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美洛尔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病例对照的方法,选择治疗组为83例服用美洛尔的患者,对照组是以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匹配的83例无服用美洛尔的患者,进行症状自限性终点的平板运动试验.观察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停药后和对照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运动试验的结果,并分析治疗组用药中的患者总运动时间与年龄、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最大运动心率达到靶心率的百分比与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应用美洛尔的患者用药期间,所有患者运动试验终点均为'极度疲劳”,该组患者停药后,有9例原来阴性的患者表现阳性,23例可疑的患者均表现阳性,但不伴有严重心绞痛;对照组的患者,4例因心绞痛发作终止运动试验,其他患者也因'极度疲劳”终止运动试验.应用美洛尔期间的患者,总运动时间、代谢当量、运动最大心率、运动最大心率达到同年龄组亚极量心率的百分比、运动后收缩压均比自身停药后和未服药的对照组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总运动时间和HR%与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无直线相关关系.年龄与运动总时间呈轻度负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即应用美洛尔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耐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体现在患者身上是运动时'疲劳感”出现比不用药的患者快.结论不论用药时间长短,应用美洛尔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耐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该抑制作用可能是美洛尔降低死亡率及猝死发生率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美托洛尔 平板运动试验 药理
  • 简介:近年来几个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但目前医生对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仍过于谨慎,多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主要是耽心用量过大会加重心衰。本研究旨在探讨以达到预计心率为目标剂量的美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 标签: 美托洛尔 药物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 用药剂量 缺血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方案,观察组加用美洛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5个月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经过5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中加用酒石酸美洛尔的患者在心功能方面、超声心动图的指标等方面较对照组患者都有很大改善。结论美洛尔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率及猝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对应用不同剂量的阿伐他汀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该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20mg/d的剂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40mg/d的剂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结论应用高剂量阿伐他汀对冠心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给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均有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多奈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年龄在54~76岁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被随机分为多奈哌+尼莫地平组(24例)和石杉碱甲+吡拉西坦组(21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并进行两组疗效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多奈哌+尼莫地平组的MMSE评分[(15.8±6.3)分比(21.6±7.4)分]显著提高,ADL评分[(50.3±6.4)分比(40.2±7.1)分]显著下降,石杉碱甲+吡拉西坦组MMSE评分[(14.6±6.9)分比(18.5±7.2)分]显著提高,ADL评分[(49.3±7.8)分比(43.5±8.2)分]显著下降,P均<0.01;但两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8,0.07)。结论:多奈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与多奈哌+尼莫地平相当。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 多奈哌齐 尼莫地平
  • 简介:目的研究大剂量阿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1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阿伐他汀80mg为观察组(55例),阿伐他汀20mg为对照组(55例),对无禁忌症二组患者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使用药物溶栓及急诊PCI治疗方面,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观察二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血脂水平及患者满意度,以区别其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二组患者不良反应,肝功能、横纹肌溶解。结果在超声心动图结果方面,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IVST、LVDD及LVMI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后TC、TG和LDL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的血脂达标率方面进行对比,大剂量阿伐他汀治疗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50%、64%;小剂量阿伐他汀治疗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40%、4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横纹肌溶解比较,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mg阿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改善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水平,而且还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 血脂水平 阿托伐他汀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可视支架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分为约束带组和可视支架组,采用SF-36量表根据治疗前后评分比较。结果可视支架组患者的SF-36评分升高(P<0.05)。结论可视支架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益。

  • 标签: 可视支架托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伐他汀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在雄性C57BL/6小鼠股动脉外套上聚乙烯套管,制作成血管损伤模型。32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手术组)、阿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低剂量组,2.5(mg/kg·d)],阿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高剂量组,5(mg/kg·d)],每组64只,通过灌胃给药,分别于造模术后第7d、第14d处死小鼠。取小鼠股动脉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及NIH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血管内膜及中膜面积,RT-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系统主要亚单位p22phox,p47phox,rac-1mRNA表达水平,应用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股动脉O2-·的含量。各组随机抽取16只老鼠测造模前后血脂及肝功能。结果手术组及药物干预组均有血管内膜过度增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新生内膜形成,造模术后14d阿伐他汀两干预组股动脉内膜增厚速度显著减缓(P〈0.05)。术后14d两干预组,股动脉O2-·含量较手术组及术后7d时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d两干预组股动脉p22phox,p47phox,rac-1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手术组及术后7d时显著降低(P〈0.05)。各组实验前后血脂、肝功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股动脉p47phox,p22phox,rac-1mRNA表达量与O2-·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0.918,0.920(P均〈0.05)。结论短期应用阿伐他汀能通过抑制小鼠股动脉p22phox,p47phox,rac-1mRNA的表达,减轻损伤血管重构。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血管重构 血管损伤 NAD(P)H氧化酶系统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阿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归纳总结,从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阿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DL-C、HDLC、TC和TG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HDLC、TC和TG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而言,通过阿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较好,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脑动脉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随机选择21例患者,分成窦房结功能正常组和窦房结功能低下组。方法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患者使用美洛尔和普奈洛尔2种β受体阻滞剂,分别与阿托品合用阻断植物神经,测定心脏固有心率(IHR)。并在阻断植物神经前后测定窦房结功能的另2项指标(SNRT及SNRTc)。观察2种药物的测定结果,以探讨在食管电生理检查中应用新的β受体阻滞剂替代普奈洛尔测定IHR的可行性。结果美洛尔与普奈洛尔测得IHR值分别为,正常组:(94.9±8.7),(92.4±10.2);低下组:(75.0±9.4),(73.4±9.4),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25),阻断植物神经前后的其他2项电生理学指标(SNRT及SNRTc)亦无显著性差异(P>0.1)。

