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纳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作者两院就诊的80例老年慢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腹泻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髙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IgA、IgG含量髙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髙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IgM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活菌片治疗老年慢性腹泻疗效优于联活菌片,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缩短腹泻缓解时间,安全性髙,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三联活菌片 老年 慢性腹泻
  • 简介:背景:在标准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根除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首选含铋剂的联方案是否较标准联方案更具优势?目的:比较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标准联方案和再加铋剂的联方案对H.pylori感染者进行初次根除治疗的疗效。方法:65例内镜诊断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H.pylori感染者随机分配至联组(雷贝拉唑1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0gbid)和联组(上述联药物加胶体次枸橼酸铋220mgbid),连服7天。治疗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评估治疗结果。结果:60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联组和联组H.prlori根除率按意图治疗(ITT)分析分别为71.9%和75.8%,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76.7%和83.3%,两组间根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除联组中有2例分别因头晕和上腹痛而未完成治疗外,两组其余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且能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结论:含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一周联治疗方案与再加铋剂的联方案均能有效根除H.pylori,加用铋剂并未显著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提示首次根除H.pylori治疗时仍应选择含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的联方案。

  • 标签: 螺杆菌 幽门 药物治疗 方案评价 雷贝拉唑 胶体次枸橼酸铋
  • 简介:胃扭转自1866年Betti在尸检中发现以来,虽属少见病,但仍可占消化道疾病的0.4%。因其易于误/漏诊,因此提高对本病的X线诊断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收集了1995-01/2005-04我院诊断的胃扭转病人50例,现结合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X线诊断 胃扭转 消化系统 消化道疾病
  • 简介:消化性溃疡病传统上一直认为仅发生于成人,儿童极为少见,但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其症状多不典型,常易误诊或漏诊。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近年来我们所遇到的127例儿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报告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儿童 X线诊断 不典型 消化性溃疡病 漏诊
  • 简介:十二指肠胃返流病如果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损害,称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是胃镜直视下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X线对该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在胃肠透视中发现有价值的X线征象,经与胃镜检查及胆汁酸浓度测定对照分析,制定的十二指肠胃返流病X线诊断与分型的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胃返流病 X线诊断 分型 胃粘膜充血 水肿 糜烂
  • 简介:IgG4关性疾病是一种可以累计全身多个器官的慢性炎性伴纤维化的疾病,我科收治了一例IgG4关性疾病累及胰腺、胆道、肝脏和淋巴结的患者,在IgG4水平升高的线索上,完善影像学检查,积极进行鉴别诊断,结合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积极早期地应用激素治疗并密切随访,我们明确了诊断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肝内炎性假瘤
  • 简介: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短程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160例Hp阳性病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左氧氟沙星0.2g,呋喃唑酮0.2g,口服,均每日2次,疗程一周;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0.5g,口服,均每日2次,疗程一周,停药1个月后,应用14C-UBT法检测Hp的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根除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根除率75%,P〈0.05。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毒副作用小,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雷贝拉唑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幽门螺杆菌 根除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协办的“第次全国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2年4月26~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我国却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江西省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消化病 井冈山
  • 简介:目的通过内镜超声检查(EUS)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来确定粘膜下病变的起源和性质,并评价这种方法对粘膜下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经胃镜发现28例食管胃实质性粘膜下病变的患者,对他们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以明确其来源的层次、病变的位置,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排除腔外正常组织压迫,在超声内镜导引下对病变行细胞针穿刺活检.结果28例患者中,2例经EUS证实为腔外正常组织压迫,余26例患者均行EUS导此下的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3例患者穿刺取材失败.23例患者经细胞学分析显示4例恶性肿瘤(淋巴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及19例良性病变(平滑肌瘤18例,脂肪瘤1例).全部病例20例经手术、1例经内镜电切及7例经临床随访验证.结论EUS结合细针穿刺活检是诊断粘膜下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粘膜 患者 细针穿刺活检 EUS 诊断价值 病变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消化内镜和肝病学个分会主办、外科学分会协办的第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2004)会议于2004年10月4~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亚太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200余位代表参会,国(境)外代表800余人.这是我国首次承办的消化领域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演讲者包括本领域世界和亚太地区知名专家、我国各分会负责人和专家.国家和卫生部以及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人发来贺信或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的组织安排完全与国际接轨,会前有培训课程,在全体会议上安排了4个高水平的专题报告.多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学术交流,内容包括相关的专题讲座、论文报告以及微波现场传送的内镜治疗演示,使观众与术者互动交流,另有壁报和45家公司和厂家的产品展台,使与会者能听、能看,各取所需.为不影响会议进程,卫星会议均安排在午餐和会后进行.会议所涉及的学术内容广泛,包括各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本地区相关的课题,既有基础研究也有临床报道,既有诊治经验也有共识报告.下面就本次会议中的几个主要专题作一介绍.

  • 标签: 消化疾病 会议纪要 肝病学 首次 消化病学 消化内镜
  • 简介:目前,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如干扰素、拉米夫啶等均未能突破40%~50%的完全应答率。近2年来,我们采用宁波环研究所的免疫辩症联疗法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我们研究肝活检炎症组织学分级在环治疗应答的关系。

  • 标签: 慢性乙肝 组织学分级 完全应答率 抗病毒治疗 肝功能
  • 简介:界亚太功能性胃肠病(FGID)主题会议将于2014年1月10~12日在菲律宾举办。会议邀请亚太地区学者进行报告,范围涉及FGID相关生物标记、微生物、肠道生态失调等,并探讨FODMAP、精神疗法、益生菌、益生元、抗菌药物对FGID的治疗,同时涉及胶囊内镜、压力测定仪的应用。会议旨在为广大医师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扩展视野提供平台,欢迎广大医师踊跃参与。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会议 太平洋 亚洲 肠道生态失调 FGID
  • 简介:本文简述了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方法和中医药有关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中药联合"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根除率,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治疗新模式。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中药 三联疗法
  • 简介:目的:分析胃功能项(PGⅠ、PGⅡ、PGR、HP)在胃癌初筛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经本院胃镜检查且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4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胃溃疡患者3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患者PGⅠ、PG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GⅡ水平无差别(P>0.05);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患者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功能项联合指标监测适用于早期胃癌的初筛,尤其适用于不宜做胃镜或不愿意做胃镜筛查。

  • 标签: 胃癌初筛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