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声弹性成像5分法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共收集59例患者,总计85个甲状腺结节。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这85个结节分为良性组[42例,共63个结节,男性∶女性=21∶42,年龄13-74岁,平均(53.16±13.00)岁]和恶性组[17例,共22个结节,男性∶女性=5∶17;年龄24-68岁,平均(44.77±11.51)岁]。分析弹性图像,评估组间弹性评分有无差异;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弹性评分方法的鉴别诊断效能;并且计算截断点。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组间弹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参数Mann-Whitney秩和检验,Z=-9.517,P=0.000);曲线下面积为0.886,鉴别诊断效能较高;弹性评分大于等于3时(截断点=3)评判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特异度为78.0%,灵敏度为90.5%。结论:声弹性评分法可以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声弹性成像 评分法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中医辨证论治中,呼吸系统疾病大都分为咳证或喘证,而咳证又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主要有慢支、肺炎等疾病,本文试从其CT表现统计分析病与证型关系,以了解其规律性。

  • 标签: 咳证 慢支 肺炎 CT表现
  • 简介:十二指肠胃返流又称胆汁返流,是胃窦部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空腹时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胰液)返流入胃可引起胃黏膜的病理性损害,称为碱性返流性胃炎或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口干、口苦,上腹部灼热、疼痛、恶心,有的伴有呕吐胆汁和体质量减轻,严重的伴有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改变。现将18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X线钡餐检查及胃液胆汁酸浓度测定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总结十二指肠胃返流病的X线诊断型经验。

  • 标签: 十二指肠胃返流 X线透视检查 双重造影 倒水征
  • 简介:目的与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中风病患者和相关因素明显组与不明显组的脑血流改变,以探索中风病的早期诊断依据.结果:中风病患者无论是颈内动脉支配区域,还是椎动脉支配区域均显示血流速度变慢血管条数明显多于相关因素明显组与不明显组(P<0.05,P<0.001),而血流速度加快血管条数以相关因素不明显组为最高,而中风病组为最低(P<0.05);血管弹性减退例数和栓子平均数也以中风病组为最高,而相关因素不明显组为最低(P<0.05).结论:中风病的发生与颅内血流速度变慢所致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栓子平均数增加直接有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中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中风病 血流速度 栓子检测 弹性减退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能谱成像在胃癌术前T3和T4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T3、T4期的患者60例,术前1周内均行宝石能谱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宝石能谱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宝石能谱CT在胃癌术前T3和T4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胃癌患者中,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19例为T3期,41例为T4期。根据浆膜面CT征象诊断T3和T4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5%、81.2%及84.6%,根据脂肪间隙CT征象诊断T3和T4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5%、66.6%及76.4%,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和T4期胃癌邻近周围脂肪间隙碘浓度有差异,且静脉期较动脉期明显。结论:宝石能谱CT在胃癌术前T3和T4期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对胃癌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术前分期,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胃癌 宝石能谱CT T3和T4分期
  • 简介: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缺血性中风的中医型与其在影像学上的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近年来关于二者相关性的一系列研究进行综述.影像学为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型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对指导临床施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卒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梗阻性黄疸超高场强MRCP表现与中医黄疸型的关系,寻求中医临床辨证型的可视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图像,并由高年资中医医师对其辨证型,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主证黄疸黄色鲜明,伴身热,口苦,苔黄腻,脉弦数。阴黄主证黄疸黄色晦暗,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缓无力。在3D-MRCP图像上测量胆总管扩张的宽径,并对梗阻的影像征象进行型。采用校正x2检验和Fisher精确比较阳黄、阴黄在胆管扩张程度与影像征象改变方面的差异,以PC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0例中阳黄50例,阴黄20例。阳黄和阴黄在肝外胆管扩张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黄以轻度和中度多见,阴黄以重度多见。倒杯口征和鼠尾征与阳黄关系密切,双管征、四管征、截断征与阴黄关系密切。阳黄以胆管结石和胆管炎为主,阴黄以肿瘤为主。结论:超髙场强MRCP图像质量髙,黄疸患者肝外胰胆管扩张程度等与中医黄疸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 简介:摘要】对本院 2020 年 10 月 16 日收治 1 例罕见宫腔子宫畸形病例诊断分析。 关键词】宫腔;子宫畸形;诊断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青少年胫骨远端平面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0例胫骨远端平面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0例均行CR正侧位、低场强MR检查、螺旋CT轴位平扫加维重建,并随访复查3个月~2年;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10例依据3种不同分型方法型:①依据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位置,10例均为外侧型,无内侧型.②依据骨折后骨折块数目,分为二部型8例,型2例,无四部型.③依据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分为Ⅰ型7例,Ⅱ型2例,Ⅲ型1例.随访:周围型骨桥形成2例,胫骨远端骨梗死1例.结论:CR、CT、MRI对胫骨远端平面骨折诊断有重要价值,者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最有价值信息,指导治疗.

