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的变异因素。方法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脑梗死患者1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变异因素。结果按照临床路径计划进行或达到预期结果者80例,未按照临床路径计划进行或未达到预期结果者32例,变异率为28.57%。32例未按照临床路径计划进行达到结果的患者,其中有17例(53.12%)是患者本身的原因,7例(21.88%)与医务人员有关,8例(25.00%)与医院系统有关。结论基层医院脑梗死临床路径变异与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系统关系密切,及时发现,分析原因,进一步加强及改进管理,可减少变异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脑梗死 临床路径 变异性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心房纤颤抗凝治疗的现状。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间620例心房纤颤住院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抗凝情况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在民族地区基层医院中对于心房纤颤患者能受采用正规治疗的较少。本地区长期正规化口服华法林者占0.48%,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者10.68%,脑卒中的发生率36.9%。结论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心房纤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急需改善。

  • 标签: 基层医院 心房纤颤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上岗护士易出现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新上岗护士易出现护患纠纷的原因。结果提高新上岗护士的整体素质,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针对儿科的特殊性,提出应加强新上岗护士的岗前培训,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的讲座,提高护理人员法律知识,保证护理安全的正确实施,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可以预防或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新上岗护士 护患关系 纠纷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总的发病率为0.77%,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不断增加。心房颤动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使患者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成倍增高[1]。目前,基层医院对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仍为药物治疗,规范的药物治疗在提高心房颤动的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次入院率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心房颤动患者存在漏服、停药等遵医行为差的情况,

  • 标签: 评估式电话回访 基层医院 心房颤动 遵医行为
  • 简介:心电学已日趋成熟,牵涉到心脏病学的理论、诊断及治疗等各个领域,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是每个医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目前,县、乡镇、社区、基层卫生队医疗单位都已装备了心电图机。心电诊断技术已逐渐在广大的基层人员中普及应用。

  • 标签: 心电图机 心电诊断技术 医学工作者 基层卫生队 心脏病学 基础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本院院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及棉拭子法对医院室内空气和物品等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各种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分别为空气合格率81.67%;医疗用品100.00%;物体表面96.00%;医护人员手98.2%;使用中消毒剂96.00%;压力蒸汽灭菌器100.0%。结果显示,本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但应加强重点区域及灭菌物品管理监测工作。

  • 标签: 消毒 灭菌 医院感染 效果监测
  • 简介:呼吸道传染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和控制将会产生大规模的传染,综合性医院是防控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重要场所的关键点,在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综合性医院来说,在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控的过程中,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治,控制疾病的传播,对于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此对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于加强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呼吸道传染病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目的了解某医院心血管外科连续5年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方便抽样某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出院患者中的19025例,其中确诊医院感染55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553例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数据,具体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期间情况、手术情况、入住ICU的时间等。结果5年间共有553例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43例(62%),女性210例(38%),年龄1~52岁,其中60岁以上77例(13.9%)。住院期间发生抢救119例(21.5%)、手术467例(84.4%)、输血447例(80.8%)、透析57例(10.3%)。入住ICU的时间为4.0(2.0~9.0)d,其中≥5d的患者276例(49.9%)。住院期间平均最高体温(38.85±0.68)℃,其中最高体温≥39.0℃患者248例(44.8%)。术前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309例(55.9%),术后应用抗生素种类为2.0(1.0~3.0)种。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7.0(5.0~8.5)d,其中≥7d患者284例(51.4%);白蛋白<40g/L患者314例(56.8%);红细胞比容<0.40患者272例(49.2%)。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依次是肺部感染(43.6%)、上呼吸道感染(30.0%)和血流感染(25.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术前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为血流感染的保护因素,年龄≥60岁、入住ICU时间≥5d、住院期间最高体温≥39.0℃、白蛋白<40g/L、红细胞比容<0.40、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d为危险因素。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期间输血为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入住ICU时间≥5d、住院期间透析、住院期间手术、术后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d、术后使用抗生素数目≥3种为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众多,医务工作者可以采取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生理功能的改善、减少入住ICU时间、减少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和合理使用抗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部位 危险因素 心血管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急诊科的专科特点和人才优势,组建全院后备急救护理梯队。方法制订培训计划、内容与方法,择优选定培训对象,进行为期一年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结果自2014年至今急诊科共为28个临床科室培训考核合格护理人员36名,学员培训后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显著优于培训前(P<0.01)。结论全院后备急救护理梯队建设是提高全院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 标签: 培训 急救知识 急救技能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医院使用尿激酶(UK)和(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实施情况,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北京地区医院脑卒中治疗相关的医疗资源方面的情况.结果北京地区被调查医院的总体结果:98.1%的医院有急诊室,92.6%的医院有24h头颅CT,50%的医院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7.4%的医院有卒中单元.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的医院与无此溶栓规程的医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方面为:头颅CT、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介入放射医生、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成形术、重症监护病房、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结论北京地区医院应对其拥有的卒中相关医疗资源进行组织化,提高医院静脉溶栓能力,推广卒中小组、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等治疗模式,以改进卒中治疗和改善卒中预后.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 简介:2010年11月18日下午,“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首都睡眠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在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文化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包括睡眠研究各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驻京各大单位保健系统工作者及首都各医院的医务人员近400人参加了大会。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医师报、健康时报和北京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这次大会进行了报道。

