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咽通气管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33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168)和对照组(n=170),观察组应用咽通气管同定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牙垫固定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非计划性拔管数、患者舒适度、口腔黏膜损伤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低.非计划性拔管、口腔黏膜损伤例数均较对照组短,患者舒适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咽通气管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导管移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轻口腔黏膜损伤,增加病人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口咽通气管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口腔黏膜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病(HFMD)患JLN拭子病毒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HFMD患儿采集咽拭子(其中19例于恢复期采集咽拭子复查),以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负荷量并做对比分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检测阳性,其中合并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感染各1例,副流感病毒感染4例。急性期患儿EV71病毒负荷水平明显升高,恢复期病毒水平显著下降,8例恢复期患儿病毒检测阴性。结论:2010年秋冬季佛山地区儿童HFMD病原以EV71为主,在流行季节可出现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咽拭子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是儿童手足病病原学诊断的快速有效手段。HFMD临床表现轻重与患儿咽部EV71病毒负荷量无相关性,患病早期病毒呈高水平表达,抗病毒治疗宜尽早实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肠道病毒71型 荧光定量RT—PCR
  • 简介:目的:研究氟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和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超前镇痛组(P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氟洛芬酯5mL,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常规镇痛组(R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氟洛芬酯5mL。分别记录拔管清醒即刻、1、2、4、6、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记录24小时追加镇痛药情况;并统计24h内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组1、2、4、6、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同时点VAS评分(P〈0.05);而P组1、2、4、6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同时点VAS评分(P〈0.05)。结论:氟洛芬酯可安全地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而使用超前镇痛可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腹腔镜 妇科
  • 简介:我科2001年12月收治1例全喉切除术后自行拔除气管套管致巨大血痰痂形成并堵塞气管造瘘而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经及时的处理,解除了病人的呼吸道阻塞,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口巨大 呼吸道抢救 巨大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首次接受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每周进行1次灌注治疗,6周后延迟至每月1次,治疗1年,观察组术后5周左右进行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星,后续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大量出血、电切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功,膀胱肿瘤切除率达到了100%,在随访期间内,观察组仅有8例患者复发,占2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8.57%)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电切术相比,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星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同样安全、有效,肿瘤的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次经尿道电切 粘膜下注射 吡柔比星 表浅性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以及颅内检测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sTBI患者共计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颅内(ICP)监测,入院后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动态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结果,以临床预后情况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错误率。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以临床预后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根据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对预后的情况判定动态脑电图+BAE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错误率,结果发现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验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BAEP联合检查结果,而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BAEP、ICP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诱发电位 颅内压检测评估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