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职业疗法(代替疗法)(OT)是已知的中风或手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患者重新学习日程的活动并通过调整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但是职业疗法无法改变人们衰老所伴随的生理变化,如手关节炎、髋关节或膝关节问题所致的疼痛和活动性问题。哈佛附属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职业治疗师艾莉森·皮森斯认为,我们教导患者如何从不同的方法去完成某种原来的动作,这样患者才能在做想做的动作时可以避免无法忍受的疼痛。

  • 标签: 职业疗法 手关节炎 马萨诸塞州 治疗师 综合医院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娱乐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1h/次、2次/周的运动锻炼和1h/次、2次/周的娱乐作业疗法,共干预3个月,分别于0、3个月运用RivemeadⅡ行为记忆测验量表(共13项)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记忆功能的测试。结果最终进入对照组32例,干预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受损部位、是否首次患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Rivermead单项初步评分及总标准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干预后回忆姓名、回忆被藏物品、脸部再认、路线延迟回忆的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除图片再认、路线延迟回忆外,其余各项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除图片再认、脸部再认、路线延迟回忆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锻炼联合娱乐疗法可以增强慢性脑卒中患者的记忆功能,改善认知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运动疗法 娱乐作业疗法 脑卒中 记忆功能
  • 简介: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卒巾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既往临床试验显示,华法林能够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卒巾风险,但华法林用药复杂,需要频繁监测,并且增加出血风险。达比加群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RE—LY(TheRandomizedEvaluationofLong-TermAnticoagulationTherapy)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心房颤动患者中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在预防卒中方面的疗效差异,其研究结果显示,达比加群在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方面较华法林更为有效?

  • 标签: 抗凝疗法 心房颤动患者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随机 华法林 心律失常
  • 简介:“高黏度血症”是以血液黏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综合征。血液黏度增高后.血流缓慢,全身组织供血差.细胞得到的氧气和营养明显减少,病人最初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四肢麻木和肌肉肿胀:继而病情发展.因血流缓慢而使各种成分相互凝集.可促进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最后导致部分血管完全栓塞.由此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梗塞和全身瘫痪.严重危及生命。高黏度血症特别好发于中老年人和某些特异体质者(如红细胞压积增高者)。

  • 标签: 高黏度血症 饮水疗法 红细胞压积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黏度 血流缓慢
  • 简介:美国医师学会(ACP)敦促医生针对失眠患者开具以谈话治疗和睡眠习惯改变为主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作为治疗慢性失眠的第一道防线。这项建议是美国医师学会(ACP)控制慢性失眠的最新指导方案,并发表于2016年5月2日《内科学年鉴》中。认知行为疗法(CBT-I)由数个部分组成,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重新定位关于睡眠忧心忡忡的想法,转为更加积极的想法;减少睡觉前的刺激,如玩电脑和看电视;放松的技巧;以及改善又黑又冷的睡眠环境。

  • 标签: 慢性失眠 认知行为疗法 医师学会 科学年鉴 睡眠习惯 第一道防线
  • 简介:标题阿昔单抗(abciximab)改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心外膜血流和心肌再灌注:来自TIMI14试验的观察结果。作者DeLemosJA,AntmanEM,CibsonCM,etalfortheTIMI14investigators

  • 标签: TIMI 14 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治疗
  • 简介:标题心肌梗死-14试验中溶栓疗法研究结果表明abcuximab能提高溶栓疗法的成功率和范围。作者AntmanEM,GiuglianoRP,GibsonM,etal

  • 标签: 心肌梗死 -14试验 溶栓疗法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49例脑卒中病人和50例正常人应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表,症状、焦虑、抑郁自我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进行对照调查。结果:脑卒中组的焦虑,抑郁,强迫.人际敏感,恐怖.偏执,躯体化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01),在一年内的负性生活事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社会支持度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性情绪,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高,缺乏社会支持可能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索。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情绪障碍 生活变动事件
  • 简介:心力衰竭是一种致残性慢性疾病,它是老年人致病和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心衰病人有着不同的致病因素,但是慢性交感神经和β-肾上腺素受体(β-AR)的激活是心衰发生时共有的现象。慢性交感神经和β-AR的激活对心脏是有害的,在心衰恶化、心脏功能异常和心肌重构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交感-儿茶酚胺系统通过直接激动