  • 标签: 美托洛尔 普奈洛尔 固有心率 窦房结功能 IHR 心脏电生理检查
  • 简介:目的评价美洛尔治疗中国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89年至2012年7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收集美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760例患者。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美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RR=1.23,95%CI:1.15~1.32,P〈0.001);联用美洛尔可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WMD=-5.94,95%CI:-6.83~-5.03,P〈0.0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WMD=5.81,95%CI:4.86~6.76,P〈0.001);但同时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RR=10.17,95%CI:3.92~26.37,P〈0.001),主要包括胸闷、乏力、头晕、双下肢水肿、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结论现有证据显示联合美洛尔治疗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但会使不良反应增加,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美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以做进一步的评价。

  • 标签: 美托洛尔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阿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清除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伐他汀60mg/d。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67%vs44.44%,P〈0.05;88.89%vs63.49%,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10.1±1.5)分vs(15.5±1.2)分,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阿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颈动脉疾病 阿托伐他汀(自由词)
  • 简介:目的观察阿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62例,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分成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伐他汀10mg,每日1次.对照组用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4周后监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冯·威利布兰德因子抗原(vonWillebrandfactorantigen,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latetetalphagranulemembraneprotein-140,GMP-140)、D-二聚体(D-dimer)、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activatorofplasminogen;plasminogenactivator,PAI-1)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有显著疗效.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 血栓前状态 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阿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HUVEC分为3组进行培养,包括正常对照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刺激组和阿伐他汀组.通过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梅的改变.结果①正常对照组、rhIL-6组及阿伐他汀组的吸光度(A)分别为0.172±0.014、0.257±0.058及0.184±0.021;②rhIL-6作用下,HUVEC粗面内质网上核糖体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而阿伐他汀可抑制rhIL-6对HUVEC的这种超微结构改变.结论阿伐他汀能有效抑制rhIL-6,进而阻止HUVEC增殖.

  • 标签: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阿托伐他汀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增殖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阿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阿伐他汀单一用药,阿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观测两组治疗4周后血液指标、发作症状以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9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P〈0.05).结论通过阿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清指标,临床发病症状,且疗效确切.

  • 标签: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4年3月我院就诊确诊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伐他汀片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心绞痛症状改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LDL-C、TC两项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氨氯地平阿伐他汀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改善冠心病症状,有效降低血脂,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方便依从性高。

  • 标签: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服用阿伐他汀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达标情况及其与冠脉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因冠心病行PCI术患者91例,术后除接受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外,均服用阿伐他汀(20mg/d),6~18月后再次行冠脉造影术(CAG),根据CAG评分结果患者被分为病变进展组(n=32)和病变未进展组(n=59);又根据第二次手术前LDL—C水平分为LDL-C≥2.1mmol/L(n=43),1.64LDL—c〈2.1mmol/L(n=30),LDL—C〈1.6mmol/L(n=18)三亚组,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与病变未进展组患者比较,病变进展组LDL-C降低幅度[(0.46±0.81)mmol/L比(-0.04±0.65)mmol/L],降低百分比[(13.18±31.67)%比(-8.21±37.22)%]明显减小(P均〈0.05);LDL-C≥2.1mmol/L组,1.6≤LDL-C〈2.1mmol/L组,LDL-C〈1.6mmol/L组病变未进展者比例逐渐升高(58.1%比63.3%比83.3%,P〈0.05);Spearman分析显示,CAG前LDL水平与冠脉评分呈负相关(r=-0.70,P〈0.0001)。结论:常规治疗量的阿伐他汀可使多数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标并有效遏制冠心病患者冠脉再狭窄。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脂蛋白类 LDL 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对血脂康联合阿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体会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阿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脂康联合阿伐他治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二个疗程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治疗疗效比较上,对照组明显不如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55.00%,观察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的水平变化中,除高密度脂蛋白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联合阿伐他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阿托伐他 血脂康 联合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伐他汀对正常血脂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48例和B组47例,每晚口服阿伐他汀片,前者40mg,后者10mg,两组疗程相同,共3个月;服药期间定期化检FIG、PPG、HbAlc、TC、TG、LDL-C、hs—CRP和肝肾功能。结果hs-CRP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A组低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伐他汀能降低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的hs-CRP水平,剂量与hs—CRP降低水平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正常血脂 阿托伐他汀 超敏C反应蛋白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