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AMPA受体曾一度被认为仅仅参与兴奋性突触的快速传递,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MPA受体与突触可塑性中枢敏化关系密切,并且在学习、记忆和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来AMPA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疼痛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AMPA受体 疼痛
  • 简介:积累的证据表明了NMDA受体(NMDA)诱发和维持中枢敏感性对疼痛发作状态的重要性。NR1、NR2(A、B、C、D)以及NR3(A、B)亚单位决定了NMDA受体的功能特性,其中NR2B对感受伤害尤为重要,因而NR2B选择性拮抗剂有可能用以治疗慢性疼痛。

  • 标签: 疼痛 NMDA受体 功能特性 NR2B选择性拮抗剂 治疗 慢性疼痛
  • 简介:一直以来,慢性疼痛困扰着许多人,并且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弄清了神经细胞上的受体是如何调控慢性炎性痛的。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研制出用于治疗这种慢性疼痛的新药。

  • 标签: 炎性痛 受体 慢性疼痛 治疗 神经元 新药
  • 简介:阿片类麻醉性镇痛已广泛应用于围术期及晚期癌痛镇痛治疗。美国每年约有1.7亿张阿片类处方,发现使用阿片类药物在减轻病人疼痛的同时,也出现不少副作用。为减免这些副作用,许多机构正在开发阿片类的拮抗剂,目前常用的拮抗剂有纳络酮和纳曲酮,它们既是外周又是中枢阿片受体桔抗剂,因此在减弱阿片类副反应的同时,

  • 标签: 阿片受体拮抗剂 甲基纳曲酮 麻醉性镇痛药 围术期 镇痛治疗 药物副反应
  • 简介:全身性感染是由感染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高发率和高病死率疾病,目前仍然是一项严重的临床问题。尽管在全身性感染治疗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病因学治疗方法应用在全身性感染患者身上。这很可能是由于全身性感染的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没有得到完全阐明。近来,TLR在全身性感染免疫机制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多种动物体内得到验证,TLR、TLR4在其中的作用尤为关键。TLR导致的体内信号传导,使炎症反应级联放大。此外,TLR还能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机体对病原体清除效率降低。这些原因都可以导致全身性感染的病情的进一步进展。所以阻断TLR传导道路可能会抑制全身性感染发生和发展的进程。这也为临床医生最终攻克全身性感染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临床治疗靶点。

  • 标签: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全身性感染 免疫耐受
  • 简介:肌松是现代全麻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几乎所有麻醉医生来观是“必不可少”的药物。似乎,它为麻醉医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麻醉条件,但不见得其必然为外科医生带来更优越的手术条件,同时也肯定为手术患者带来隐患。不用肌松实施全麻是天方夜谭吗?常规需要永远延续下去?打破常规的利弊如何权衡?

  • 标签: 肌松药 黄金 麻醉医生 手术条件 组成成分 外科医生
  • 简介:麻醉师比其他医师更易对一些药物上瘾,研究者调查这一现象时发现,手术室的空气里含有静脉注射麻醉的成份。可能正是由于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合物中,使人脑对它们变得更加敏感。“二手麻醉”吸多了以后,麻醉师就更易滥用药物了。

  • 标签: 麻醉药 成瘾 医师 手术室 静脉注射 滥用药物
  • 简介:1803年Henry提出惰性气体在各种物质中的溶解度概念。1891年Ostwald描述了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icient,λ)的定义。麻醉的分配系数是麻醉溶解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定义为在一定大气压和温度条件下,麻醉分子在两个物相间的运动达到平衡,即麻醉在两个物相间的分压相等时的浓度比值。

