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长期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规律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各维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应用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临床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案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定期随访的糖尿病患者13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入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糖尿病知识、生活质量及自我行为管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BG、HbA1c水平均有所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DKT、DSQL、自我行为管理(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足部护理、药物监测、高血糖处理)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KT、自我行为管理评分各项指标评分有所提高,DSQL评分有所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各指标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KT、自我行为管理评分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个案管理模式 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乳腺癌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案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个案管理护理能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改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 乳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个案护理的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护理的模式;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和社会功能的评分。结果在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家庭职能、自力能力缺陷等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社会功能缺陷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个案管理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水平,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8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前后顺序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0例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量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通过全面的综合评估逐步改变患者不良的健康相关行为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优化鼻咽癌辅助化疗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Ⅲ-Ⅳ期鼻咽癌行辅助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引进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骨髓抑制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5.64天)、住院费用(5521.55±105.34元)均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日(7.35天)、住院费用(6482.75±98.67元)明显降低;化疗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骨髓移植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出院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咽癌辅助化疗阶段实施临床路径与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同时,也为其它病种肿瘤的治疗模式提供了借鉴,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 标签: 个案管理模式 鼻咽癌辅助化疗 优化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中,使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例自闭症刻板行为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并在个案研究后对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进行。结果经过感觉统合训练后,患者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一定提升;同时观察可见经过干预其刻板行为的次数明显减少。其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中运用的个案研究发现,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情况,使其前庭功能和语言功能等均得到调节,对于儿童刻板行为的减少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 刻板行为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护理方面,细节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患者的护理安全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本篇文章中,通过护理实践经验相互结合,根据相关的环境、护患关系、技术、护理质量等等方面来进行探究与分析,并以儿科护理为研究的方向进行探究,分析如何从细节方面来更好地确保儿科护理的进行。

  • 标签: 儿科护理 细节注重 护理质量 方法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安置留置胃管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胃管安置及留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安置胃管舒适程度、自行拔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胃管安置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不适程度、自行拔管率低于对照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安置留置胃管护理中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和自行拔管率,提升患者舒适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安置留置胃管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及QO-LI-74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以减少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脑梗死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并提出护理对策,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风险护理管理),从中选择40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对比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施风险管理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观察组)、72.50%(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由于人为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导致血液透析期间出现风险事件,因此,加强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对策非常重要。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 护理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法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命名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生活质量的评分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7.0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仅仅为73.5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护理效果对比。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预见组,常规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案患者,预见组患者为预见性护理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干预后预见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其中预见组较为优异(P<0.05);②治疗后预见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其中预见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预见性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本院于2015年7月10日至2016年4月8日期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计110例,依据计算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例数均为55例,对比两组高热惊厥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分析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停止时间少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则明显较对照组短,其家属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小儿 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随机分实验组150例进行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参照组150例进行术后的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90.00%(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整体护理的实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整体护理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70名,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35名)和观察组(3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管理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评分、处理问题能力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既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也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 护理人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者设定为对照组,给予联合心理护理者设定为观察组,39例归为一组,就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从SAS、SDS评分情况评估护理方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比较低,(P<0.05)。从治疗依从性评估护理方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44%)>(76.92%)(P<0.05)。结论为了保证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建议对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透室护理实行护理流程管理对护理质量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血透室中进行护理的患者共196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对象,医院于2016年9月开始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对比分析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与实施后(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的护理应用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血透室护理实行护理流程管理的相关成效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状态、健康知识宣导、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和患者进行沟通能力等。在实行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服务状态、健康知识宣导、专业技能水平和沟通能力等评价也更高(P<0.05)。结论血透室实行护理流程管理模式,使风险发生率有效降低,对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护理人员服务状态良好,相关健康知识宣传到位,积极有效的沟通,使患者满意更高,医患关系得到有效改善,医院整体形象得到提高。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 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