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喘息样支气管肺炎是婴儿多发的重症疾病。在临床上常因发生痰阻而造成有效通气障碍。如何掌握吸痰时机及吸痰方法,及时解除患儿痰阻,维持有效通气是护理的关键。1994年1月至1997年4月,我们共收治喘息样支气管肺炎134例,由于吸痰及时保障了有效通气,无1例因痰阻窒息或因吸痰方法不正确造成气管粘膜水肿而加重病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有效通气 痰阻 吸痰时机 吸痰方法 重症肺炎 婴儿
  • 简介:目的:适时把握住院病人告知书的应用时机,指导护士规范而有效地实施告知义务.方法:重视告知书内容的设计和应用前护士的培训,护士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在病人及家属处于良好心理状况下适时告知住院相关知识.结果:与告知书应用前相比,住院宣教效率和病人对住院制度的依从性提高,病人满意率提高11.5%,病人住院知识知晓率提高17.9%,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当护士对住院告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并且病人及家属具有接受知识的良好心态时,是住院病人告知书应用的最佳时机.

  • 标签: 住院病人 告知书 时机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正在迅速增加,由于高病死率,髋部骨折现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手术时机对其预后的影响已被广泛讨论,尽管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指南各不相同,但大多数机构建议尽快行早期手术,以帮助患者获得最有利的结果。根据研究报道,虽然关于延迟手术与术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早期手术与术后结果的改善(例如褥疮发生、术后功能改善、住院时长)有很强的相关性。不足之处是,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观察性研究,这些研究容易受到固有偏见的影响。希望未来能通过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实验来进一步明确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为手术时机的确定提供更精准的数据。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手术时机 预后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管时机,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 现将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 6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期间。现将研究对象根据拔除尿管的方式分为探索组和对比组。探索组在术后 24h 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后将尿管拔除;对比组接受常规拔除尿管方式,并将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拔除尿管后的疼痛感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对比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尿潴留的情况与探索组相比,明显较高, P < 0.05 ;探索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 P < 0.05 。 结论: 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管时机非常关键,应该在术后尽早将尿管拔除,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拔除尿管后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降低尿潴留、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尿管 围术期 骨科手术 尿潴留 疼痛 尿路感染 拔除时机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常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中,介入时机的选择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科技和护理理念的不断进步,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介入时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扩展。因此,本文旨在综述脑卒中后康复护理介入时机的研究进展,探讨不同时机介入的优劣势,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策略。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介入时机
  •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膀胱充盈时拔出尿管和膀胱空虚时拔出尿管对产妇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36例术前留置尿管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与对照组116例。实验组采用膀胱充盈时拔出尿管,对照组采用膀胱空虚时拔出尿管。观察两组产妇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量及自然排尿成功率。结果两组产妇首次平均排尿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为98.33%,对照组为84.48%,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后产妇膀胱充盈时拔出尿管与膀胱空虚时拔出尿管比较,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留置尿管 排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患者不同时机留置导尿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前留置导尿管,观察组患者于麻醉后15min留置导尿管,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及插管前后的收缩压、心率。结果:插管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O.05),插管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15min对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可提高其一次插管成功率,还能降低其手术应激反应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手术 不同时机 留置导尿管
  • 简介:【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它会导致产妇的多器官损害,不仅影响产妇的顺利分娩,而且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当产妇被确诊有此并发症时,要求临床终止妊娠,以保证产妇的安全。在这个过程中,临床上要做好分娩时间的选择,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明确分娩方式,以保证母婴的安全。本文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了解产妇终止妊娠时机的基础上,分析妊娠终止模式的确定,以供参考。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终止妊娠的时间 终止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炎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最佳拔尿管时机.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住我科的脊髓炎病变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3例,分A,B两组.A组当膀胱充盈时患者能感觉到有尿意给予拔管;B组训练时不管有无尿意只要有尿液从尿管旁排出连续3~5次即拔除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排尿情况.结果:B组患者拨尿管后排尿成功例数明显高于A组.结论:膀胱训练时不管有无尿意只要有尿液从尿管旁排出连续3~5次就应该拔除导尿管,以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 标签: 拔尿管时机 脊髓炎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目的探讨镇痛泵停用后拔除尿管合适时机。方法将240例肝胆手术后病人镇痛泵停用与尿管拔除间隔的时间、病人的体质及性别等对排尿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镇痛泵停用与尿管拔除间隔的时间、病人的体质和性别等对排尿功能存在相关影响。结论拔除尿管的合适时机应考虑镇痛泵停用间隔的时间、病人的体质及性别等因素。

  • 标签: 镇痛泵 拔除尿管时机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患者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A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延期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出院时间、术后24h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P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给予综合评估,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尽早开展手术,早期普外科手术可改善ABP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普外科手术 治疗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术前导尿时机与患者血压、心率改变,膀胱、尿道黏膜损伤,麻醉苏醒期尿管相关的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进而造成泌尿道感染等情况有密切关联。目前国内手术患者经尿道膀胱导尿术的时机通常有:术前常规导尿(术前1-2h在病房留置尿管);麻醉前用药15min后导尿;麻醉后导尿。有研农报道其中2种导尿时机对患者某一指标的影响,但将3种术前导尿时机作为研究内容,来观察其对患者局部和全身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院2007年4—12月研究3种导尿时机对血压、心率及术后尿管膀胱刺激征发生率的影响,旨在探讨对患者影响最小的术前导尿时机,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择期手术患者 导尿时机 术前 膀胱刺激征 尿道黏膜损伤 留置尿管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导尿时机对择期手术病人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常规导尿组)、B组(麻醉前用药后15min导尿组)、C组(麻醉后导尿组),比较3组病人导尿前、中、后的心率的变化。[结果]A组血压、心率在3个测量时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人麻醉前用药后15min导尿和麻醉后导尿病人血压及心率较稳定。

  • 标签: 导尿时机 血压 心率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时机对心脏手术后患者家属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心脏手术治疗患者的家属110人。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分数比较:ICU干预组与病房干预组焦虑分数分别为(40.3±8.6)分、(57.6±9.4)分,ICU干预组焦虑分数低于病房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程度焦虑人员百分率比较ICU干预组:轻度16人、中度32人、重度7人,轻、中度占87.3%,重度占12.7%;病房干预组:轻度2人、中度21人、重度32人,轻、中度占41.8%,重度占58.2%;ICU干预组轻、中度焦虑百分率高于病房干预组,重度焦虑百分率低于病房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护理干预时机,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家属缓解焦虑情绪。在良好的引导下,使其对手术后即将面对的情况更为适应和接受,产生更好的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脏手术 家属焦虑程度 影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骨科手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护理的介入时机及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选择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100名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特殊护理,包括早期功能训练护理。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估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 标签: 骨科手术 早期功能训练 护理介入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时机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呼吸机治疗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12小时一次口腔护理为对照组,6小时一次口腔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满意度、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6小时一次口腔护理用于呼吸机治疗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 标签: 不同口腔护理时机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不同口腔护理时机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每6小时进行一次口腔护理,对照组每12小时进行一次口腔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每6小时进行一次口腔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不同口腔护理 护理时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治疗缺 血性心脏病的机械循环辅助方法,在严重冠心病围手术期可发挥良好辅助作用,放置时机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如何能缩短血运重建时间,降低死亡率及保护左心室收缩功是临床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不同应用时机的研究进行综述,皆在为临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不同应用时机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