  • 标签: 麻醉药 分配系数 测定方法 惰性气体 溶解度 物相平衡
  • 简介:目的:观察阻断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细胞凋亡及损伤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ALI组静脉注入LPS5mg/k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锌原卟啉(ZnPPHO-1特异阻断剂)预处理组注入Znpp100umol/kg10min后注入LPS5mgkg。观察3h后放血处死,取肺组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测定HO-1mRNA,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光镜观察并盲法评分比较肺组织学变化,所取动脉血分析血气和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结果:ALI组HO-1mRNA,COHb,细胞凋亡,损伤评分(3.08±0.82),(1.34±0.61)%,(3.18±0.51)%,(3.74±0.82)均较对照组Ⅰ(1.00±0.00),(0.82±0.43)%,(0.12±0.03)%,(0.28±0.24)显著增加(P〈0.05),肺损伤严重,ZnPP组HO-1mRNA,COH2[(1.40±0.19),(0.71±0.52)%显著低于ALI组(3.08±0.82),(1.34±0.61)%,P〈0.05],细胞凋亡和损伤评分[(9.15±1.58)%,(6.92±2.37)]显著高于ALI组[(3.18±0.51)%,(3.74±0.82),P〈0.01],肺损伤更加严重。结论:HO-1在LPS诱导ALI中可能有拮抗肺细胞凋亡,减轻损伤的作用。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血红素氧合酶-1 细胞凋亡 大鼠
  • 简介:新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完全恢复的全标准是TOF比值≥0.9,TOF值〈0.9可视为有术后残余肌松箭毒化作用(PORC),在临床工作中,全麻恢复期能观察到有残余肌松阻滞,为了降低PORC的发生率,使患者完全恢复骨骼肌收缩功能和反射活动,以抗胆碱酯酶作为拮抗剂拮抗残余肌松。但抗胆碱酯酶有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副作用,衡量肌松拮抗的利弊,并做出合理的决定,对麻醉医师来说尤为重要。本篇就术后肌松残余阻滞作用及肌松拮抗应用方面的争议作一综述。

  • 标签: 术后残余肌松箭毒化作用(PORC) 拮抗 抗胆碱酯酶药 SUGAMMADEX
  • 简介:据以色列学者报道,某些麻醉可以增强对肿瘤细胞转移的敏感性,其原因在于抑制了NK细胞的活性。其中,氯胺酮的抑制作用最强,但是可以用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和免疫增强剂预防。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MelamedR博士指出,术后的免疫抑制一部分与麻醉有关,这种免疫抑制会减弱病人对感染和肿瘤转移的抵抗力。为此,研究人员比较研究了不同的麻醉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对实验性肿瘤转移的抵抗力,并且研究了其可能机制和预防措施。

  • 标签: 麻醉药 术后 转移 NK细胞 肿瘤细胞 免疫抑制
  • 简介:为了促进中西医疼痛治疗技术交流、推广,提高疼痛工作者的临床水平,逐步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医疼痛系列技术研推工程”,疼痛学分会将于2011年4月在北京市举办疼痛微创疗法与刀靶向治疗班。现将培训各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靶向治疗 微创疗法 疼痛 药刀 中华中医药学会 技术交流
  • 简介:目的:研究异丙酚(propofol,Pro)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CAl区锥体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1-300)μmol/LPro可以直接激发内向电流(Ipro),Ipro可被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阻断;(0.01-30)μmol/LPro能增强GABA诱发的内向电流(IGABA),洗脱后,电流恢复。结论:Pro既能直接激活GABAA受体,又能通过增强GABA的作用变构调控受体;海马区GABAA受体可能是Pro的重要靶。

  • 标签: 异丙酚 Γ-氨基丁酸受体 海马神经元 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常用局部麻醉对离体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16只,取抗凝血制备成所需浓度的红细胞悬液,与等体积的临床血药浓度、2倍、4倍及8倍临床血药浓度的各研究麻醉药物孵育后,加入补体致敏酵母菌或用自身血浆作为补体为致敏的肿瘤细胞,测定红细胞、酵母菌花环率(RYRR)和肿瘤细胞-红细胞花环率(TRRR)。结果: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比卡因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临床血药浓度及以上浓度的酯类局麻药丁卡因和普鲁卡因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酯类局麻药通过多重途径干扰红细胞细胞结构和代谢,对鼠离体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局部麻醉药 红细胞 免疫粘附功能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