  • 标签: 解放军总医院 睡眠医学 医学研究 北京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文化活动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诊治手段特别是侵袭性操作的采用,抗生素的更新及广泛使用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医院感染日益增多,而受到关注。本文观察1996~2000年我院心血管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特点及防治措施。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因心血管系统疾病住院患者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医院感染 防治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89例,比较2组感染时间、部位、病原菌及病死率。结果感染组平均感染发生在住院后(3.7±1.6)d,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63.6%),上呼吸道感染6例(18.2%),泌尿系统感染7例(21.2%)。感染组年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其中意识障碍和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独立的预测危险因素(P〈0.05,P〈0.01)。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死亡23例,占18.9%,其中感染组死亡18例。剔除死亡因素后,感染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多于非感染组[(17.8±4.1)dvs(12.5±5.3)d,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脑梗死 交叉感染 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意识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在重症监护(ICU)病房的鲍曼不到杆菌(Ab)医院感染进行调查,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对医务人员、工人、环境来源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感染源为1例院外转回的Ab感染患者,暴发原因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和ICU清洁消毒不彻底。结论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加强病房清洁消毒、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 调查处置
  • 简介:随着网络化工作方式在全球日渐普及,各级医院也纷纷把构建院内网络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来实施。心电信息网络互联的应用不仅是心内科医生的需求,更是全院各科临床医生及其他部门的要求。我院自2007年1月来实现了心电信息网络化,现将实施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医院信息网络 心电信息 信息化 心内科医生 信息网络化 网络互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悠悠七十载,漫漫悬壶路。从永嘉墨池坊到绍兴中兴路,风雨如磬,历尽沧桑;从二十六位先辈初创卫生院到二千同仁聚首共事,茬苒时光,执着前行。

  • 标签: 绍兴市人民医院 院长 建院 卫生院
  • 简介:目的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对基层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广州参与研究的三级医院及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初诊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2383例,患者入组后随机分为综合管理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照高血压常规给予降压药治疗及根据血压情况作出调整。综合管理组: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合作,运用综合防治健康管理模式治疗高血压患者,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在严格控制血压的同时,尽可能地干预危险因素,并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危险因素控制及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随访12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综合管理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血压控制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而且收缩压、舒张压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吸烟、饮酒患者比例显著下降、基本身体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显著降低、血脂代谢紊乱情况改善、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患者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管理组随访期间发生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冠心病)等并发症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vs.9.4%,P<0.001)。结论应用社区综合防治模式对基层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和干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综合防治模式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