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尼麦角林胶囊溶出度的滤膜吸附作用。方法:采用UV法测定尼麦角林胶囊溶出度吸光度,检测波长为:288nm。结果:尼麦角林胶囊溶出度试验,以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舍去初滤液3ml,滤膜吸附作用可忽略不计。

  • 标签: 尼麦角林胶囊 溶出度 滤膜吸附 UV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蛋白 A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36 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照治疗按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 20 例接受蛋白 A 免疫吸附法治疗,对照组 16 例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5% ( 19/20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68.75% ( 11/16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蛋白 A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 能够促进相关指标改善,临床疗效好于常规方案的疗效。

  • 标签: 蛋白 A 免疫吸附 重症肌无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人工肝治疗,观察组选择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对照组选择血浆置换模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BIL、DBIL、ALB、检测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良好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均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早期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不需要血浆,对肝功能和炎性指标改善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肝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 乙肝相关肝衰竭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D)病人,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不同时间间隔的盐水冲洗以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血液凝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长期HD病人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分别予不用盐水冲洗、每1小时或30min用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进行分组,观察透析完成情况以及透析器及管路的凝集情况。结果透析中用盐水冲洗方法完成透析例数显著多于不用盐水冲洗方法,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明显减少,透析参数稳定。每30分钟与1h盐水冲洗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HD病人有高危出血倾向时采用无肝素透析联合盐水冲洗可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对于多数病人采用每1h冲洗盐水就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无肝素透析 盐水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对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患者。分成对49例对比组(常规护理措施)、49例对比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相比于对比组,观察组的抗ds-DNA更低、抗核抗体滴度更低、IgG更低、狼疮活动指数更低,出院时间更早(t=8.390/10.543/9.885/12.216/13.449,P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吸附治疗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手操作在吸附性义齿制取终印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科应用吸附性义齿修复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四手操作,实验组采用六手操作配合,并对患者治疗时间,舒适度,对医生满意度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对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手操作在吸附性义齿制取终印模的过程中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六手操作 吸附性义齿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手操作在吸附性义齿制取终印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科应用吸附性义齿修复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四手操作,实验组采用六手操作配合,并对患者治疗时间,舒适度,对医生满意度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对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手操作在吸附性义齿制取终印模的过程中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六手操作 吸附性义齿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六手操作在吸附性义齿制取终印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2月在我科应用吸附性义齿修复的患者 60例 ,随机等分为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四手操作 ,实验组采用六手操作配合 ,并对患者治疗时间 ,舒适度 ,对医生满意度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 ,对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患者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六手操作在吸附性义齿制取终印模的过程中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六手操作 吸附性义齿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immunoadsorption,IA)技术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伴有供者特异性抗体(DSA)阳性患者中的运用,探讨IA技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运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因素进行护理管理,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本院收治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滴度筛查阳性并行IA技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其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管理的基本内容:IA治疗前准备,防止破膜护理、防止溶血护理、保证管路通畅、潜在出血倾向护理、心理支持等。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IA治疗,治疗前后血清抗核抗体DSA-MFI、血清IgG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顺利完成预处理后输注供体造血干细胞,回输后+10--17天粒系造血重建,顺利植入成功,PLT 输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和操作失败案例发生。结论:IA技术对于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降低患者DSA-MFI滴度、血清IgG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造血干细胞植入的成功率和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病例筛选为2019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组间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关节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时开展甲氨蝶呤、免疫吸附联合方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效率,尽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提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 甲氨蝶呤 免疫吸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 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 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口服催吐法是临床中抢救口服中毒但意识清醒能主动配合的患者的常用方法,常规的口服催吐法是让患者自行喝水后再用压舌板压舌根处反射性引起呕吐,但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喝了水却吐不出来的情况,最后不得不进行插胃管洗胃,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通过在急诊科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冲击口服催吐法新法,用来协助无法顺利进行自我口服催吐的患者。收集我科2007年1月-2008年6月进行口服催吐患者共71例,

  • 标签: 口服催吐法 口服中毒 冲击式 常用方法 胃管洗胃 工作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上臂植入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比较上臂植入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输液港置港及维护时间与舒适度。结果上臂植入输液港节省置港及维护时间,患者舒适度提高。结论上臂植入输液港能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于接受,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技术价值。

  • 标签: 上臂 中央静脉 植入式输液港
  • 简介: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传统手术刀为刀片与刀柄分体式。刀架的近端与握柄的衔接部为90°直角,高度差有1.5mm,因此,拆装刀片时,刀片的后1/3部必须翘起至少1.5mm的高度方可安装到位或卸出。装卸过程中,刀片后部均须在其材质的弹性模量内发生轻度变形。

  • 标签: 传统手术刀 弹性模量 刀片
  • 作者: 郑琪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临床护理研究》2023年第1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 简介:目的:研究美容整形手术疼痛患者在采取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时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选择我院50例美容整形手术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美容整形手术疼痛患者采取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另外也能改善负性情绪。

  • 标签: 放松式;激励式心理护理;美容整形;手术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用于整形美容手术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1年2月本院接诊整形美容手术病患8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疼痛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疼痛持续时间,研究组(21.38±4.21)h,比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折安瓿是护士每同重复多次的操作,因折安瓿导致护士手部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从2005年9月开始,我科使用自制的笔筒安瓿折断器,受到护上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安瓿折断器 制作 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