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舒地尔联合黛力新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98例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他司汀片,观察组给予盐酸舒地尔联合黛力新,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焦虑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舒地尔联合黛力新治疗VBIV伴焦虑状态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基底动脉缺血 眩晕 焦虑 盐酸法舒地尔 黛力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basal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加强临床和病理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一例新发现的宫颈ABC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宫颈ABC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在妇科体检或其他疾病治疗时偶然发现,其病理镜下表现为小巢团状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不明显,需与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鉴别,相比这些恶性肿瘤,其预后较好,治疗一般单纯性宫颈病灶切除或全子宫切除即可,无需放、化疗。结论宫颈ABC是一种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与宫颈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其生物学行为较善良,临床和病理均需仔细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 标签: 子宫颈 腺样基底细胞癌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的病因分析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经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椎动脉彩超检查和分析。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因为椎动脉本身的病变引起症状者为80例,占80%,单侧血管病变为62例,占62%,双侧血管病变18例,占18%。结论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病因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超 椎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基底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基底节出血,神志清醒患者6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在病后第2天开始进行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肌力和并发症的比较。结果康复组肌力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1),并发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康复组住院时间平均29.52d,对照组41.56d。康复组生活能力评分分值更高,(P<0.05).结论表明基底节出血急性期采取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患后相关肢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干预 基底节出血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资料,根据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加中医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措施之前的焦虑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两组焦虑评分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采取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医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完成手术之后护理工作人员对其采用的护理手段。方法在本院接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人中挑选出70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利用回顾性方式对其所有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并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结束手术以后所采用的护理手段展开分析。结果70名病人在经过护理之后,有41名病人的意识基本恢复,还有19名病人恢复了部分意识,仍然有9名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另外有1人出院时死亡。所有患者都携带偏瘫症状,而且有25名病人存在合并语言功能障碍;具有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有9名,有12名患者出现合并颅内感染情况,剩余24名病人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结论将针对性术后护理方式提供给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以后,明显降低了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且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可以得到比较高的预后品质。

  • 标签: 基底节区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病人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定眩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对比两组眩晕症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眩晕发作严重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眩晕发作程度、降低频度、减少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夹脊穴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治疗上采取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活血化瘀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周围体积和NFDS均得到改善,而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67%,相比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治疗上采取活血化瘀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出血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成效,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充分彰显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 标签: 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 活血化瘀药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3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治疗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治疗,治疗组应用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暴露率。结果手术时间对比显示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切口暴露率对比显示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应用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又可降低第1天、第7天、第30天切口暴露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CT平扫联合CT血管成像技术对患有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疾病的老年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患有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患者在治疗前单纯采用CT平扫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另外23例在治疗前采用CT平扫联合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研究组)。对比两组病情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后确认结果的符合率、病情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CT平扫联合CT血管成像技术对患有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疾病的老年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平扫 CT血管成像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老年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采用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患者98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内科保守方案治疗(对照组,n=49)与加用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观察组,n=49)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患者脑水肿、脑血肿体积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14d均有程度不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4d分值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总有效率为75.5%,明显高于对照组44.9%,经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患者,在早期行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可显著缩小脑水肿、脑血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 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出血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4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20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20例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NSE浓度和S-100蛋白浓度,比较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氏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肿体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病所致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所致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自主选择是否手术治疗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50例,手术组采用CT定位下颞部钻孔置管引流术联合药物治疗,非手术组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因出血量增加转开颅手术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组的继发肺部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非手术组,Barthel评分满意度70.0%(35/50)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50.0%(2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所致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建议临床首选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所致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

  • 标签: 高血压病 基底节区脑出血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128例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有手术指征的128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入院后经CT/MRI检查后,均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GC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对比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且治疗后7d、1月、3月的颅内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临床效果明显,患者创伤小,后遗症少。

  • 标签: 显微镜下 经侧裂 岛叶 清除 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底节脑出血30-50ml采取锥颅引流术的疗效,并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对比。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病人94例进行研究,平分为参考组与治疗组各47例,其中,参考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治疗组则接受锥颅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均比治疗组高,血肿清除率则低于治疗组(P<0.05;参考组治疗有效率是74.47%,治疗组是93.62%(P<0.05=;参考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29.79%,治疗组是12.77%(P<0.05。结论对基底节脑出血病人采取锥颅引流术治疗方式获得的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基底节脑出血 锥颅引流术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cl-2、CD34在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和毛发上皮瘤(trichoepithelioma,TE)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两种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36例BCC和16例TE石蜡包埋标本行Bcl-2、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它们在肿瘤细胞及其周围间质中的表达。结果Bcl-2的表达,36例BCC中有28例肿瘤细胞团弥漫表达Bcl-2(77.8%),16例TE中13例肿瘤细胞团阳性表达(81.3%),其中11例出现肿瘤细胞团外周1~3层细胞阳性表达(68.8%),呈栅栏状排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4的表达,二者瘤细胞团均不表达,16例TE中,只有2例间质细胞表达CD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在BCC和TE中表达模式不同,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CD34对于鉴别BCC和TE意义不大。

  • 标签: Bcl-2 CD34 基底细胞癌 毛发上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R检验及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与观察。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具有典型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作为试验研究,检验时分别予以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等检验办法。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检出结果。结果PCR检验的检出率与细菌培养法相比显著偏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实施PCR,其检出率比较高,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用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齿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其种植方式分组为对照组常规种植,观察组即刻种植,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修复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修复时选择即刻种植的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性高,患者修复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即刻种植法 常规种植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与化学发光检测泌乳素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进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B组采用化学发光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泌乳素的异常率。结果A组检测异常率为14.0%(14/100),B组检测异常检测率为25.0%(25/100),A组检测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泌乳素的检测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其异常率低,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 化学发光法 检测 泌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