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分析78例呼吸内科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原及药敏学分析。结果78例VAP患者共分离病原菌84株。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的细菌除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较敏感外,对其它抗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呼吸内科VAP病原菌普遍存在较强的耐药性、变异性和重合性;选用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提高VAP治愈率,尤以抗生合理选择为关键。

  • 标签: 肺炎病原学 呼吸机相关性 药敏学 呼吸机相关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 简介:临床药理实验证实,国产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又称兰勃)和进口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两种制剂具有同等生物等效性[1].我科于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60例患者进行了兰勃与必嗽平片剂作对照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兰勃素 COPD 急性发作期 临床应用 疗效 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
  • 简介: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胰岛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就诊的70名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受试者多导睡眠监测(PSG)与胰岛相关指标,并分析OSAHS与胰岛抵抗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BM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FINS和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5≤AHI≤15)与中重度(AHI〉15)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血氧饱和度、FPG、FINS和HOMA-IR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HO-MA-IR与AHI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分别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与胰岛抵抗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胰岛素抵抗 体质指数 血氧饱和度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免疫水平降低,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吞噬细胞功能的改变或活性的降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将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万适宁(匹多莫德)是一种抗感染免疫促进剂,联合使用抗生控制感染的同时能够迅速激活吞噬细胞活性,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增强机体免疫水平,控制医院感染.于2003年7月~8月,采用万适宁联合抗生治疗COPD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与单纯使用抗生相比,万适宁组对改善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万适宁 联合 抗生素 治疗 COPD 医院感染
  • 简介: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肺部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激素,增加了真菌感染,病死率上升.我们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大蒜佐治老年肺部感染,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大蒜素 肺部感染 疗效观察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在减少经支气管纤支镜活检术后并发出血的止血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行纤支镜活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2),治疗组在行活检前常规局部应用冰肾上腺,术中如有出血可再次局部应用冰肾上腺止血。对照组术前不使用止血剂,术中如有出血可局部应用冰肾上腺出血。结果治疗组在减少经支气管纤支镜活检术后并发出血及出血的持续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活检前常规局部使用冰肾上腺预防出血,活检后再次使用冰肾上腺局部止血,能明显减少活检后出血及出血的持续时间,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支镜活检 术后出血 肾上腺素 局部应用 止血方法 并发出血
  • 作者: 夏吉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5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长寿401220
  • 简介: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抗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01月~2022年0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中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抗生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的抗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以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疗效相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参照组的74.42%(χ2=3.957,P=0.047)。结论:血必净联合抗生可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并能降低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血必净;抗生素;临床效果
  • 简介: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分化程度、病变局部的环境、机体的免疫力以及有无合并疾病等因素可使疾病的影像征象出现个体化变异。辩证地认识与研究个体化与典型性影像征象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在典型征象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具体病例的个体化达到正确诊断思维的关键。

  • 标签: 影像学 个体化
  • 简介:一、CT在肺真菌病中的应用价值(一)诊断肺真菌病的CT影像表现虽然不是特异性的,但它对于病变的发现和分辨选胜过常规X线胸片,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水平的病变,因此有人认为HRCT在病变细节的识别上几乎接近病理学。在肺真菌病某些典型CT征象或若干征象组合可以诊断或提示诊断,特别是一些特定类型的肺真菌病,如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具有确诊意义。在高危人群如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CT作为监测技术有助于肺真菌病的早期发现,影像的动态变化更有助于诊断。

  • 标签: CT影像学 肺真菌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CT征象 影像学表现 次级肺小叶
  • 简介:肺炎型肺癌(pneumoniatypecarcinomaoflung,PTCL)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特征酷似肺炎,常缺乏肺癌典型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征象,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对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进行报告,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特征 文献复习 carcinoma 圆形肿块 病理学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干预治疗肺部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79例入选的PA感染病例分为A组(13例)、B组(25例)、C组(19例)、D组(22例),均予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治疗.同时A组予阿奇霉素500mg/次,每日1次;B组予罗红霉素150mg/次,每日2次;C组予红霉素250mg/次,每日4次;D组不予大环内酯类抗生.观察各组在连续治疗2周有效率和连续治疗2、3、4、5周的治愈率.部分继续干预,部分病人愈后停止干预,观察半年复发率.结果2周有效率和2、3、4、5各周的治愈率在A、B、C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比D组高(P<0.05~0.01).A、B、C组治疗4周治愈率比治疗2、3周显著提高(P<0.01),而治疗5周治愈率比治疗4周提高有限.愈后继续干预4周比愈后停止干预半年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干预可显著提高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抗菌素对PA的疗效,但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之间的种类差别对疗效的影响不大;要达最高疗效,最好要干预4周,可明显降低半年复发率,愈后最好继续干预4周.

