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解支原体(Uu)对苦豆子有效成分的敏感性。方法运用几何级稀释法测定最小抑浓度(MIC)。结果苦豆子总碱、苦参素对Uu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0.125mg/ml和0.25mg/ml。结论苦豆子有效成分对Uu有体外抑菌作用。

  • 标签: 有效成分 解脲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部封闭结合药物及心理暗示治疗咽感症的疗效。方法对98例咽感患者行颈部封闭联合药物及心理暗示治疗。结果治疗一次47例痊愈,35例症状明显好转,16例症状有所好转。结论颈部封闭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是非器质性咽感症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咽异感症 颈部封闭 心理暗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地佐辛复合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以评价地佐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00例无痛人流分地佐辛复合丙酚静脉麻醉组和单纯丙酚静脉麻醉组,观测平均动脉压(MAP)、HR、SPO2、意识消失时间(注药到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恢复时间、丙酚用量,统计分析所得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确切,呼吸抑制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地佐辛 异丙酚 静脉麻醉 无痛人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对丙酚镇静深度的调控作用。方法60例ASAI~II级择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调控组,每组30例。术中持续输注丙酚,对照组4~8mg·kg-1·h-1,调控组依据BIS值(40~60)维持输注速率。记录术中丙酚维持用量、发声时间、术毕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调控组丙酚维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调控组的发声时间、术毕定向力回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脑电双频指数是调控丙酚镇静深度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异丙酚 镇静 调控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老年肺结核发病趋势和特征,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治疗108例阳老年肺结核临床与登记资料。结果老年肺结核发病呈增高趋势,特性为肺结核临床症状少,合并症多,糖尿病居合并症之首,痰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痰阴转率、治愈率低于其他年龄组。结论老年肺结核对社会结核疫情影响显著,使肺结核病死率提高、多耐药肺结核病人增多,应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

  • 标签: 老年 菌阳 肺结核 特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心脏术后早期拔管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房室缺修补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芬太尼组(F组)和丙酚组(P组)。F组使用中剂量芬太尼(30~35μg/kg)。P组使用小剂量芬太尼(15~20μg/kg)及持续静脉泵注丙酚(4~6mg/(kg·h))。两组维库溴胺及咪唑安定用法相同。结果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P组拔管的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术后呕吐发生率呈减低趋势。结论房室缺修补术患者术中,丙酚4~6m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维持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麻醉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大黄遮虫丸和甘草酸镁治疗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遮虫丸组45例,甘草酸镁组45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加用大黄遮虫丸和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0天。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大黄遮虫丸和甘草酸镁均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甘草酸镁组较大黄遮虫丸组为优(P<0.05)。治疗后大黄遮虫丸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甘草酸镁组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黄遮虫丸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功效,甘草酸镁虽无明显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其改善肝功能的疗效较大黄遮虫丸好。

  • 标签: 大黄遮虫丸/治疗应用 异甘草酸镁/治疗应用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用于深Ⅱ°烧伤创面铜绿假单胞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深Ⅱ°烧伤创面合并铜绿假单胞感染的患者33例,随机分为纳米银敷料组(实验组)18例及磺胺嘧啶银软膏组(对照组)15例,创面换药每日一次,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2.2%(4例)和5.5%(1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5.6±2.4天;对照组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7%(7例)和13.3%(2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6±3.4天。结论纳米银敷料可有效治疗合并有铜绿假单胞感染的深Ⅱ°烧伤创面,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耐药(即药敏试验显示全部耐药或仅为丁胺卡那敏感的泛耐药)感染高危因素,探索防控措施。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第一季度在院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规律。结论高龄,年龄大于等于60岁,入院大于等于7天均增加感染风险,并随入院天数的增加,风险进一步增加。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菌素及大于一周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均增加患病的风险。包括非呼吸科在内的全体医护对感染高危因素控制的参与是降低因难治的全耐药的危重感染导致的死亡的关键。

  • 标签: 耐药菌 防控管理 院内感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