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通信作者是课题负责人,也是文章和研究的联系人,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发表的整个过程中,一切的联络工作均由其负责。通信作者掌握课题的经费,负责科研的设计以及文章的书写和质量把关,确保文章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论文的责任承担者。相对第一作者而言,通信作者具有更高的学术地位和专业水平,在该项科研中以第一作者的指导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

  • 标签: 论文投稿 第一作者 联络工作 课题负责人
  • 简介:通信作者是课题负责人,也是文章和研究的联系人,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发表的整个过程中,一切的联络工作均由其负责。通信作者掌握课题的经费,负责科研的设计以及文章的书写和质量把关,确保文章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该论文的责任承担者。

  • 标签: 作者 通信 职责 责任承担 负责人 科学性
  • 简介:通信作者是课题负责人,也是文章和研究的联系人,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发表的整个过程中,一切的联络工作均由其负责。通信作者掌握课题的经费,负责科研的设计以及文章的书写和质量把关,确保文章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该论文的责任承担者。相对第一作者而言,通信作者具有更高的学术地位和专业水平,在该项科研中以第一作者的指导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

  • 标签: 论文投稿 联络工作 课题负责人 第一作者
  • 简介:通信作者是课题负责人,也是文章和研究的联系人,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发表的整个过程中.一切的联络工作均由其负责。通信作者掌握课题的经费,负责科研的设计以及文章的书写和质量把关,确保文章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该论文的责任承担者。相对第一作者而言,通信作者具有更高的学术地位和专业水平,在该项科研中以第一作者的指导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对一篇科技论文来说,通信作者与第一作者所做的贡献是并列的,均为该文章最重要的作者。

  • 标签: 作者 通信 职责 科技论文 责任承担 负责人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室外科洗手质量的管理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7名手术人员外科洗手进行质量监控,主要包括外科洗手薄弱环节及其构成。统计外科洗手后采样合格率。结果发现外科洗手的薄弱环节主要有洗手时间过短、指甲过长和揉搓消毒液未待干就进行无菌操作等;发生的高危人群多为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手术人员;监控管理后手采样合格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外科洗手存在多处薄弱环节,手术室应采取有效的岗前培训与持续督查监控宣教等方法,提高外科洗手质量,增强手术人员无菌意识,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外科洗手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监管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区间,并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参照组,分析本段时期的消毒供应室护理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研究组,并对比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与科室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的工作质量评分与各科室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对针对性监管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526次消毒供应室临床操作未实施针对性监管,2017年1月-2017年12月530次消毒供应室临床操作实施了针对性监管,对监管前后相关水平变化状况以及安全防护知识知晓率进行对比。结果 监管后物品装载、物品包装、器械处理、清洗质量和环境监测合格率以及正确洗手方法、皮肤损伤处理、防护用具的作用和感染预防知晓率均较监管前更高,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工作 安全隐患 针对性监管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医用高值耗材的安全管理和费用收取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果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管理基础上,对人力物力的消耗都比较大,所以传统的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充分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手段, 应用HRP系统对口腔类高值耗材进行信息化的流程管理,可促进医用高值耗材质量管理流程的规范化, 提升医用高值耗材质量控制效果, 达到科学管理、服务临床、确保安全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 标签: 高值耗材 精细化管理 HRP系统
  • 简介: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把100个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监管场所内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高血压内容调查,对实验组病人进行有针对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两组再进行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对比两组病人对血压内容的掌握情况。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慢性病防治 监管场所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7-28
  • 出处:《护理前沿》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作者简介: 姓名:张玮琦,性别:女,出生日期:1993年9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护 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通信作者:朱娅男,性别:女,出生日期:1984年4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 副高,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 ISBAR沟通模式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交接内容,提高护理交班质量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有效信息的接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护患满意度、医 护满意度。方法 ①于 2020年 3月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专案改善时间为 4月至 6月,②根据 ISBAR沟通模式制定运用于手术室重点环节交班模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③每日晨交班由护士长抽问巡回护士对患者相关信息掌握程度,巡回护士根据术前交班模板对患 者相关信息的掌握、术中特殊用物准备进行交班,对疑难患者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及解决方 案,④每月进行专项质控检查,对各科室病房护士进行手术室护士术后交接满意度调查,并 作出阶段性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 I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护理交班质量,护理人员由抽问式交班转为主动式交班,患者术前信息知晓率大于 90%,患者身份核查率达 100%,交接质量提高,护士长掌握当日手术患者特殊情况,重点关注危重及疑难患者手术间,提高了病房 护士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Abstract】

  • 标签: ISBAR 沟通模式 手术室 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