  • 标签: 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肺部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感染 罗红霉素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胸部影像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178例胸部影像正常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支气管镜下所见、镜下活检、刷检和灌洗液的病理及细菌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78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后明确诊断166例,阳性率为87.6%,前三位的病因为:炎症83例(46.63%)、结核29例(16.29%)、肺癌24例(13.48%),其他依次为支气管扩张8例(4.49%),霉菌感染4例(2.25%),异物3例(1.69%),支气管腺瘤2例(1.12%),血管瘤2例(1.12%),息肉1例(0.56%),尚有22例(12.36%)原因不明。结论支气管镜检查能提高胸部影像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率,尤其对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息肉、支气管血管瘤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 胸部影像学 咯血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一系列的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TLs)病例的关键影像表现,特别是CT表现。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的(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观察到的变化。结果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Cs)和11个小细胞肺癌(SCLCs)。只有一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的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了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有一个是周围的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对应了中央的、浸润的和非均质肿块及继发的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LGNCs和SCLCs表现。LCNCs和SCLCs的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结论虽然一些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的组织类型的发挥相关作用。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腹水γ-干扰、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2例结核腹膜炎患者、20例癌性腹水患者的腹水γ-干扰、ADA和血清CA125水平。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组中γ-干扰、ADA的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癌性腹水组,P值均〈0.05,治疗前两者血清CA125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经抗结核治疗后,结核性腹膜炎CA125明显降低,P〈0.05。结论γ-干扰、腺苷脱氨酶的检测对结核性和癌性腹腔积液的鉴别有临床意义,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血清CA125可作为判断结核性腹膜炎抗结核疗效的观察指标。

  • 标签: 结核性 腹膜炎 Γ-干扰素 腺苷脱氨酶-CA125
  • 简介: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70例NSCLC中Survivin的表达,并选取3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Survivin的表达与NSCLC患者生物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3%,而癌旁组织无1例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8);Survivin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0),COX回归显示Survivin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P=0.001)。结论Survivin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毒感染的特点,比较重症和轻症肺炎患儿之间的IL-18、IFN-γ免疫功能差异,为临床病毒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符合CAP住院的患儿465例以及同期健康查体儿童262例为调查对象,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MIF)检测465例入选患JDn$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腺病毒(ADV)抗原;应用核酸扩增(PCR)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EB病毒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CMV)、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弓形体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结果病毒病原检测阳性76例,总阳性率为19.2%,依次为RSV28例(7.1%),PIV23例(5.8%),CMV12例(3.0%),ADV7例(1.8%),EB病毒6例(1.5%)。婴儿组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为30.6%(26/85),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3岁18.6%(24/129),-6岁10.0%(10/100),-14岁10.6%(16/151),有统计意义(P均〈0.05)。冬、春两季病毒的感染率较高。重症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中IL-18、IFN-γ水平较轻症病毒性肺炎组血清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感染占一定比例,重症肺炎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巨细胞病毒抗体 免疫功能分析 病毒病原学 小儿 血清IL-18
  • 简介:目的研究胃泌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碳酸酐酶Ⅸ联合诊断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非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2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ProGRP、NSE、CAIX水平,分析其在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中ProGRP、NSE、CAI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Ⅲ期患者血清ProGRP、NSE、CAIX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当CAIX诊断分界点取值96.91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93.37%,特异性为92.3l%,诊断价值均好于ProGRP、NSE,采用三种指标联合诊断发现,其诊断价值优于三者指标单独诊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roGRP、NSE、CAIX水平升高明显,与肿瘤分期正相关,联合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手术治疗效果新型评价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碳酸酐酶Ⅸ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