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中外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6例有移位的外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定,将骨折类型、内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关节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16个月,平均12个月。76例疗效为优56例,良1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7.3%。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判断骨折类型和正确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外踝骨折复位内固定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外踝骨折 手术治疗方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摄片对诊断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踝关节外伤患者30例,均先行常规CR平片检查,然后行MSCT扫描+三维重建,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X线所观察到的踝关节囊肿胀与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之间的联系。结果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合并关节囊肿胀对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正确诊断率为89.5%,而通过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正确诊断率仅为63.3%。结论CR摄片显示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并合并关节囊肿胀提示踝关节隐匿性骨折可能性大。

  • 标签: 踝关节 关节囊肿胀 隐匿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成人踝关节的相关形态学指标,为踝关节损伤修复、关节置换等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积累国人人体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游标卡尺、量角器、求积仪等,对53具成人出土骨骼的完整踝关节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踝关节面积腓骨踝关节面面积(3.7±0.41)cm2,胫骨踝关节面面积(2.5±1.56)cm2,距骨滑车面积(10.6±1.87)cm2,距骨内踝关节面面积(2.2±1.86)cm2、外踝关节面面积(3.3±0.61)cm2;距骨滑车测量距骨滑车关节凹深度(0.3±0.18)cm、内、外侧唇的高度分别为(0.5±0.21)cm、(0.9±0.12)cm,前缘宽度(2.7±0.33)cm,后缘宽度(2.0±0.58)cm;踝关节各面间以及与下肢轴线的交角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平面交角分别为(109±1.58)°、(116±1.21)°,内外踝关节面与下肢轴线交角分别为(18±1.08)°、(26±1.36)°。结论踝关节损伤修复、关节置换等均应以踝关节的形态学为依据方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踝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8月,采用踝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25例,其中21例在术后20月获得随访,随访检查包括踝关节疼痛程度、足趾关节活动度、跖趾屈力和X线检查。Buck-Gramcko/Lohmannn评分表评价踝关节总体功能,DASH调查表评价踝关节融合术对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踝部疼痛值为1.5,12例趾间关节和10例患足第一跖趾关节出现轻微背伸功能障碍,踝部跖趾屈力为30kg(健侧38kg)。X线示踝关节全部融合。Buck-Gramcko/Lohmannn评分值为8.7,其中优5例、良10例及中6例。DASH值为32,参照DASH调查表,结果表明踝关节融合术后部分日常活动受限。结论踝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成功率高,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术后踝关节部分功能丧失。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内固定 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踝关节损伤患者53例,53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18-55岁。独一味胶囊,口服每次1.5g,每日三次。治疗期间患肢制动、垫高,间断性冰袋冷敷20分钟/2~3小时,次日停用。二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均明显下降,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明显改善总有效率100%。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9%。活动改善总有效率为89%。结论独一味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不但有利于减轻疼痛、滑膜炎症,而且可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独一味胶囊 踝关节损伤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低场MRI表现特点,评价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DR及MSCT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126例,膝关节外伤一至三周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和STIR。结果126例中共152处膝部隐匿性骨折。T1WI呈不规则、边缘模糊的片状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可伴有线样异常信号。常伴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结论低场MRI是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较佳影像学方法,可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STIR序列最为敏感。

  • 标签: 隐匿性骨折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69例;全髋关节置换27例,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结果本组9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个月,本组优良疼痛消失,功能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92例,占90.7%;可部分恢复生活自理者4例,占9.3%。结论术前准备、麻醉和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及保证生命的关键,而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人工关节 股骨颈骨折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颈骨折24例患者施行全髋置换术,随访6个月~3年。结果在2周左右患者下地行走,基本恢复伤前功能,优良率达83.3%。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方法根据骨性关节炎特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饮食指导;术后除观察术肢情况外,加强早期股四头肌肌力和关节活动的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满意手术效果,膝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术后未出现关节内血肿、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结合高频热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我院住院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6例,两组均给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频热疗。结果治疗组明显有效72例,有效26例,改善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17%;对照组明显有效52例,有效28例,改善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5.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结合高频热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高频热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金乌骨通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金乌骨通胶囊治疗组和双氯芬酸钠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口服金乌骨通胶囊,1次3粒,1日3次;对照组予以口服双氯芬酸缓释片,75mg,1次1粒,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评定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乌骨通胶囊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安全并且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金乌骨通胶囊 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系统的护理计划。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康复,对护理工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关节镜下 前交叉韧带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口服普威片、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疗法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和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8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和玻璃酸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下降、肿胀减轻、关节功能明显恢复。结论医用臭氧和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且较稳定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医用臭氧和玻璃酸钠 关节腔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外伤、疾病导致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映。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股骨 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LISS钢板治疗。结果本组18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6~16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LISS钢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小、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LISS钢板 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53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1],其中I型1例,Ⅱ型48例,Ⅲ型47例,Ⅳ型32例,V型16例,Ⅵ型9例。手术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探讨临床分型、治疗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53例,平均随访17个月(6~2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04例,良29例,可16例,差4例,优良率86.9%。结论外科手术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术中骨折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可靠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软组织结构、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锻炼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骨折 胫骨平台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