  • 标签: 肾上腺素受体 心肌重塑 信号途径 非经典 病理性 心衰
  • 简介:去年12月.美国埃莫里大学医学院的康复医学教授史蒂芬.沃夫(StevenWolf)公布了一项大型研究的结果.显示肢体限制一诱导运动疗法(extremityconstraint-inducedmovementtherapy,简称CIMT)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 标签: 肢体功能康复 运动疗法 患侧 医学教授 中风患者 医学院
  • 简介: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接近二亿,确实惊人,几乎接近美国全国人口之多。患了高血压痛后的症状,有些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常常不被病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迅速引起众多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痛、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等等,成为威胁健康,引发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但是,高血压病是可防可治的,特别是近年来,西医方面防治的方法突飞猛进,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而在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面,亦与时并进,取得很多优异的成果。鉴于众多读者要求,希望较系统地了解我国如何应用传统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病,现对我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雷燕教授对这方面的治疗方法,予以系统介绍,希望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 标签: 高血压病患者 中医科学 治疗高血压病 天麻钩藤饮 眩晕 夏枯草
  • 简介:目的:观察强迫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包括手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符合人选条件的4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强迫运动组和常规康复对照组.强迫运动组只采用强迫运动疗法.即限制健侧肢体运动,治疗期间健侧上肢穿戴吊带和夹板(即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根据制定动作程序进行患侧肢体的反复训练.每天6h,每周5d。连续4周,不采用其他康复治疗手段;常规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即易化技术.以bobath方法为主.进行上肢及手功能训练,每天2个单元(每个单元40min),每周5d.连续4周。功能评价采用简化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和简易上肢功能评价表(STEF)。结果:常规康复组治疗后FMA、STEF评分有明显提高(分别为26.3→34.1.38.6→41.4)(P〈0.05).CIMT组有更显著提高(分别为26.3→53.2,38.7→60.5.P〈0.01),且比常规康复组显著(P〈0.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 标签: 上肢运动疗法 脑血管意外 偏瘫
  • 简介:心身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焦虑、紧张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属于心身疾病。据研究,焦虑、愤怒可引起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力等途径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台治疗,对其所存在的焦虑、

  • 标签: 降压疗效 焦虑情绪 苯那普利 治疗 外周血管阻力 儿茶酚胺
  • 简介: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异常的情志活动.如暴怒、过于激动、恐惧等都可诱发和加重冠心病,甚至骤然死亡。因此,冠心病人注意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自我调节 情绪 精神 中老年人 常见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 冠脉介入
  • 简介:目的探讨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PVS)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36例常规心电图有PVS者分为正常组(A组)和心脏病组(B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并按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Lown分级法和Schamroth分类法对判断病理性PVS与功能性PVS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宽大畸形伴明显切迹、多源与多形性、成对出现、起源于左心室者以及伴继发性ST-T改变的PVS绝大多数见于病理性

  • 标签: 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基于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其用药处方,调查患者的疾病分类、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判断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冠心病为主,DDDs位于前三位的药物依次为硝苯地平、异山梨酯和尼群地平;除非洛地平和硝酸异山梨酯外,其他药物的DUI值均≤1。结论我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临床用药方面基本合理,遵循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给药、合理配比用药的原则,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甚至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并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临床用药 合理性分析
  • 简介:绝经期女性的激素替代疗法多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和讨论也非常热烈。相比之下,老年男性的激素替代疗法似乎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2008年6月份在美国三藩市举行的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德国的研究者提交了两个关于男性激素替代治疗的研究报告。第一个报告指出,在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有18%存在雄激素缺乏。

  • 标签: 雄激素替代疗法 老年男性 代谢综合征 性激素替代治疗 预防 绝经期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患者血脂水平,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PTCA术后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训练。结果:康复组运动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高于运动前,而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冠心病PTCA患者的运动耐受力.降低其血脂水平,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运动疗法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