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死亡率高。目的:研究尼克酰胺在AHF小鼠中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700mg/kg和脂多糖10μg/kg建立小鼠AHF模型。将54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尼克酰胺对照组、AHF模型组、尼克酰胺低、中、高剂量组(400、800、1000mg/kg),检测ALT、AST、TNF-α和IL-6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将另外40只小鼠分为AHF模型组、0.9%NaCl溶液组以及尼克酰胺低、中、高剂量组,动态观察72h内的小鼠死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尼克酰胺对照组相比,AHF模型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明显,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凋亡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以低、中、高剂量尼克酰胺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尼克酰胺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生存率分别为37.5%、62.5%、100%,均显著高于AHF模型组(P均〈0.05)。结论:尼克酰胺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而对AHF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提高小鼠生存率。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急性 烟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胰性脑病(PE)和韦尼克脑病(WE)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来收治AP病人39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78例,发生脑病8例,其中PE5例,WE3例。死亡3例。PE2例,WE1例,2例WE经注射维生束B1而治愈。结论PE多发生在SAP的早期或病情反复时;WE发生于SAP或AP的恢复期。禁食时间长、反复呕吐及全胃肠外营养中未补充维生素B1是导致急性胰腺炎者维生素B1缺乏,从而发生WE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性脑病 韦尼克脑病
  • 简介: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至少有10万种以上,其中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真菌有20余种,根据致病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和菌种不同,可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两大类,浅部真菌病又称皮肤癣菌病,简称癣。引起癣的真菌称为皮肤癣菌,90%以上的真菌性皮肤病为皮肤癣菌病,由于侵犯表皮的角质层毛发及甲板,故临床上可分为体癣、股癣、手足癣

  • 标签: 兰美抒 治疗 浅部真菌病 皮肤癣菌病 抗真菌药
  • 简介:目的探讨索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的效果及对VCL(黏附连接相关蛋白纽蛋白)、FAK(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I(各7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I应用安慰剂。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Ⅱ,观察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VCL、FAK、EGF、IL-2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髙于对照组I的41.33%(P<0.05)。研究组治疗后6h、12h、24h、72h的胃液pH值均显著髙于对照组I(P<0.05)。研究组治疗后24h、72h的胃液pH值与对照组II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CL、FAK、EGF、IL-2值均显著髙于对照组I(P<0.05),且与对照组I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CL、FAK在应激性溃疡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索拉唑能有效提髙VCL、FAK水平,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 标签: 应激性溃疡 兰索拉唑 VCL、FAK
  • 简介:奥美拉唑(Ome)与索拉唑(Lan)均为质子泵抑制剂(PPI),能选择性地抑制胃胃壁细胞的H+-K+-ATP)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一个环节。两药分别由瑞典Astra及日本武田公司率先研制生产,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肯定。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制药厂研制生产了Ome及Lan。我们于1996年9月~1997年3月,将汕头滨制药厂生产的Ome及Lan运用于PU的治疗,以观察其近期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治疗 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近期疗效观察 胃壁细胞
  • 简介:奥美拉唑(Ome)与索拉唑(Lan)均为质子泵抑制剂(PPI),能选择性地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一个环节,达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两药分别山瑞典Astra及日本武田公司率先研制生产。治疗消化生溃疡(PU)的疗效肯定。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制药厂研制生产了Ome及Lan。我们于1996年9月~1997年3月。将汕头滨制药厂生产的Ome及Lan运用于PU的治疗.以观察两药对PU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给药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治疗 溃疡 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对照分析 对消
  • 简介:目的:探讨索拉唑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64例确诊为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实验组应用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索拉唑凝血酶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凝血酶三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对症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依泽替米贝联合阿托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NAFLD合并冠心病患者114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分别接受依泽替米贝联合阿托他汀钙片或阿托他汀治疗6m.使用PhilipsHD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VE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在治疗6m末,观察组血清TC、TG、LDL-C水平分别为(4.3±1.6)mmol/L、(2.4±0.9)mmol/L和(2.8±1.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1.7)mmol/L、(2.9±0.9)mmol/L和(3.3±1.2)mmol/L(P〈0.05),血清HDL-C水平为(1.3±0.5)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4)mmol/L(P〈0.05);观察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为(47.2±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5.8)%(P〈0.05),LEVDD和LVPWd分别为(52.5±7.3)mm和(10.1±0.9)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2±7.6)mm和(11.4±1.1)mm(P〈0.05);观察组血清ADMA、hs-CRP和IL-6水平分别为(2.8±0.4)μmol/L、(3.4±0.7)mg/L和(39.3±6.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4)μmol/L、(3.9±0.7)mg/L和(45.9±8.4)ng/L(P〈0.05),血清IL-10水平为(28.7±8.6)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3±5.4)ng/L(P〈0.05).结论依泽替米贝联合阿托他汀治疗NAFLD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明显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可能与其调控脂质代谢,降低血清ADMA和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冠心病 依泽替米贝 阿托伐他汀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