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隧道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与常规重新置方法的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6爿至2014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留置隧道涤纶套导管2年后出现导管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28例,依据同一部位曾留置导管2次为常规置组,超过2次为原位换管组,其中常规置组16例,原位换管组12例;原位换管组采取原位更换导管方式,在涤纶套及上次静脉穿刺点中间位置切开,分离皮下组织后挑起导管,离断并退出远心端,在原导管静脉端置入导丝后退出剩余导管。重新建立一皮下隧道,将新导管从皮下隧道穿过,导丝法置入新导管。与常规重新置方式比较,观察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曾留置导管次数、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eareductionratio,URR)、置成功率、感染率、末次置使用时间等指标,对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常规置组16例中,6例置失败;原位换管组12例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导管使用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达220ml/min以上。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血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经抗生素静脉治疗及局部封后好转。统计结果显示,原位换管组在导管血流量、Kt/V值、URR、透析时间、年龄、性别上与常规置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同部位血管曾换管次数越多,末次置使用时间越长,需要使用原位换管的可能性越大,原位换管组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常规置组高(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隧道涤纶套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原位换管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实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原位换管
  •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隧道涤纶套导管(TCC)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TCC功能不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尿激酶传统封组(n=10)和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n=10)。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透析时的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一个月内TCC功能不良的发生频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尿激酶传统封组及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透析充分性更高,一个月内发生导管功能不良的频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激酶传统封组相比,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在透析时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方面显著提升,1个月内TCC发生功能不良的频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患者均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TCC功能不良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维持性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小儿肾病之间的关系已被明确,其主要病理改变类型为膜性肾病[1,2].但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比较,无论在临床和病理,还是实验室检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肾小管间质的病理形态和功能改变上差异更为明显.本文对本院住院经肾活检诊断38例小儿乙肝相关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理表现和功能改变进行研究,以其了解小儿乙肝相关膜性肾病小间质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 乙肝 膜性肾病 小管间质
  • 简介:目的观察环形输尿管支架改善双J置入后相关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60例,配对分为双J组及环形支架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随访4周,于术前1d及术后4周完成输尿管相关症状问卷(USSQ)、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问卷表(OABSS)。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双J组与环形支架组术后4周USSQ中排尿症状评分分别为25.5(10-39)分与13.0(10-21)分、身体疼痛症状评分分别为15.6(8-25)分与9.5(2-17)分、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分别为13.8(8-19)分与5.9(2-13)分、IPSS评分分别为(12.6±2.0)分与(8.6±1.9)分、OABSS评分分别为(6.8±1.5)分与(3.5±1.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应用环形输尿管支架能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双J管 输尿管引流 环形输尿管支架管
  • 简介:目的:探讨永久性深静脉置与动静脉内瘘患者在营养状态、透析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其中永久性深静脉置21例,动静脉内瘘患者43例的营养、透析效果指标,以及近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永久性深静脉置患者与动静脉内瘘患者相比,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钾(K+),钠(Na+),氯(Cl-),钙(Ca2+),磷(P3+),铁(Fe3+),透前透后BUN、Cr及UA,心胸比大小,KT/V,URR及PCR值无明显差异。永久性深静脉置患者血流不畅的发生率高于动静脉内瘘患者(7.74%vs0.64%,P〈0.001),永久性深静脉置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动静脉内瘘患者(1.43%vs0.17%,P〈0.001),永久性深静脉置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与动静脉内瘘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内瘘难以建立的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心功能差和/或血管条件差患者,永久性静脉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方式。

  • 标签: 永久性深静脉置管 动静脉内瘘 透析效果 营养状态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植术后初期非肝素化对透析通畅的影响.方法:在13例病人植术后初期,使用非肝素化透析液,采用传统的方法检测导管是否通畅.结果:13例病人的导管全部通畅.结论:腹膜透析植术后初期非肝素化是可行的.

