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主要并发症护理规律。方法 对我科35例CRF患者出现高钾、心衰、高血压危象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总结35例CRF患者出现常见主要并发症的护理规律,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本病并发症的基础防护知识,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高钾 心衰 高血压危象 护理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本文主要探究应用家庭合作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n=38)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8)应用家庭合作护理,对比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P<0.05。结论 针对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护理,本文推荐用于家庭合作护理进行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合作护理 规律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期间患者发生急性中重度疼痛的发生规律,并探讨其发生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广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20年1月—10月期间行HAIC治疗的214例肝癌患者,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对≥4分的患者进行现状分析,分析其发生规律。[结果]共纳入患者103名,共行214次HAIC术,HAIC急性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约为17.76%,疼痛发生时间集中在给药的中后期及给药结束后的2h内,HAIC前给药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给药期间的疼痛发生率,术前有疼痛史给药期间疼痛发生率也较高。[结论]本研究对HAIC急性中重度疼痛的现状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生因素和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HAIC 疼痛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日前发布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最新简报称,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人际间持续传播的证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持续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今年以来新增的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这些病例的感染源调查仍在进行。同时,我国继续加强监测和疫情分析,强化病例管理和治疗,与公众进行风险沟通并发布信息,

  • 标签: 持续传播 证据 人际 世界卫生组织 禽流感病毒 确诊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产科护士,探究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以便更好的进行管理。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我院产科具备丰富护理经验的46名护理人员,了解管理前后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观察管理前后产科护理人员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情况,可以看到管理后,皮肤或粘膜与孕产妇血液、羊水等接触、锐器损伤等发生率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与管理前相比效果明显更好。结论 对于医院的产科来说,要想降低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就要对产科护士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做好日常护理中的有效防范,尽可能降低血液危险因素的发生。

  • 标签: 产科护士 血液传播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针对母婴传播途径导致的新生儿院感问题的防控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建立健全的院感监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监测体系应该能够及时识别感染迹象,并密切监测母婴传播路径,以便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个人防护意识。医护人员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重要人员,其个人防护措施的严谨程度直接关系到院感问题的控制效果。同时,医疗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也至关重要。只有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才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后,加强家长的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

  • 标签: 母婴传播 新生儿院感 防控策略 医务人员培训 清洁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上海市护理学会官方微信自2016年1月起推出了“原创科普”栏目,邀请上海各医疗机构临床专业护理人员撰稿,“原创科普”文章以其科学性、可读性等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好评。2018年上海市护理学会组织举办了“健康传播新势力”最受欢迎原创护理科普文章评选活动,经过前期初审、网络投票、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具体名单如下。

  • 标签: 上海市护理学会 科普文章 获奖名单 健康传播 评选活动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血透中心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因素,探讨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血透中心的29名护士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因素,2022年1月起开始系统化的风险干预,从开展防护知识培训、重视新护士及进修护士的培训和监管、改进日常护士操作流程、督促护士落实各种针头的处理方法、锐器处理用具进行合理配置和放置、发生针刺伤后及时正确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对比干预前后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发生率。结果:血透中心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风险因素主要为动静脉内瘘针刺伤、输液钢针刺伤、血液喷洒等,干预前后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血透中心 护士 血源性传播疾病 防护
  • 简介:目的研究护士对回归后的精神病患者及家庭进行护理干预的时机、方法和技巧等规律。方法根据患者填写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因子分析,对精神病患者及家庭现存的、可预料的问题进行评估,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头3个月护理干预的间隔时间将回归后的精神病患者分A、B、C组,每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WHO/QOL-26)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问答和观察。结果A、B、C3组的自我综合评分98分以上者分别为25、30和8例,分别占各组的83.33%、81.08%和22.22%;男性回归者就业率为57.69%,女性回归者就业率为9.81%;护理干预1年末复发率为1.887%。结论干预以15d为1个周期比较合适,男女患者的干预方法、方式应有所不同。

  • 标签: 回归 精神病患者 家庭 护理干预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延伸护理干预对门诊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抽选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门诊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盲选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稳定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患者在进行门诊规律血液透析时,采用延伸护理能够全面提升护理效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延伸护理 门诊规律血液透析 尿毒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医疗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对现存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处理是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重要的方针。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的高,本文阐述了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科普传播和人文护理,为提高心血管患者的生存率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健康管理 人文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分组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8年 1月前接受常规护理的 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8年 1月起接受护理分组管理模式的 30例患者作为 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透析充分性指标(kt/V、 URR达标率及 OCM)、透析效果(血钙、血磷、血钾达标率)及营养状况指标( BMI、肌酐、血清白蛋白、血红白蛋白及 MIS评分)差异,另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 Kt/V、 URR达标率及血钙、血磷、血钾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OCM值及 BMI、肌酐、血清白蛋白、血红白蛋白、 MIS评分等营养状况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67%,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护理分组管理不仅能够显著确保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 标签: [ ] 护理分组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营养状态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正性暗示联合规律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规律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正性暗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自我效能以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及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正性暗示 规律康复训练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神经递质
  • 简介:目的:观察多元互动精细化信息传播方式在肾衰竭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9月共收冶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患者88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接受多元互动精细化信息传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为性和血磷控制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磷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元互动精细化信息传播方式对肾衰竭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在血磷控制相关健康行为方面的依从性,提高血磷控制效果。

  • 标签: 多元化 信息传播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