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分析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有诱发因素,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发因素;稳定型心绞痛相较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愈率更高。结论心绞痛发作有诱因,经积极对症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药物治疗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80例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结果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1.11%、67.78%和73.33%,不稳定组分别为87.78%、85.56%和90.00%。不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胶囊更适合于UA,可以有效降血脂,改善心电图,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积分,值得在UA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ABO血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至关重要,如何准确的发出血型结果考验着每一个输血人,方法利用血型正反定型(微柱法、试管法)、ABO亚型鉴别试验、吸收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等试验,现就我院2014-2017年52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抗体减弱患者25例占59%,人为因素4例占8%,试剂因素3例占6%,血浆蛋白凝集干扰3例占6%,不规则抗体干扰4例占8%,冷自身抗体干扰6例占11%,亚型1例占2%,结论利用纠正试验来鉴别、推理,得出正确的血型结果。

  • 标签: ABO血型 不规则抗体 冷自身抗体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的骨盆骨折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37例不稳定型的骨盆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全部患者采用骨盆骨折的一般护理,对于观察组全部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出现共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并发症共37例,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3.6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为97.0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仅为79.71%。将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舒适护理 骨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患者,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每日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的使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观察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目标药物组TT和非目标药物组NTT。纳入研究患者入院至出院每日均行心电图检查3次/天,记录心电图ST段变化。两组患者均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同治疗,TT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ml1次/d加入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两组均观察10d。结果两组相比较,TT组能够明显的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及ST段的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能够明显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可预防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可向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地尔 脂微球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纠正患者相应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不稳定型心绞痛 效果分析
  • 简介: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是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和疗效的理想工具之一,2006—08/2008—04我们对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测评SAQ相关指标,并与42例同期就诊未进行干预的同病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理学/护理 心理护理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在不稳型性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选取的病例数为92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平均分成4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下的抗心绞痛药物开展治疗,观察组则是则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在用药1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中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长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临床上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运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带来临床获益,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 复方丹参滴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分别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胸痹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胸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疗效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耗氧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胸痹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并可以有效改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自拟胸痹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脂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降脂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TC、TG、LDL-C、HDL-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HDL-C、LDL-C四项血脂指标对比同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缓解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降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指标与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发作次数(3.85±1.72)次/d、持续时间(10.37±2.94)min、硝酸甘油用量(7.97±3.23)mg/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发作次数(4.25±1.86)次/d、持续时间(11.29±3.02)min、硝酸甘油用量(10.93±3.65)mg/d。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例,其中非常满意11例,比较满意15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6.42%,对照组患者28例,其中非常满意3例,比较满意13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为85.7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个性化的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钠(LMWHNa)联用阿司匹林(AS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疗法加ASA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LMWHNa。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各项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而两组各项凝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MWHNa加ASA比单用ASA疗效更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明显,安全方便。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进行研究,以抽签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45例给予降脂药物治疗,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TC、TG、LDL-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TC、TG、LDL-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降脂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还可改善患者的血脂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降脂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120例,把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0例,对他们实施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对照组患者60例,对他们实施Bassini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状况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在30min~65min左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复发率方面,采用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的观察组患者均优于采用Bassini修补术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具有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治疗;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典型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LVEF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C、PT、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对于延缓病情、改善心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氯吡格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模式,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模式,观察并对比优质组和对照组的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优质组的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优质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使用剂量以及镇痛剂使用次数等临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 标签: 优质护理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 心绞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