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新竹县最高龄106岁老人曾彭尾妹,身体硬朗,阿嬷平时少肉、多蔬果,70岁才装假牙,最爱食物是番石榴跟玉米,啃起来速度不输年轻。曾彭尾妹多年来常告诫晚辈“存好心、说好话”,加上饮食均衡、多运动,长命百岁其实不难。

  • 标签: 长寿经验 年轻 玉米 老人 饮食均衡 番石榴
  • 简介:目的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观察年轻组和老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史、发病情况、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溶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率,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年轻组多无心绞痛病史,发病后胸痛明显,CK及cTNT峰值、溶栓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老年组高.老年组则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结论年轻AMI患者最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其发病后胸痛较明显,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峰值较高,但溶栓效果好,死亡率低,但更应注意年轻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

  • 标签: 青少年 心肌梗塞 再通率 心律失常 心肌再灌注
  • 简介: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RVA)起搏与右室高位间隔(RHIVS)起搏对心功能长期影响。方法选取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右室电极部位分为右心室心尖(RVA组)和高位间隔(RHIVS组),同时选取同期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4年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Tei指数,左心房容积及指数(LAV、LAVI)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共入选48例患者,其中RVA起搏组16例,RHIVS起搏组16例,对照组16例。三组患者术前年龄、纽约心功能分级、合并症、伴随用药、LVEF、LAD、E/E'、Tei指数等无统计学意义。随访4年时,RVA起搏组NT-proBNP、E/E'、LAV和LAVI高于对照组(P〈0.05),RHIVS起搏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LVEF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RVA起搏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但对LVEF影响不显著;与RVA起搏相比,RHIVS起搏对左心室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右心室 心脏起搏 心室功能
  • 简介:经常检查脚、保持其柔韧性、穿合脚鞋子,以此来防范脚疾病出现。脚是让身体能够活动无名英雄,保持脚健康非常重要。有时,脚仅仅出一个小问题,如嵌趾甲或小伤口,就会让你动弹不得。脚皮肤因为擦伤、溃疡或水泡出现破损后会很快因为污染或感染而形成脚疾病。要积极主动地爱护你脚,好好关爱你

  • 标签: 脚部疾病 保护 柔韧性 小伤口 嵌趾甲
  • 简介:一天吃够体积相当于十个拳头大小饭量:一个拳头大小肉蛋类(相当于2两肉、一个鸡蛋)、两个拳头大小主食(相当于5两主食,其中粗粮至少1两)、两个拳头大小豆奶制品、5个拳头大小蔬菜水果(相当于一斤蔬菜,深色蔬菜要占到一半,半斤水果)、食用油25克、食用盐5克。

  • 标签: 膳食建议 老年人 蔬菜水果 豆奶制品 食用油 食用盐
  • 简介:缺血性卒中是世界上最严重致残及致死性疾病之一。据文献报道,缺血性卒中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后循环(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发病比例约为3:1,但就致残及致死率而言,后循环卒中所占比例更高。另有研究指出,在后循环卒中致病因素中,椎动脉起始狭窄性病变占首位。因此,对于椎动脉起始狭窄性病变更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 标签: 起始部 椎动脉 狭窄性 影像学 缺血性卒中 颈内动脉系统
  • 简介:目的评价先天性肌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肌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kg,中位数38.8kg。均可于胸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左心室造影显示肌缺损左心室面直径为(8.9±4.8)mm。结果2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动脉进路选择右股动脉,静脉进路为19例穿刺右股静脉,2例采用右颈内静脉。选用封堵器为美国AGA公司肌室缺封堵器4枚,动脉导管未闭蘑茹伞2枚;德国pfm弹簧圈1枚;国产肌室缺封堵器8枚;国产PDA封堵器6枚。一般选择封堵器直径>肌室缺直径3~6mm,本组为(9.8±2.8)mm。3例有残余分流者均为多发缺损,分流束≤2mm,随访期间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和传导阻滞。结论肌室缺发病率较低,仅占我院室缺介入治疗2%,其特点是多发,且易低估缺损大小。经导管法堵闭肌室缺成功率较高,疗效明确,操作安全,准确判断缺损大小和位置,及操作者经验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

