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总结了12例喉癌病人气管造瘘口观察与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病房内环境、气管造瘘口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口腔护理、语言康复训练的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12例病人均康复出院,因此,科学的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喉癌 气管造瘘口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永久性结肠、回肠造口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措施并分析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的41例行永久性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相关资料,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区分,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护理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循证护理干预,落实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结肠、回肠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作用,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和,同时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得到很大提高。

  • 标签: 结肠 回肠 永久性造口 循证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总结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护理经验,尽快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至2019年收住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的8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论:分析发现,引发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原因、囊袋大小、慢性渗血及手术操作,在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患者均可治愈。结果:给予个性化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体现起搏器术后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 标签: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术后囊袋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专业护理如何配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使患者在术后得到更好的康复,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33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并总结经验。结果133例心脏起搏器植入全部成功,患者均痊愈出院,植入成功率达100%。结论系统专业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愈率。

  • 标签: 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结肠永久性造口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措施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行永久性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以参照组和研究组区分,各25例,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情绪状态。结果:研究组护理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分别为24.13±5.74、55.35±4.38、25.36±5.13、32.13±4.74、157.35±12.70分,负性情绪评分分别为30.26±5.73、28.30±4.16分,上述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落实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结肠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作用,且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和。

  • 标签: 结肠 永久性造口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接受基于静脉导管置入的半永久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周期内罹患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法从与我院接受基于静脉导管置入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供纳入55名患者,根据在治疗期间有无罹患静脉血栓分为罹患血栓的静脉血栓组13人和未罹患静脉血栓的非静脉血栓组42人,分析两个组别中在纳入指标的多个因素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经过对纳入研究的多个危险因素中,单因素分析中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有置管时间、透析次数、APTT、PT和D-二聚体指标,且这几个因素也是导致半永久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标签: 半永久血液透析 导管置入术 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 简介:Miles术是当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需在左下腹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平均2万例[1]。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存在使患者身体形象、排泄功能、个人卫生等发生了改变[2],患者将在生理、心理及

  • 标签: 结肠造口术 社会支持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因素,总结护理措施。 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形式,对 2015 年 7 月到 2018 年 7 月期间记录的 108 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37% ,其中 10 例( 45.45% )、 6 例( 27.27% )囊袋积血、 4 例( 18.20% )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 2 例( 9.09% )起搏器综合征。 结论: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电极脱位和囊袋积血,合理术后记录和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永久心脏起搏器 植入手术 并发症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永久造口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造口健康知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造口健康知识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造口术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83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造口护理、康复期护理等措施。结果:83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4例造口并发症患者均痊愈。结论:直肠癌结肠永久性造口的护理贯穿于患者的一生,护理人员尤其专业造口师应积极研究有效的护理方法,探讨最佳的护理策略,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 造口护理 术后
  • 简介: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的收缩^[1]。植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患者,使患者得以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易出现囊袋血肿并发症,尤其是囊袋淤血一旦形成将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 标签: 永久性起搏器 囊袋血肿 植入后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缓慢型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原因。[方法]对64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担心电极脱位、缺乏详细指导、医护意见不同为主要原因。[结论]应通过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活动,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 标签: 永久起搏器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心脏起搏器作为接触治疗中的重要设备,对于心律不齐这类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慢性的心功能传导障碍,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有效性。且能够避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其他安全风险。立足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意在了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明确手术后应当如何实施患者护理,发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心脏起搏器作为接触治疗中的重要设备,对于心律不齐这类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慢性的心功能传导障碍,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有效性。且能够避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其他安全风险。立足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意在了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明确手术后应当如何实施患者护理,发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院电话随访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起搏器植入术的100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健康的护理方式,对研究组病患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再进行电话随访,之后对病患出院3个月后的自我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病患进行随访

  • 标签:
  • 简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局部需沙袋压迫,为防止沙袋滑落需对局部进行固定。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出一种随体稳定、保暖舒适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部固定带。该固定带采用纯棉布料制作,穿着舒适、透气性好。结构设计上由前襟、后襟、单侧袖子、系带及后襟延长片组成。前后襟于术侧肩部及腋下部缝合,肩部及腋下部之间设计有长及上臂接近肘窝处的袖子,保证了沙袋压迫的稳定性,同时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固定带前后襟远离袖子一侧为开放式,制作有系带,根据体形通过系带调节松紧,保证了固定带的随体性,且穿脱自如;后襟处加工有延长片,应用于肥胖患者时可覆盖住身体,保证有效压迫的同时,具有保暖作用;前襟上部内面设计有沙袋套,可牢靠地固定沙袋防止脱落。该固定带舒适、随体、稳定、加工过程简单、可反复清洗消毒且成本低。

  • 标签: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 沙袋压迫 固定带 稳定 舒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应用认知干预对其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70例进行研究,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加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患者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情绪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更低,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应用认知干预,可以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促使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永久起搏器植入 认知干预 不良心理情绪 生活质量 健康知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的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到2021年7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60例老年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以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例和2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实施干预,并比较不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2例,占6.45%)护理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占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在老年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永久性起搏器的植入效率,值得推荐。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患者 永久起搏器 植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农村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案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9月,70例农村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包括电话回访,六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采用由经过造口护理专业培训的人员,医师、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组成的医护团队,建立造口之家微信群、电话回访、家庭访视,阳光之家等方式,借助我院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东海县人民医院大篷车下乡活动,有效开展延续性护理六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价两组农村结肠造口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差异,并统计组间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通过专业化高质量医护团队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农村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农村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