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内感染的起源地,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质量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及病人生命安全。只有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才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现将我院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供应室 医院 管理
  • 简介:<正>一、关于国家结核病预防法的再次修定日本结核病预防法自颁布以来,已经过多次不同时修改,此次重新修定的国家结核病预防法的提案。已于1995年5月12日在国会通过,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修改内容如下(表1)。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控制对策 预防法 日本 修改内容 地区特点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心脏部门,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及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危.医院感染是关系病人和医护安全的大事,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已施行,依法执业,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因此,必须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我院具体措施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供应室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 医疗护理质量 直接影响 医务人员
  • 简介:<正>1997年3月24日,彭珮云国务委员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座谈会上指出:紧紧围绕"控制传染源、降低疫情"为目标,依法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管理,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运用现代控制结核病的策略,推广防治技术规范化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发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均有很大提高。这是对我国近年来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和成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提出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战略方针。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结核病防治 项目管理 传染源 防治技术 治愈率
  • 简介:在综合性医院中,精神卫生常常是指除重性精神病以外的各种与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涉及面较广,包含:①躯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即躯体疾病所致心理反应,包括肿瘤、危重病、慢性病、创伤及器官移植等患者的心理问题;②诊断、治疗中的心理问题,疾病行为、治疗环境对诊断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治疗作用引起的心理反应,

  • 标签: 精神卫生 精神障碍 综合医院
  • 简介:受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的委托,本着积极负责与合作的精神,王陇德副部长3月24-26日,赴印度参加了第二届全球结核病控制伙伴论坛会议,并在会上就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力度,力争到2005年,涂阳肺结核病发现率达到70%、治愈率达到85%的目标,将强化开展的工作在大会上发言。王陇德副部长在发言中指出: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王陇德 结核病控制 发现率 涂阳肺结核病 中指
  • 简介:除肺结核病以外,发生在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结核病均属肺外结核病的范畴。肺外结核约占结核病的5%~30%,其中最多见的为骨关节结核,占肺外结核的19%,约

  • 标签: 加强肺 协作研究 外结核病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相关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高危人群,是介于正常认知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然而,在临床常规工作对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认识严重不足,故加强对老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水平,提高对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筛查,是尽早干预和预防老年性痴呆发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老年人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 简介:<正>自1992年甘肃等12省、自治区在5.5亿人口中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按照免费发现,免费治疗的原则,使大批结核传染源得到及时发现与治疗,已初见成效。为实现200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目标,卫生部决定自1993年9月起在非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省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首批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已启动。该项目采用滚动式发展,取得经验分批展开。项目旨在:1.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2.依靠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承诺,增加结防经费投入;3.通过项目促进结防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防治工作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卫生部 规划目标 免费治疗
  • 简介:人口流动、劳务输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也都经历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过程。阜阳市是安徽省的一个农业大区,人口1200余万,每年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且有逐年增多趋势。他(她)们往返千里,辛勤劳动,为发达地区和自己家乡的经济发展都作出了贡献,还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一批乡镇企业家。政府很关心人口流动中的综合治理,为民工解决交通、择业、培训,甚至

  • 标签: 结核病 防治 流动人口
  • 简介:<正>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研讨会,于1999年6月18至19日在海口市召开。14个项目省的主管所长(或防治科主任)参加了会议(安徽未到会),卫生部疾控司陈贤义副司长、沈洁处长、万利亚调研员以及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端木宏谨主任等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西藏自治区结防所派人列席了会议。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卫生部 滚动发展 肺结核病人 西藏自治区 控制中心
  • 简介:1艾滋病的定义和现状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为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该病由HIV大量侵犯CD4^+T淋巴细胞后导致细胞功能损害和细胞大量损坏所致。从感染HIV到出现症状时间均为3~20年。这段时间可以将疾病传给其他人。AIDS从发现至今在全球肆虐,截止2003年底,估计已造成6900万人感染,其中2700万人已死亡。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CD4^+T淋巴细胞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防护
  • 简介:加强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5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人员有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结核处万利亚处长,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潘毓萱、端木宏谨、王娃民、赵德福、梅建,WHO驻华代表处ComiliaHenning、刘宇红官员,WHO顾问SangJaeKim博士,WHO顾问、香港跨国参比实验室主任KaiManKam博士,中国CDC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王黎霞主任,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赵雁林主任,

  • 标签: 实验室主任 结核病预防 网络建设 专家咨询委员会 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WHO顾问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情况,了解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技能的困难。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6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和态度、开展循证的困难等。结果护理人员对循证医学认知不足,循证护理应用技能偏低。结论通过加强循证护理理论学习,加强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可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及实践运用能力。

  • 标签: 护理人员 循证护理认知 循证护理实践 调查研究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管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化疗,禁食患者的治疗,必须通过外周静脉途径来补充营养剂和给予化疗药物。长期输入高渗透压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会引起患者穿刺肢体的疼痛、肿胀、静脉炎等,而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要求高,操作较复杂,病人多有恐惧感及各种不适。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是一种较为有效方便的中长期静脉治疗途径。

  • 标签: PICC 临床应用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 护理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对我院发生的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有关护理方面的投诉,对护理纠纷变化动态、分布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护理发生频率最高,此后我院大力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纠纷稍下降,但仍保存在较高水平.在148例护理纠纷中,由护理操作引起的最多,为61例,占41.2%,其次是服务质量,为42例,占28.4%.结论防止护理纠纷应从两方面入手:(1)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操作技能,强化服务观念;(2)医院方面应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改善医疗环境方面不断努力.

  • 标签: 医疗管理 护理纠纷 服务质量
  • 简介:压疮(pressuresore)也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r),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临床上也常称为褥疮。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依据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三期,即:瘀血红润期(Ⅰ期)、炎性浸润期(二期)、

  • 标签: 重度压疮 护理 进展
  • 简介:解除癌症病人的疼痛是一个重要而经常被忽视的医疗问题,据wTO的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35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得不到及时处理,晚期病人50%~70%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疼痛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人说:“疾病可以伤害肉体,而疼痛可以摧毁灵魂”,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可以说就是对疼痛的护理。现将近几年癌性疼痛的护理状况综述如下。

  • 标签: 癌性疼痛 护理进展 癌症病人 医疗问题 及时处理 晚期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