  • 标签: 介入治疗 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 动脉导管未闭 成功率
  • 简介:摘要支气管扩张即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而引起中等大小支气管不正常扩张,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可以引起肺毁损,表现为反复慢性支气管、肺化脓性感染,无力排痰,可引起咯血,部分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心病,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治疗
  • 简介:血管扩张药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有良好疗效。老年应用此药时有其特殊反应,已经引起临床关注。现将我院对88例应用血管扩张药老年人治疗监测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血管扩张药 治疗监测 心脑血管疾病 疗效
  • 简介:健康日报道,根据发表在《儿科急症医护》杂志上一项研究,“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shands医疗中心儿科急诊住院儿童有一半以上患高血压”。在2007年至2008年13个月期间,研究人员分析了在市区Shands医院住院近1000名18岁或年龄更小患者,他们预测急诊科住院儿童中约100名入院时有高血压……但结果显示却超过500名儿童血压偏高,说明该处儿童高血压发病率很高。

  • 标签: 住院儿童 儿科急症 医院住院 高血压 急诊部 佛罗里达州
  • 简介:目的评价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利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监测诊室血压(CBP)、心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2周结束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诊室血压,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及夜间下降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显著变化;阿利沙坦酯降低白昼及诊室收缩压(SBP)和降低24h、白昼、诊室收缩压幅度优于缬沙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DBP)平均降压幅度、血压达标率、谷峰比值(T/P)及平滑指数(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自行缓解,但在引起转氨酶升高方面比较,阿利沙坦酯更安全。结论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是安全、有效

  • 标签: 高血压 阿利沙坦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左室肥厚(LVH)相关因素。方法对478例老年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实验室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老年LVH独立相关因素。结果老年LVH独立相关因素包括24h收缩压(8=0.289,P〈O.05)、血尿酸(β=0.075,P〈0.01)和血钾(β=-12.221,P〈0.01)。结论老年LVH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降低24h收缩压水平和血尿酸浓度,保持合适血钾浓度,可能是延缓或逆转LVH重要途径。

  • 标签: 左室肥厚 相关因素 老年人
  • 简介:餐后低血压(PPH)是老年常见且特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临床症状有:轻者为餐后嗜睡、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跌倒;重者可发生一过性黑曚、晕厥及心绞痛等急性心脑缺血等不良事件。有研究结果显示,PPH是老年人群独立全因死亡预测因素[1]。我们现就PPH流行病学、可能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研究现状进行分述。

  • 标签: 饭后期间 低血压 头晕 晕厥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老年餐桌上应该多加点鸭肉,因为鸭肉属于禽类白肉,和红肉相比,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却很低,同时,鸭肉富含维生素E,能够帮助老年利尿消肿、养胃、助消化,并有延缓衰老作用。

  • 标签: 延缓衰老 老年人 鸭肉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维生素E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右心室高位和中位室间隔起搏QRS波宽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右心室间隔最佳起搏部位。方法112例DDD型永久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高位间隔组和右心室中位间隔组,比较两组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及术后LVEF值。结果右心室高位间隔组和右心室中位间隔组在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及改善LVEF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主动电极均能安全可靠地固定于右心室高位和中位室间隔,获得满意起搏参数及显著改善心功能,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右心室 高位室间隔 中位室间隔
  • 简介:人体衰老,生理功能减退毕竟是不可抗拒,老年因脏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可能性增高,因此老年用药尽可能降低其危险性,确保药物既达到有效又安全双重目的。据研究资料显示,41~50岁病人中药物产生不良反应达11.8%,

  • 标签: 双重目 药物治疗 药物中毒 排泄过程 组织结构 危险性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45例青年CHD患者危险因素,旨在探讨青年冠心病临床特点,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45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青年组对象,同时以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对象。调查患者性别、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肥胖和血脂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肥胖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患者TG值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TC、HDL和LDL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青年要密切关注有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肥胖和甘油三酯(TG)升高患者,防治冠心病过早发生。

  • 标签: 冠心病 青年人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通常膜周室间隔缺损形态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漏斗型、窗型、管型和囊袋型(膜瘤型)。从病理上室间隔膜瘤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室间隔膜瘤是心脏膜间隔向右侧心腔囊袋状突起一种先天性畸形。而膜瘤型室间隔缺损是室间隔缺损愈合过程中形成,由于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膜部瘤 堵闭 封堵器 介入 多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