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与慢性阻塞疾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为科学研究及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09-2017.09期间确诊为肺结核和慢性阻塞疾病的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C、T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功能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功能指标低于慢性阻塞疾病,因此,肺结核可以引起功能的损害,严重病变的肺结核极有可能引起慢性阻塞疾病

  • 标签: 肺结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疾病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研究对象,于同一阶段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发生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在咳嗽、咳痰、发热三项临床症状上,两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咳血、痰血、呼吸困难、胸痛、不张、声音嘶哑、胸腔积液以及消瘦等方面的临床症状上,组间对比P<0.05,差异明显;功能等级为为I级、II级和III级的患者均为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功能等级为IV级的患者对照组多于观察组,组间对比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阻塞疾病与肺癌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导致肺癌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但是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相对更加严重,所以若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病情加重,应给予重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的60例慢性阻塞疾病的患者,并在通过家属同意后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30例。两组均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参照组只用基本的抗生素;而治疗组则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综合的手段,如合理有效的给氧、雾化及排痰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等各种方式的治疗方法。结果在通过相应的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30例患者中有29例治疗有效,其临床有效率为96.67%,而参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则为7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而参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则为13%。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来说,给予在抗生素基础上的有效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慢性阻塞疾病(COPD)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未并发肺结核的60例青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治疗反应等。结果研究组咳嗽痰血、胸闷气促、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呼吸衰竭、外结核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率、结核抗体(TB-Ab)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痰涂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痰涂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痰阴转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可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为患者提供对症方案治疗,确保较高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对50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是96%,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是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度8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配以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病情,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功能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COPD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分为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吸烟指数、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组患者相比,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pred、、DLCO%pred、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患者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疾病合并梗塞的临床观察及诊断。方法以2015年11月29日至2017年2月10日我院30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CT诊断,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功能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符合情况,分析观察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100.00%)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过敏肺泡炎(6.67%)可见小结节,且边界不清晰,结节病(13.33%)表现为肺部结节状影散在对称分布,且边缘清晰,门淋巴结可见双侧肿大;肺结核(80.00%)主要特征为粟粒样结节(分布、密度及大小均匀),边界清楚;观察组FVC值为(61.44±5.02)%,FEV1值为(2.09±1.43)L,FEV1/FVC为(69.07±3.24)%。结论慢性阻塞疾病合并梗塞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临床结合CT诊断及功能检查等方法,可提高准确,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肺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阻塞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及其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 慢性 阻塞性 肺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86例,对照组患者43例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辛伐他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80名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功能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功能和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情况,降低复发率,是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整体护理干预 效果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病情可进一步发展成呼吸衰竭和肺心病,本病临床症状为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在临床治疗中本病可按患者病情将其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根据有关资料证实,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我院为了提高护理效果,特此综述。

  • 标签: 呼吸系统 稳定期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方法收纳的60例慢性阻塞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皆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接收,用随机序号法把患者分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对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区别(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行对症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针对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为(27.45±5.12)分,对比对照组(34.69±6.36)分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DL评分为(4.29±1.18)分,对比对照组(6.57±1.38)分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联合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中医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依照患者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个性化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阻塞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及其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 慢性 阻塞性 肺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疾病(COPD)的临床应用发展情况,了解治疗COPD的有效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查阅、分析大量相关文献,整合措施。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治疗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禁忌症,有失败的例子。结论慢阻患者长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时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能得到有效改善,的康复效果能得到有效提升,治疗期间患者的功能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进展
  • 简介:目的:调查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调查量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5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进行测试并与5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病例组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其他因子分及抑郁、焦虑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心理学 健康状况 问卷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内科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增强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也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呼吸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用于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我科室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的患者84例分成两组,对照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跟踪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遵医行为达到95.24%的以从率,较比对照组71.43%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用于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的遵义行为得到有效的提高,利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