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大气污染和烟草消耗等因素的影响,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在上升,但是原发于气管、支气管的病变仍然是比较罕见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主要包括局灶病变(如恶性或良性气管、支气管肿瘤)[1]和弥漫性病变(如淀粉样变、气管支气管骨化病等)[2]。罕见支气管内病变疾病发病原因和治疗方式不尽相同,有必要对其进行综述和总结。

  • 标签: 支气管腔内病变 罕见病 支气管肿瘤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镜辅助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Miccoli)和完全镜的甲状腺切除术(totalendoscopicthyroidectomy,TET)2种手术方式。方法统计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烟台毓璜顶医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并选择行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共70例,其中行Miccoli术式46例,选择TET24例(以下称为镜组),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有关数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主观感受、美容效果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并做出分析,以对比2种手术方式在安全性、创伤性和美容效果上的差异。结果①安全性:2组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出现,小切口组1例中转开放而镜组手术无一中转(2.2%vs0%,P>0.05)。②创伤性:小切口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镜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6h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2和24h小切口组疼痛评分要低于镜组,P<0.05。术前1d、术后1d和术后3dCRP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美容满意度及其他: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术式安全性类似,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种术式创伤性类似,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者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类似。

  • 标签: 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 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安全性 创伤性 美容性
  • 简介: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且大部分患者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在裸露的颈前留下一条6~10cm长的手术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美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采用胸前壁人路30例镜甲状腺手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肿块患者30例,其中女26例,男4例;平均年龄(27.6±6.0)(16~40)岁.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肿瘤;腹腔镜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肿瘤 腹腔镜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与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58例隙性脑梗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90例及糖尿病组68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A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4.44%和5.56%;B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6.47%和23.53%。两组治愈率和病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隙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后患隙性脑梗死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糖尿病合并隙性脑梗死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完全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收集有关甲状腺完全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手工检索全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所得的研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检索后纳入11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有1082例,其中镜组505例,开放组577例。通过Meta分析得出:术中出血量(WMD=-17.86,95%CI:[-26.18,-9.54]),术后住院天数(WMD=-0.95,95%CI:[-1.40,-0.50]),术后满意度(WMD=4.03,95%CI:[1.20,13.58])等方面镜组手术具有优势;在术后引流量(WMD=-0.70,95%CI:[-32.79,31.39]),术后并发症(RR=0.84,95%CI:[0.54,1.29])方面镜组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方面(WMD=12.61,95%CI:[2.85,22.38])镜组长于开放组。结论完全镜甲状腺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和提高美容方面具有优势,在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方面与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要长于开放手术。

  • 标签: 甲状腺 腔镜甲状腺手术 内窥镜检查 META分析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予血栓通10ml静滴每天1次。治疗组3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0.4ml,每天2次腹部脐旁2cm处皮下注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按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疗效标准评定,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分别为7、6、3例和53.3%,P<0.05。治疗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基本治愈 血栓通 老年脑梗塞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继发性甲旁亢”)的累计发病率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20%~80%。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继发性甲旁亢15例行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部分组织自体前臂移植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腔镜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自体移植
  • 简介:蛛网膜下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以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动脉血管畸形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青壮年为高发。随着人类的老龄化,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亦有所增加。由于老年人脑部结构的变化,造成一些老年人蛛网膜下出血的病例不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在临床工作中易造成误诊。我们就所观察到的32例以突发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老年蛛网膜下出血患者进行报道,希望为神经科医生提供一些临床经验。

  • 标签: 眩晕 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人
  • 简介:蛛网膜下出血(SAH)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是神经内科多发病之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5%左右,SAH再出血是急性脑卒中致命的并发症,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危险因素。为了解SAH再出血的诱发因素,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再出血 原因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口人路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行经口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美容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无颈部切口,具有极佳美容效果,平均手术时间(97.3±13.4)min;术中出血量24.0(12.3~28.3)ml;平均住院天数(2.0±0.5)d,美容评分为(8.2±0.3)分。术后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出血、抽搐、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2例出现颈前区肿胀,2例暂时性下颌部麻木,1例暂时性低钙血症均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随访1~35个月,均无明显不适。结论经口人路甲状腺切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术后美容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微创性 经口入路
  • 简介:患者李风芝,女,21岁,主因腹胀1个月入院于2002年6月15日。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下降,伴乏力,无发热,咳嗽,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T36.3℃,P:80次/分,R:16次/分,BP:120/7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营养欠佳,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底呼吸音减弱,

  • 标签: 结核性多浆膜腔炎 误诊 美格氏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并发症 胸水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目前仍在上升[1],心肌梗死全球定义第3版[2]中指明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改变是诊断主要依据,但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受临床多种因素影响-([3]),脑出血患者也会出现心电图改变,且以ST-T改变最常见。目前脑出血合并心电图ST-T改变已逐渐被重视,称为"脑心综合征",本文报道我科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蛛网膜下出血患者1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突发头痛、意识不清8h入院。

  • 标签: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T 脑心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血管内技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66.2±10.8)岁。患者均表现为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合并上肢缺血症状。运用血管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进行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扩式支架,术后双上肢收缩压差显著改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或改善33例,无效2例,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经康复锻炼后好转;2例操作没成功,保守治疗。随访期间再狭窄3例,支架断裂1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内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神经系统症状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 标签: 锁骨下动脉狭窄 锁骨下动脉闭塞 神经症状 动脉硬化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胰结石的诊断方法及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6例胰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以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就诊,1例以不规则腹泻就诊。血、尿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例,血糖升高4例。B超、CT、MRI、ERCP和腹部平片的诊断率分别为93.8%(15/16)、68.8%(11/16)、57.1%(4/7)、100%(2/2)和50%(3/6)。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胰括约肌切开取石+胰支架引流术2例,胰切开取石、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切除+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治疗后腹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随访14例,无结石复发,失访2例,随访率为87.5%,随访时间为1~53个月。结论胰结石首选B超检查,多种影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是判断选择内镜治疗抑或是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ERCP将与外科手术一样成为胰结石重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胰腺管 结石 诊断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外科手术
  • 简介:离断综合征(disconnectedpancreaticductsyndrome,DPDS)最早在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中提出,是指任何原因所导致胰腺的主胰(可位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与消化道的连接中断(主胰断裂或是被阻断),从而使断端远侧部分仍具有分泌功能的胰腺绀织分泌的胰液不能正常排入消化道。

  • 标签: 主胰管断裂 综合征 离断 急性胰腺炎 分泌功能 DUCT
  • 简介:结石形成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胰腺慢性炎症、纤维化是形成结石的诱因,胰结石形成又加重胰腺慢性炎症。现回顾性分析30例胰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胰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胰管结石 诊治 结石形成 慢性炎症 临床资料 结石患者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甲乳外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92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拟行一侧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 标签: 弹性牵张 混合建腔 腔镜 甲状腺癌 胸乳入路
  • 简介:结石临床上比较少见,正常人群发病率〈1%,其形成和发展与慢性胰腺炎(CP)互为因果。据统计,90%以上的酒精性CP合并胰结石,20%~50%的CP在发病2年后形成胰结石。结石所导致的胰阻塞是临床出现腹痛、反复急性胰腺炎(AP)发作、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以来共收治胰结石患者28例,均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胰管结石 外科治疗 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正常人群 胰管阻塞
  • 简介:留置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常规的《护理基础学》操作方法进行。笔者阅读了很多资料知道同行们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置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探讨,现概述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