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市场中几种不同食用油进行色谱法试验,测定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的线性回归范围相同,均在0~2.0mg/mL之间,且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检出限也相同,分别为0.999和10μg/mL,回收率为90.21~98.01。结论利用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能得到准确有效的试验数据,且检测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气相色谱法测定 油脂食品 反式脂肪酸含量
  • 简介:摘要食品是我们每个人的必需品,食品对于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进行任何行为活动的根本基础保障,也是保持人类生命活力重要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带动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着大幅的提升。这种现状促使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量在不断上涨,对食品安全也有了非常深入的认识,进而对食品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食品检测的过程中,运用高效液色谱技术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其对于食品检测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效液色谱技术对于人们的健康也有着良好的意义。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效液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并在下文中进行详细的叙述。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食品 检测 运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参照《GB5009.262—2016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对顶空气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溶剂残留的检测条件,进行探索并反复试验,找出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准确满意的仪器条件。方法通过对顶空及条件不断的探索及反复试验,寻找出合适的仪器条件。结果在色谱柱TR-5毛细管柱,30m×0.32mm×0.25µm;载气流速1.0mL/min,色谱柱温以50℃保持2min,以10℃/min升温至200℃保持3min,进样量1mL,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炉箱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min的分析条件下,0-200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结论经过优化后的植物油溶剂残留量测定方法,可实现98.94%以上的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且分离效果好,为今后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法 植物油 溶剂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磁共振波谱的诊断准确率和鉴别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脑内肿瘤。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波谱,对其脑肿瘤进行诊断,并分析其类型,评价所有患者的磁共振波谱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采用磁共振波谱进行脑肿瘤诊断的准确率为89(89.00%)。而整出结果中与病理诊断结果吻合度较高。结论在对临床脑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能够采用磁共振波谱方式,对患者的脑肿瘤以及类型进行鉴别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积极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波谱 脑肿瘤 诊断方案 肿瘤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肠套叠灌肠整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6例小儿肠套叠灌肠整复术。结果836例病人中,818例整复成功,18例整复失败,47例48小时内再次套叠,二次灌肠整复后成功。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回访未再发生肠套叠结论肠套叠灌肠整复大大减少了患儿痛苦,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气灌肠整复
  • 简介: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但在农业种植以及食品生产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在丰富人们饮食生活的同时,也加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概率,而色谱质谱技术是当前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方法,能够对食品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测,对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色谱质谱技术进行讨论,对该项技术的特点加以了解,并探讨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色谱质谱技术 食品安全 分析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诊不同心肺复苏初期道开放方式的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喉罩或者普通面罩-气管插管,对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临床效果予以分析。结果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治疗总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成人工通气时间等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值<0.05,统计学分析有对比意义。结论将喉罩或者普通面罩-气管插管应用在急诊心肺复苏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急诊心肺复苏 气道开放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ICU中建立人工道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重症ICU的98例建立人工道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进重症病房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道病人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ICU 人工气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食管癌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持续道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和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7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平均分为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吸氧治疗等,试验组患者再进行持续道雾化,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咳嗽咳痰时间以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均少于或者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食管癌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持续道雾化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食道癌 气道雾化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68例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拟行气管插管的困难道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和可视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声门最佳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总时间而言,实验组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82.35%vs.58.82%;就插管开始时而言,两组的MAP、HR较诱导前均有了明显的降低;就插管完成时而言,实验组的MAP、HR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8.82%vs.29.41%;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可视喉镜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对于水质的检测,主要是通过阴离子的检验来完成,常规化学分析法检测难度较高,且误差较大,而采用离子色谱仪则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本次研究采用瑞士万通930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通过研究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可以用于水质检测。

  • 标签: 离子色谱仪 阴离子 精密度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益母草药材中水苏碱成分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的具体方法以及检测结果开展分析与总结。方法色谱条件选取AgilentSB-C18柱,流动选取乙腈-冰乙酸,流速调整为每分钟0.3ml,质谱检测选取正离子电喷雾离子源,受到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开展监测。结果盐酸水苏碱浓度处于0.2μg/ml到10.0μg/ml范围中和峰面积表现为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2.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方式快捷简便,专属性强,检测结果精准,能够对益母草颗粒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 标签: 益母草药材 水苏碱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护理在气管切开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儿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2.0%,两组并发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切开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率,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皮肤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外科人工道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人工道患者46例,这些患者都已经取得了家属的同意,将这46例患者通过随机双盲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的23例患者采用传统气管道管理措施,另外观察组中的23例患者则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患者的床头抬高大约35°,然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点滴泵入道湿化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护理要求进行合理的吸痰处理,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洗液以减少细菌的定植。在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对其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住院期间的总费用、气管切开所用的时间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为41%,另外气管切开所用的时间为(40.3±8.5)天。而观察组中的23例患者中肺部感染率为22.4%,气管切开的时间为(30±6.3)天。两组患者之间的各项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预防神经外科人工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也能较大程度的缩短患者的气管切开时间,除此之外也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方案 预防 神经外科人式气道患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切 患儿 照护者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金匮肾丸加减方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从本院2017年1月~12月抽选就诊并诊断为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120例,其中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金匮肾丸加减方颗粒和相关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剂颗粒类似物和相关西药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后患者组内和组外的肺功能变化状态和患者临床痊愈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组间患者肺功能情况和患者临床状况评估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组间实验组患者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一秒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金匮肾丸加减方合并西药治疗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显示,患者肺功能改善更好且康复情况更理想,即临床上采用金匮肾丸加减方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金匮肾气丸加减方 治疗 肾阳虚型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拔管后刺激性口水和管道阻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生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13例,发生率为3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的道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气管切开术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生脉散联合西药治疗阴两虚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4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106例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实验组(n=5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常规西药+加味生脉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血脂(TC、TG、LDL-C、HDL-C)。结果临床疗效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对比显示TC、TG、LDL-C高于对照组,P<0.05。HDL-C对比无差异。结论加味生脉散联合西药治疗阴两虚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生脉散 气阴两虚型 冠心病合并高血脂 中医症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