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患者体温预防及护理措施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7-2018年 1年内收治的 100例手术 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使用体温预防及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的疾病治疗 有效率、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体温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前瞻性护理模式在创伤手术患者预防体温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急诊创伤患者80例进行分析,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预防体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体温发生率及寒战发生率进行记录和比较,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前瞻组患者的体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前瞻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创伤手术患者预防体温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降低体温的发生率及寒颤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管理模式。

  • 标签: 前瞻性护理模式 创伤手术 低体温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技术技术 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抽取 2019 年 5 月 -12 月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 78 例,均分两组,每组 39 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研究组基于常规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配合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技术技术,比较两组 VAP 发生率、 VAP 发生时间、气道粘膜出血率及机械通气时间。 结果:研究组的 VAP 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参照组( P < 0.05 ),并且两组 VAP 发生时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气道粘膜出血率高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研究表明, 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技术技术 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显著,具体表现在可保证降低人工气道患者的 VAP 发生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了人工气道护理效率,同时也切实提高了人工气道护理的安全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 人工气道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龄肺功能食管癌术后病人护理中应用五联预康复策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龄肺功能食管癌术后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五联预康复策略,对比两组高龄肺功能食管癌术后病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HADS)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肺功能食管癌术后病人护理中应用五联预康复策略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高龄 五联预康复策略 肺功能 食管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康复计划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9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个性化护理康复计划,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有明显提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康复计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自我管理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