  • 标签: 胫骨骨折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的影像学特征,并与非阴性乳腺癌(non-TNBC,NTNB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42例TNBC及504例NTNBC患者的乳腺X线及MRI表现,两组X线及MRI检查中病灶钙化、形态、边缘、T2信号、内部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sitycurve,TIC)等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TNBC组病变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边缘清晰(12/25,48%)、圆形或类圆形(10/25,40%)、少钙化单纯肿块(17/28,61%).TNBC组MRI常见表现为类圆形或结节状(22/27,82%)、边缘光滑(11/27,41%),T2WI序列呈高信号(5/27,18.5%)、环形强化(8/27,29.6%)、TIC呈速升速降型(20/32,63%).TNBC组与NTNBC组乳腺X线肿块边缘及肿块钙化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RI检查在肿块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TIC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的MRI检查中,如肿块边缘光滑,出现环形强化,TIC呈Ⅲ型,ADC值较高,结合乳腺X线检查所见,其对诊断TNBC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钼靶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维超声造影可疑阳性病例的处理方法。方法在1043例输卵管维超声造影病例中,随机选择20例疑有双侧或单侧阻塞者共40条输卵管纳入研究。患者接受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声诺维维超声造影(3D-SonoVue-HyCoSy),对于判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休息解痉5~10min后再进行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将检查结果与腹腔镜通液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首次造影判断为输卵管阻塞的有33条,经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及改善解痉方法后有22条(66.7%)输卵管显示为通畅。间隙性加压处理后的3D-SonoVue-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的阴性预测值为96.6%(28/29),诊断输卵管阻塞的阳性预测值为72.7%(8/11),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与腹腔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对3D-SonoVue-HyCoSy中初步诊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可疑阻塞的患者,可通过及时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造影等方法明确诊断。

  • 标签: 间隙性 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 声诺维 可疑阻塞 腹腔镜
  • 简介: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是继时飞和相位2D磁共振血管成像后新近开发的MRA技术,中高场磁共振CEMRA技术应用较成熟,而在低场磁共振的应用报道较少。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对28例颈、体部血管行CEMRA检查,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成像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低场磁共振 血管造影 图像增强
  • 简介: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均表达为阴性的乳腺癌。其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本文主要对TNBC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钼靶 超声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直方图分析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乳腺肿块患者(单发病灶82例、多发病灶8例;总病灶104个,良性病变25个、恶性病变79个)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0T乳腺MRI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扫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Medlab软件对ADC图进行直方图分析,观察肿块的直方图特征并获得直方图参数,包括各百比ADC、平均ADC(ADCmean)、最小ADC(ADCmin)、最大ADC(ADCmax)、偏度及峰度。采用t检验分析良恶性病变的直方图各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病变各ADC值均小于良性病变,除ADCmax(P=0.113)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的偏度系数、峰度系数高于良性病变,但无统计学差异(P=0.191、0.165)。25thADC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最大,为0.81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0.696。ADCmean为0.92×10-3mm2/s时AUC为0.7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0.658。结论:ADC直方图分析可为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提供更多定量信息,对鉴别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块 乳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MinDose技术对急性胸痛联排查(triple-rule-out,TRO)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50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胸痛并行128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TRO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组)、B组(MinDose组),每组25例。A、B组管电流调节技术窗均采用30%~70%的RR间期,A组窗外曝光剂量为全剂量的20%,B组应用MinDose技术,窗外曝光剂量为全剂量的4%。其余扫描参数相同。分析2组图像质量,记录剂量长度乘积,比较有效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2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A、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06±0.40)、(2.91±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辐射剂量为(6.47±1.03)mSv,明显低于A组的(7.25±1.4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Dose技术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在TRO低剂量扫描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痛 辐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42例医源性股动脉PSA患者根据瘤体大小、瘤口大小、瘤颈长短、瘤颈部血流速度及患者情况,选择局部压迫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酶进行治疗。结果:19例瘤体体积及瘤口直径较小、瘤颈长度较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全部成功压闭;23例瘤体体积及瘤口直径较大、瘤颈长度较短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1或2次,瘤腔成功闭合。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或联合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PSA安全实用,可作为经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术所致医源性PSA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动脉瘤 假性 股动脉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凝血酶
  • 简介:目的:探讨MRI中维平衡式稳态进动磁化准备超快速场回波序列(3DB-TFE)序列在血管压迫性叉神经痛(TN)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50例TN患者,应用Philips1.5T双梯度MRI机行3DB-TFE序列扫描.结果:50例MRI均可见责任血管压迫.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判定责任动脉与MRI示责任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00,P〈0.05),而对责任静脉的判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4,P〉0.126).结论:对临床明确诊断TN的患者,3DB-TFE可了解叉神经血管解剖,是MVD术前评价神经血管关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责任血管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宫颈癌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1月于辽宁省肿瘤医院进行放疗的46例患者的病灶处血流分级、血流形成指数(vascularizationindex,VI)的变化。结果:放疗后46例患者宫颈均缩小,宫颈病灶处血流分级降低,VI值降低,与放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客观评价宫颈癌放疗前后宫颈大小和血供情况,对宫颈癌放疗疗效的判定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宫颈肿瘤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