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回肠新膀胱指在膀胱全切术后,由回肠所制作的贮尿袋与残留的后尿道相吻合,利用尿道外括约肌与其支配的神经控制排尿,它的特点是术后患者可保持生理性排尿,无需腹壁造口,无需佩带尿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0年至2003年共进行此类手术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57~68岁,病程6~12月,经膀胱镜、CT等检查均符合全膀胱切除的手术指征.

  • 标签: 回肠新膀胱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降低压疮发生率的原因。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期间的住院患者 65 例, 2019 年 1 月 -12 月期间实施常规流程压疮管理,记为对照组,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期间施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压疮管理,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压疮发生率上,观察组( 0.00% )显著低于对照组( 4.62% )( P < 0.05 ),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 96.92% )显著高于对照组( 73.85% )( P < 0.05 )。 结论: 在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压疮 护理满意度
  • 简介:分析5例脑肿瘤术后并发颅内低压的原因与肪理。5例该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头痛最为突出,与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相似。护理要点有:(1)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及有关知识宣教,消除其恐惧心理;(2)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尤其是引流液的量及颜色;(3)脑肿瘤术后使用脱水剂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防止脱水剂过量而引起该并发症;(4)做好脑室引流管的护理,防止脑脊液丢失过多诱发该并发症;(5)在治疗该并发症时,注意药物治疗的护理,避免盲目追求补液的量及速度而引起心脏负荷过量及脑水肿。

  • 标签: 脑肿瘤 颅内低压综合征 原因分析 护理 手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冠肺炎(新冠疫情)疫情期间影响民众(居民)居民应(使用)用口罩、消毒产品的相关因素,为了加强疫情防控提供指导。方法:于2020年01月—03(04)月期间利用(门诊+微信网络)调查分析居民(使用)应用消毒产品以及口罩的实际情况,探讨影响居民(使用)应用消毒产品、口罩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回收问卷538份,包括161例男性(29.93%)、377例女性(70.07%),其中132例(24.54%)认为出门戴多层口罩更加安全,85例(15.80%)认为喷过酒精之后的口罩依然可以再用,87例(16.17%)认为蒸煮之后的口罩依然可以再用。近4周内有484例应用消毒产品擦拭过地面、门把手/按钮开关、便池/马桶。Logistic分析提示高龄、教育水平、月收入、职业是影响居民应用(使用)消毒产品、口罩的主要因素。结论:居民在新冠肺炎(新冠疫情)疫情期间虽然具有较高的消毒产品(使用)率及口罩佩戴比例,但是依然受职业、年龄、教育水平、月收入的影响,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教育,大范围宣传、科普,进一步提高居民正确佩戴口罩的比例以及消毒产品使用率。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期间 (新冠疫情)消毒产品 口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万伏高压电击后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损伤(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顶骨骨折右顶叶出血、颅板积气、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面部及右上肢电击伤、右前臂皮肤干性坏疽、右侧胸腔积液)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包括围手术期、皮瓣移植期、康复期三个阶段,早期生命支持、维持有效呼吸、早期营养管理、皮肤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康复训练、家庭参与式护理、心理护理等个体化护理措施。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顺利出院。

  • 标签: 高压电击伤 坠落伤 复合伤 个体化护理 疑难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颅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手术的颅脑肿瘤且术后发生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是随机抽样法,两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包括34例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分别是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恢复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更短,并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通过对颅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其病症的改善与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颅脑肿瘤 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学龄儿童的视力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06例学龄儿童资料,按年龄分成7组。检查各组患者进行居家网课学习前、后的视力变化,并使用问卷调查表记录儿童居家网课学习期间电子产品平均使用时间,分析年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视力状态与儿童视力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居家网课学习后儿童视力显著下降(P<0.05),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越长下降程度越严重,且年龄越大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越长;视力异常的儿童在居家网课学习后,视力下降程度比视力正常的儿童更明显(P<0.05)。结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造成学龄儿童的视力下降。

  • 标签: 学龄儿童 视力 电子产品 居家网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