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压氧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微循环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70名断指再植术患者,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手术治疗+高压氧辅助治疗,n=35),另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n=35),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在治疗后,末端血液循环评分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患侧局部疼痛评分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高压氧辅助治疗措施,能够有效修复患者的损伤局部毛细血管,形成侧枝循环,改善再植指体的微循环灌注,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效果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高压氧 断指再植术 微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留置在ICU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92例微循环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研究组(股静脉穿刺留置)和对照组(颈内外静脉或周围静脉穿刺)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人均穿刺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前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针头脱落、皮下淤血、针头阻塞及深浅静脉炎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股静脉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8%)高于对照组(80.4%),两组人均穿刺所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穿刺留置能达到及时抢救和迅速补液的效果,是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建立静脉通道的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 标签: 股静脉 静脉留置 微循环障碍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论前庭康复操护理在内耳微循环障碍前庭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内耳微循环障碍前庭性眩晕患者6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30例采取本体觉训练(对照组),另30例实施前庭康复操护理(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DH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有助于前庭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巩固,可缓解头晕症状,改善平衡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我看到了一封中学小女生写来的信。她说,如果莫扎特还活着的话,她就要嫁给他。她大大的字,用蓝色的圆珠笔写在练习本的纸上,看上去一往无前、勇敢而温柔的样子。我看着信,心里就笑了。以为你喜欢谁,就要嫁谁,这就是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的心情。女孩子的心里常常想着,自己的爱可以救一个人,把一个怪兽变成一个王子,然后符合自己的心愿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其实生活常常是:你喜欢的人,

  • 标签: 爱改变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改变思维模式以搞好护理管理。通过分析当前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引入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理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策略。文章强调了改变思维模式对于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培养护理人员创新思维、加强团队合作和倡导患者中心等。最后,总结了改变思维模式对于护理管理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改变思维 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为了科学、直观地反映病人血液循环变化,提高末梢血液循环观察、判断的准确性、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我们规范了血液循环观察表及护理记录单,通过临床验证,效果满意后,现将汇报如下:

  • 标签: 末梢血液循环 观察 规范率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早期使用暖风毯复温的情况.方法将51例心脏直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9例,均使用暖风毯,平均年龄(51.74±4.89)岁;对照组22例,均未使用暖风毯,平均年龄(50.36±5.03)岁.51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72~163min,心功能Ⅱ~Ⅲ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住院费用等.结果实验组术后使用扩血管活性药物及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暖风毯的使用能明显减少扩血管药物的应用,缩短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同时并不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优点.

  • 标签: 暖风毯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手术后 心脏病 体温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眼科手术病员术中吸氧的舒适度改变的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的效果,讨论如何帮助提高眼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01-2021.05.个月以内在我科手术室选择患者40例,按照吸氧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常规吸氧),观察组(20例,不给予氧气吸入至手术结束)。在手术进行前后都需要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进行监测。手术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并进行记录。结果: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行手术时的状态,可以得知,观察组的患者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患者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的患者术中、术末高,p0.05,数据无明显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进行眼科手术时,帮助患者进行吸氧措施可以维持患者在术中、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吸氧可以帮助舒缓患者的心率,并且帮助减轻患者在术中的精神紧张的状态,使患者的心率在手术时保持平稳,以达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目的,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此经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眼科手术 吸氧舒适度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循环内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体会,注重优化循环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医院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加快可持续发展进程。方法:从2020年2月-2021年2月间我院循环内科收治的疾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50例以及实验组5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循环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观察,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借此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全面提升循环内科的护理服务水平。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循环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结论:必须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以优质的护理干预方式,不断促进循环内科疾病患者的快速康复,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形成更和谐的护患关系。优质护理服务代替常规化护理干预,也会使循环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更大的成功,临床常见的质量问题必然得到更好地解决。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循环内科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分析循环内科护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结合主要的风险问题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从而实现循环内科疾病患者护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他们的快速康复提供有力支持。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循环内科疾病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展开护理风险的有效防范。结果:实验组循环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循环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随之形成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诊疗计划的全面落实。结论:具体分析循环内科的护理风险,注重加强风险防范,来为循环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优化,康复进程的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多重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继续深入护理风险的临床研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及有效策略,护理人员优质完成了服务任务,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 标签: 循环内科 护理风险 有效防范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新生儿尿素循环障碍作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在临床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此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往往会给家属带来非常严重的打击。如何提早识别尿素循环障碍患儿,及时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儿日后的生活水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 标签: 新生儿   尿素循环障碍    早期识别    护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和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但由于术中残余CO2气体及其产生的酸性物质可对膈肌神经产生刺激。进而反射性地引起肩背部、肋间等部位的疼痛一牵涉痛,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使患者以及家属对腹腔镜手术有了新的看法。为了更快地使发生牵涉痛的患者减轻痛苦,我院一直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体位改变。这一方法有效的缩短了牵涉痛的持续时间,缓解了疼痛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体位改变 术后早期 牵涉痛 住院时间 酸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