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其健康生长既是家长的心愿,也是社会所广泛关注的。而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使不可或缺的,任何营养物质的缺失,都会导致儿童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其中维生素D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微量营养素,食用后在人体内转化为更具活性的维生素D,进而发挥其效用,有利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和钙磷代谢。因此,儿童一旦缺乏维生素D,则会导致发育不良。本文分析了维生素D的概况,以及儿童缺乏维生素D会产生的一系列疾病。

  • 标签: 维生素D 呼吸系统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纵后牙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8,给予全部裂牙清除术后行体外再植粘结,术后14d实施全冠修复)和观察组(n=28,给予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纵后牙患者运用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远期疗效相对常规治疗方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全冠修复 粘接 纵折后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及保守治疗证实为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切口疤痕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均表现为孕囊型,其中切口疤痕内孕囊型19例;突入宫腔孕囊型4例,突入宫腔孕囊型中2例误诊为宫内妊娠。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位置、范围、子宫肌层厚度及血供情况,及时诊断并能动态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切口疤痕妊娠 诊断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腹腔超声联合扫查在宫外孕诊断方面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6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宫外孕的90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联合组30例,阴道超声组30例,腹腔超声组30例,联合组运用阴道超声与腹腔超声联合检查,阴道超声组运用阴道超声检查,腹腔超声组利用腹腔超声检查。结果经过检查后,对比三组患者的宫外孕诊断准确率以及腹腔内不同大小包块的检出率联合组明显优于腹腔超声组与阴道超声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施阴道超声与腹腔超声联合检查的效果显著。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腹腔内大小包块的检出率。因此,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宫外孕诊断方面具有极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联合扫查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及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64例卵巢肿瘤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别行经腹彩超检查与联合阴道彩色超声检查,比对2种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率及卵巢良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腹及阴道彩色超声联合检查准确性96.88%较之腹彩超检查更高(P<0.05);卵巢恶性肿瘤Vm(9.75±4.63)cm/s、Vps(17.25±6.58)cm/s较良性肿瘤更低,且RI(0.78±0.36)、PI(1.59±0.52)较良性肿瘤更高(P<0.05)。结论针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腹及阴道彩色超声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卵巢肿瘤确诊率,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经腹彩色超声 经阴道彩色超声 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部超声(TAS)联合阴道超声(TVS)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5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给予TAS诊断,TAS联合TVS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TAS联合TVS诊断准确率高于TAS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肿块种类、不同分期诊断中,TAS联合TVS诊断准确率高于TAS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给予TAS联合TVS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腹部 阴道 超声 卵巢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纵隔结构通常可通过CT和MRI检查获得。除超声心动图之外,胸超声检查纵隔目前仍未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纵隔区域的超声检查是非常有用的。早在1971年,Goldberg就指出可应用超声通过胸骨上途径检查纵隔。本文旨在探讨胸途径超声诊断。

  • 标签: 经胸途径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应用阴道与腹部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2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联合应用阴道与腹部超声组(联合应用组,n=40)、阴道超声组(n=40)和腹部超声组(n=40)三组,腹部超声组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组患者接受阴道超声检查,联合应用组患者接受阴道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然后对三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应用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相符率95.0%(38/40)显著高于阴道超声组、腹部超声组85.0%(34/40)、82.5%(33/40)(P<0.05),误诊率2.5%(1/40)显著低于阴道超声组、腹部超声组10.0%(4/40)12.5%(5/40)(P<0.05),但阴道超声组、腹部超声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相符率、误诊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三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误诊率2.5%(1/40)、5.0%(2/40)、5.0%(2/40)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阴道与腹部超声较单纯阴道与腹部超声对妇科急腹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联合应用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 妇科急腹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技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CSP产妇,分为(甲组、乙组、丙组)三组,分别接受阴道、腹部超声与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三组检查情况。结果丙组诊断相符率为92.0%,高于甲组、乙组60.0%、64.0%(p<0.05);丙组误诊率为8.0%,低于甲组、乙组的40.0%、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妊娠囊型、部分处于宫腔型、混合回声包块型分别为25例、14例、5例。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接受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提升瘢痕妊娠诊断的精确率。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及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提供腹+阴道超声检查,并将其结果与单独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相对比。结果腹部超声检查确诊出61例(67.78%),阴道超声检查确诊出82例(91.11%),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阴道超声联合检查确诊出90例(100.00%),且明显高于单独腹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联合使用腹部+阴道超声检查,能够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率,帮助患者早日得到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腹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宫外孕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9月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并被病理确诊的宫外孕患者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60例患者均接受阴道及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结果阴道超声总检出率(96.67%)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总检出率(73.33%),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阴道超声对于附件区域包块、假孕囊、卵黄囊、胎心、胚芽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数据差异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宫外孕阴道超声的临床价值更加突出,检出率更高,同时对于不同项目的检出效果也显著优于腹部超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宫外孕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诊断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部彩超与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超声检查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经腹彩超检查,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实验组对胚芽、盆腔积液、附件包块、卵黄囊、假孕囊的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诊断所需时间平均为(4.68±1.05)min,短于对照组(9.43±1.75)min。结论与腹彩超相比,应用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更理想,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准确性高,诊断时间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腹部彩超 经阴道彩超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皮微创皮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而言,选择皮微创皮钢板固定方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疗效 并发症 经皮钢板固定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患者9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短,手术费用比对照组低。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肿块物使用腹部、阴道部超声诊断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06月-2018年01月间;均实施腹部+阴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情况。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7.78%)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对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符合率(73.33%),(28.54,P<0.05)。结论妇科肿块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测与腹部相比,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符合率方面有腹部超声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妇科盆腔肿物诊断重要方法,能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诊断 盆腔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镜取石术与微创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我院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将其分为输尿管镜组34例和镜皮肾镜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清除率高、恢复快等优点,而URL更适合用于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皮肾取石术与传统皮肾取石术对肾皮质的损伤情况。方法研究中观察A组患者接受微创皮肾取石术,观察B组患者接受传统皮肾取石术;将两组患者的肾皮质损伤情况详细整理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造瘘道瘢痕体积与肾皮质体积比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B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微创皮肾取石术、传统皮肾取石术均可治疗肾结石患者,但微创皮肾取石术不会对人的肾皮质造成较大损伤,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佳术式治疗。

  • 标签: 肾皮质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传统经皮肾取石术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疾病的效果,总结并阐述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B超引导下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就手术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更为理想,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且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和预后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B超引导 经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 急性胆囊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96例,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8例。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以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为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保证母婴良好结局,需加强护理配合。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麦布治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神志障碍、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麦布治疗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早发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