  • 标签: 腹膜透析 非肝素化 透析管
  • 简介:目的探讨双J(双J输尿管支架)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美蓝在置放术中的作用.方珐对215例患者采用放置双J作内支架和内引流治疗,近期48例术中以美蓝协助定位.结果术后留置尿5~7d,无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拔除双J,随访3~6个月,肾功能、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以美蓝协助定位者无双J管上移致拔困难.结论双J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以美蓝协助定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导管 引流 泌尿系疾病 美蓝
  • 简介:目的总结输尿管支架在泌尿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及防治其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泌尿系统疾病应用输尿管支架的临床资料,总结双J置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蛄果双J适用于多种泌尿系疾病,其中以梗阻性疾病及肾及输尿管切开取石应用最多,同其他疾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28例患者中有5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以膀胱刺激征、感染较多见,同其它并发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支架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置方法多样化使其适用于多种泌尿系统疾病,分析双J常见并发症及导致原因可防止其发生发展,从而提高双J临床有效率。

  • 标签: 输尿管支架管 泌尿系统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简化手术操作,探讨全去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去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全膀胱切除患者15例.结果15例完全可控.结论全去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法.

  • 标签: 尿流改道 乙状结肠 原位新膀胱术 膀胱肿瘤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右阴囊隐痛坠胀不适3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3年前偶然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直径约2cm大小,不伴明显胀痛。后肿块逐渐增大,出现隐痛、坠胀感,近1月来症状加剧。既往无附睾炎、腹股沟斜疝及多囊肾病史。查体:右侧阴囊明显增大,输精无明显增粗,右侧睾丸无明显异常,睾丸上方触及囊性肿块,无触痛,大小约10cm×9cm×7cm,透光试验阳性;左侧阴囊及内容物未及明显异常。超声检查为睾丸鞘膜积液。入院后行探查术,术中发现右附睾头部巨大囊肿,囊液清,量约350mL,行囊肿切除,并鞘膜翻转。术后病理示:良性囊肿,囊壁纤维化,囊内有扁平上皮及立方上皮被覆,符合副中肾囊肿。随访6个月,无复发。

  • 标签: 附睾 Müller氏管 囊肿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集合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协助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7年8月间的经病理确诊为肾集合癌的12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找寻肾集合癌的最佳诊疗方式。结果患者中,Ⅰ期3例,Ⅱ期0例,Ⅲ期7例,Ⅳ期2例;CDC于CT及MRI上多呈形态多变、边界不清的肿块影,于肾髓质处呈浸润性生长,瘤体较小时肾脏轮廓不变,但对于较大的CDC,影像学表现差异巨大;行免疫组化检查后,患者中常见标记物CK19、34βE12、vimentin、PAX-8、PAX-2、INI-1等均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11名患者行手术治疗,5例于术后6~11月内死亡,失访1例,余患者截止最后随访时间2018年3月均存活;另有1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术,该患者术后第6个月因肿瘤全身多发转移死亡。结论肾脏集合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肾集合癌时应积极手术确诊,术后积极随访,肿瘤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及指导靶向治疗。

  • 标签: 肾脏集合管癌 影像学 病理学 预后
  • 简介:患者,男,29岁,主诉尿痛,行B超发现射精囊肿2d收入院。患者排尿轻度疼痛伴排尿费力,无尿频、尿急,无射精痛、射精困难。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外生殖器无畸形,肛诊示前列腺大小正常,右侧叶近前列腺底部可及一肿物,约1.5cm×2cm×2cm,表面光滑,可及波动感,无压痛。B超示右侧射精走行区可见3.4cm×2.1cm的无回声区,考虑右射精囊肿;CT示前列腺区囊性病变;

  • 标签: 射精管囊肿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脐尿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总结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5例脐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5例患者中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转移患者仅行化疗。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5例患者中未手术者于治疗后6个月死于多处转移,另有1例术后12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余3例截至2013年5月仍在随访中,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脐尿肿瘤较为少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血尿是其最常见症状,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预后及存活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脐尿管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中心静脉置因其操作简单、方便、危险性低而应用广泛,是目前建立血液净化系统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内瘘成熟前、各种类型中毒抢救等血液透析治疗。目前常用的深静脉置部位包括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但是由于锁骨下静脉置导致的静脉狭窄率高,影响该侧上肢内瘘的建立。

  • 标签: 颈内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临床分析 锁骨下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临时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