生殖功能就会出现障碍而引发不育。然而,前列有一个坏“毛病”,它的身体会随着人体的衰老而“发胖”起来,即人们通常说的“前列肥大”,由于它的发胖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尿道变得狭窄,排尿会出现困难甚至危及健康。医生们为了打通狭窄的尿道,只好把前列切除掉。当男性这么重要的一个性器官没有了,当然生殖功能就没有了,但“性趣”是不是也没有了呢?有些人由此而忧心忡忡。

  • 标签: 前列腺液 “性趣” 男人 生殖器官 生殖功能 前列腺肥大
  • 简介:目的:评价我院实施良性前列增生临床路径后有关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情况。方法:比较临床路径实施前、后良性前列增生行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的平均术前天数、平均住院天数、检查费、药费、总住院费用。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可以缩短患者的术前住院时间15.49%,平均住院日减少16.70%,降低患者的总住院费用8.05%、检查费用12.81%及药费11.91%。结论:良性前列增生的临床路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成本,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控制医疗费用,减轻看病负担。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干细胞抗原(PSCA)在不同性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病理科诊断的、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普通型导管增生(UDH)、非典型导管增生(ADH)、DCIS和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C-NST)患者共175例临床资料,其中有38例因组织块过小或脱落未能获得准确数据而被剔除,故实际纳入分析的样本量为137例,包括20例UDH、20例ADH、30例DCIS和67例IC-NST。同时随机选取20例IC-NST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SAB法)检测标本中PSC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性质乳腺组织中PSCA蛋白表达的差异,以及IC-NST中PSC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组间PSCA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2检验,IC-NST中PSC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PSCA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在UDH、ADH、DCIS和IC—NST中高表达率分别为10.0%(2/20)、20.0%(4/20)、56.7%(17/30)和52.2%(35/67),其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53,P〈0.001)。多组问两两比较结果显示,DCIS组和IC—NST组PSCA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χ^2=17.172、17.480,P均〈0.005)和UDH组(χ^2=11.092、11.243,P均〈0.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IC-NST组PSCA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26,P=0.007)。结论PSCA蛋白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可能是一个预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进展成乳腺癌的新指标。

  • 标签: 乳腺 淋巴转移 膜糖蛋白类 肿瘤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 简介:乳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在临床上十分少见,而恶性AME更为罕见。本院于2011年11月28日收治1例乳腺AME恶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腺肌上皮瘤
  • 简介:由于肿瘤的高病死率以及治疗过程中经受的痛苦体验,会使肿瘤患者特别是新发生的肿瘤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尽管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手术、化疗、放疗的联合应用,使患者的病情及时得到控制,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但肿瘤患者仍不能摆脱因“死亡的威胁”而产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做好周密的心理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患者的年龄、修养、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的不同,对肿瘤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有差别。

  • 标签: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李小平主译,魏丽惠主审的《女性肿瘤与性》已于2011年11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全国出版发行。性是一个敏感且常难以启齿的话题,DrKatz主编的《女性肿瘤与性》一书将为医患沟通提供帮助。该书共分3篇,16章。第一篇介绍有关性的基础知识,描述性有关器官的解剖及功能,性是如何产生及其影响性生活因素。

  • 标签: 女性肿瘤 出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患沟通 基础知识 生活因素
  • 简介: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是全球领先的肿瘤专业学术组织,宗旨是预防癌症及改善癌症服务。学会规模日益壮大,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约21500多名会员,会员包括肿瘤学领域及临床肿瘤科医师、参与认可的肿瘤学训练计划的医师和医疗专家、肿瘤科护士以及肿瘤科开业医师。学会会员专攻肿瘤学领域,包括医学、血液学、放射线治疗、外科与小儿科。ASCO对美国医疗服务有相当大的影响,其设有公关部门,负责向国会议员提出建议,推荐有关医疗政策及意见。

  • 标签: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肿瘤科护士 医疗服务 放射线治疗 学术组织 肿瘤专业
  • 简介:很多女性,包括一些男性,都喜欢把自己的头发染成其他的颜色,认为这样新鲜又时髦,但是美国的一项研究可能会给习惯染发的人浇上一瓢凉水。

  • 标签: 恶性肿瘤 染发 男性 头发 女性 凉水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观察以及对术前血清VEGF水平的检测,探讨VEGF与上皮性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对7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包括21例卵巢良性囊腺瘤,1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和46例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血清VEGF水平和术后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①上皮性卵巢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78.26%)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41.67%)和良性囊腺瘤(33.33%)(P<0.01);上皮性卵巢癌中,晚期癌(Ⅲ、Ⅳ期)的VEGF阳性表达率(92.00%)显著高于早期癌(Ⅰ、Ⅱ期)(61.90%)(P<0.01),且强阳性表达率(52.00%)也显著高于早期癌(14.29%)(P<0.05);有腹水组VEGF阳性表达率(87.50%)显著高于无腹水组(57.14%)(P<0.05);②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良性囊腺瘤患者和交界性肿瘤患者(P<0.01),卵巢癌中,低分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患者(P<0.01),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明显腹水者比无腹水者高(P<0.01).结论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增加以及血清VEGF水平的升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度及腹水形成有关.

  • 标签: 上皮性卵巢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火针治疗宫颈囊肿的疗效及其利弊。方法先排除相关禁忌证,在月经干净2周内常规消毒宫颈后,用8号注射针头以酒精灯烧红后对准囊肿顶部迅速刺入深约2~3mm,可停留1~2s,且根据囊肿大小可重复上述操作1~3次。结果239例患者,治疗后1月痊愈23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58%。结论火针治疗宫颈囊肿具有治疗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价格低廉,预后良好等特点。

  • 标签: 宫颈腺囊肿 火针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子宫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达一个高倍视野以上。以往认为它是内在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现在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子宫肌病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子宫肌病病理特点为子宫内膜及腺体侵入子宫肌层。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位于肌层内的内膜类似基底层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缺乏反应,常处于增殖期。本病约20%~50%合并EM,约30%合并子宫肌瘤(leiomyoma),合并盆腔粘连也很常见。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 诊断 正常子宫内膜 子宫肌层
  • 简介:目的分析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对促宫颈成熟、分娩结局和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76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组采用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比两组给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宫缩过强过频率、中断药物使用率、临产发动时间、分娩结局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给药4h、6h、12h后宫颈Bishop评分[(6.45±1.23)、(8.21±1.78)、(10.33±1.41)]高于对照组[(5.04±1.48)、(5.98±1.45)、(7.08±2.03)];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8.86%)高于对照组(86.36%);观察组宫缩过强过频及中断药物使用率(1.14%、0)低于对照组(10.23%、6.82%);观察组临产发动时间[(6.82±2.05)h]短于对照组[(10.68±3.52)h];观察组引产失败率(0)低于对照组(5.68%);观察组总产程时间[(8.36±2.78)h]、产后出血量[(195.27±55.62)mL]少于对照组[(13.96±3.56)h、(225.17±65.44)mL];观察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27%、1.14%)低于对照组(11.36%、10.23%),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可有效促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控释地诺前列酮栓 米索前列醇 足月妊娠 引产 促宫颈成熟 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