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治疗总有效概率更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习惯性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能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分娩,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习惯性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习惯性流产患者施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的促进作用。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为SDS(40.15±3.72)分、SAS(39.63±3.0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习惯性流产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有效促进临床疗效。

  • 标签: 习惯性流产 循证护理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在习惯性流产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内接收的习惯性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36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36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流产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流产率低于对照组;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且分娩出血量低于对照组;④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妊娠几率,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习惯性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屈孕酮对习惯性流产孕妇血清PIBF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习惯性流产孕妇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孕妇接受黄体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孕妇接受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的血清PIBF、血清HCG、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孕妇的血清PIBF和血清HC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地屈孕酮治疗习惯性流产孕妇,可提高其血清PIBF,提升临床分娩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地屈孕酮 习惯性流产 血清PIBF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习惯性流产再次妊娠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加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习惯性流产的妊娠女性实施优质护理,对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习惯性流产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泌尿感染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未开展泌尿感染针对性护理期间收治的55例老年泌尿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开展泌尿感染针对性护理期间收治的55例老年泌尿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情给予针对性泌尿感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泌尿感染治愈率为65.5%,对照组泌尿感染治愈率为36.4%,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老年泌尿感染患者除了加强药物治疗外,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十分重要。

  • 标签: 老年人 泌尿系感染 护理体会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常用的超声检测技术对患者泌尿结石进行诊断分析,探讨超声医学对泌尿结石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测的疑似泌尿结石患者180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追踪他们最终确诊情况,对检查结果符合率和检出结石的大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的18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例数174例,符合例数156例,符合率为86.7%。其中假阴性21例,多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位置较深。结论超声检查在临床上能够及时发现泌尿道结石,但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尤其是位置较深的结石患者,超声诊断不占优势,临床上可以联合其他检查手段来提高泌尿结石的检出率和准确判断结石位置。

  • 标签: 超声医学 泌尿结石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度。方法通过追踪对比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连续3年体检高尿酸患者中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有21例,发病率为7.0%。而对比组300例血尿酸正常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9例,发病率为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尿酸血症组中血尿酸≥500μmol/L有189人,新发结石15例,发病率7.9%,血尿酸≥420μmol/L且≤500μmol/L有111人,新发结石6例,发病率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关系密切,且尿酸水平越高患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性越大。重视高尿酸血症对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泌尿系统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留置尿管护理对泌尿感染的影响及人文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留置尿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给予留置尿管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组则在护理人员对其及其家属指导自行使用喷雾杀菌剂与清洁清洗的护理方式之后,让其自行进行泌尿护理。对比2组患者泌尿感染情况;统计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3天后,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5.0%(P<0.05);治疗组各项护理满意度为95%(38例)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例)(P<0.05)。结论2组患者留置尿管3天后,通过自行喷用喷雾杀菌剂和自行进行清洁护理,可显著降低泌尿感染率;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留置尿管 泌尿系感染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习惯性早期流产应用不同剂量黄体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60例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小剂量黄体酮和HCG治疗,研究组使用大剂量黄体酮和HC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E2和血清HCG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保胎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习惯性早期流产给予大剂量黄体酮联合HCG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保胎成功率。

  • 标签: 黄体酮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习惯性早期流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泌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元月-2017年12月我院送检的尿液标本分离出的272株阳性标本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分离出的细菌阴性菌208株(76.47%),阳性菌64株(23.53%),未检出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36株(50%),奇异变形杆菌32株(11.76%);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10.29%),屎肠球菌18株(6.62%)。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他、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均较高,耐药率均在10%以下,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的耐药性均接近或超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但洛美沙星、环丙沙星耐药性高,均在50%以上。结论患者泌尿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对加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抗生素敏感性较高,但存在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菌株;葡萄球菌中的耐药性菌株不少,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MRI在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7日~2017年9月8日期间经本院病理诊断确诊的胆结石患者,50例患者依次进行CT检查、MRI检查。将两种检查的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漏诊率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6.00%)和误诊率(4.00%)均与CT检查(诊断准确率--68.00%,漏诊率--32.00%)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胆结石的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胆系结石 CT MRI
  • 简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国际交流能力,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医学检验通过编辑合适的教材,开设铺垫课程与辅助课程,严格执行带教老师试讲制度等举措,对医学检验本科学生进行了长达一个学期的临床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双语教学 临床生物化学课程 医学检验系 国际交流能力 专业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结石术后泌尿感染与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单因素和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单因素。结果我院医护人员跟踪随访患者至最后一年,有16例有泌尿系统感染,术前尿WBC<2+患者中有8例肾结石复发,术前尿WBC>3+患者中有3例肾结石复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成分、术前WBC均是影响肾结石复发的单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出院跟踪随访,尿常规WBC>3+有2例,尿常规WBC<2+有9例,未经抗感染治疗,随访其中10例患者,出现尿常规>3+。年龄、术前尿WBC、结石成分、术后泌尿感染均影响患者肾结石复发的单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感染和结石复发的原因有多种,需要做好术后的预防措施,降低术后肾结石患者泌尿感染和结石复发的发生率。

  • 标签: 肾结石术 泌尿系感染 结石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白血病(AML)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选择老年AML患者31例,治疗组19例应用CAG方案,对照组12例应用DA、HA或MA方案。结果治疗组第一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26.3%,有效率68.4%;第二疗程和第一疗程累计CR率为36.8%,有效率为89.4%。对照组第一疗程CR率为25.0%,有效率为66%。第二疗程和第一疗程累计CR率为33.3%,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第一疗程CR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髓恢复时间、所需浓缩红细胞及单采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方案治疗难治性老年人AML较其他普通化疗方案疗效肯定,同时较普通化疗方案骨髓抑制时间短,输血量减少。

  • 标签: CAG方案 老年 急性 髓系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妊娠期泌尿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泌尿结石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62例患者均为妊娠期泌尿急腹症,其中输尿管结石26例,肾结石19例,膀胱结石13例,尿道结石4例;超声检查诊断为妊娠期泌尿急腹症者58例,其中输尿管结石24例,肾结石18例,膀胱结石12例,尿道结石4例;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3.55%。结论妊娠期泌尿急腹症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且超声检查的操作简单,无放射性伤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为适应现代实验诊断对临床检验上作人员的新需要,加强检验学生对实验诊断与临床知识之间联系的分析能力。通过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进行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分析问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问题导向学习法 教学 检验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白血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HCG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西他滨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西他滨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效果
  • 简介:对2004—11/2006—11由外院转入我院的以神经症状就诊的粟粒型肺结核误诊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19~40(平均25.83)岁。均为农民。有肺结核病接触史2例。诱发因素:分娩1例,妊娠2例,使用激素2例。

  • 标签: 肺结核 粟粒型/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白血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髓白血病患者,共3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应用HA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CAG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老年急性髓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CAG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CAG方案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效果 安全性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