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接入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晚期肿瘤病人40例,对其进行DSA介入治疗,包括24例肝癌患者,有22例使用多种不同化疗药物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有24例肝癌病人,10例胃癌病人,6例直肠癌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0%,本次治疗中有2例弥漫性肝癌病人和2例胃癌病人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病人使用就DSA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对于手术后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DSA辅助治疗,能够在减少化疗药物副反应的情况下,提高治疗效果,因此,DSA治疗晚期肿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DSA介入治疗 晚期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放射介入治疗,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自愿参与者48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硝蛎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放射介入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生理期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更佳。

  • 标签: 子宫肌瘤 放射介入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静脉化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侧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介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在对患者术后进行三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良好,使患者肿瘤体积缩小,淋巴结细胞的转移和扩散也得到了明显的减少与控制,提高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介入治疗 宫颈癌 临床疗效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6例实施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28例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就组间体征变化进行比较,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数据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组间血压及心率情况比较,B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低于A组(P<0.05);组间治愈率比较,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对实施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否则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失去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介入方式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本文笔者主要针对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挽救广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命,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治疗,即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与射频消融(RFA)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13例肝癌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达84.6%,出现2例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照组13例肝癌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达69.2%,出现6例并发症,2例获得有效处理。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提高肿瘤的完全坏死率,提高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出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癌 射频消融 介入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干预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以及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0,P<0.05)。结论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患者焦虑、抑郁改善好,并发症低,值得广泛在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介入护理干预 脑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目前发生在我国中老年人身上的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冠心病的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它能够利用微小创口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冠心病形成病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指征,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及远景展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临床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桡动脉介入和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介入途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及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桡动脉介入治疗比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而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介入治疗 老年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案笔者选取其所在医院最近一年时间内所接收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共计100人,并将患者任意分成2组,分别是A组和B组,每组50人,A组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常规疗法,而B组是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开阔创新加入了外周血管介入治疗,AB两组患者经过数天的治疗其临床效果显示分组对比治疗后,A组成功治愈15人,具有显著疗效的22人,有疗效的3人,无疗效的10人,总有效率为82.310%B组成功治愈30人,具有显著疗效的10人,有疗效的8人,无疗效的2人,总有效率为95.35%,通过两个组别的治疗方法和各项数据的比较以及近半年的追踪回访得出结论从临床效果来看采用外周血管介入的方法治疗大咯血比传统的外科手术和内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的多,可以在临床中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外周血管介入 大咯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伴呕血术前化疗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胃癌伴呕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栓塞后手术组(30例)和单纯常规手术组(35例)。对化疗栓塞后手术组的患者,需要测量化疗栓塞后其大小、形态的变化,肿瘤坏死的程度及不良反应,7~15d后行手术切除,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率及生存时间,并与单纯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化疗栓塞可使呕血消失、肿瘤发生一定程度的坏死,并使病变范围有所缩小,不良反应轻微。②化疗栓塞后再行手术切除,不仅可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延长了生存时间。结论胃癌伴呕血术前化疗栓塞,创伤轻微,疗效显著,应作为术前的一项常规治疗手段。

  • 标签: 胃癌 介入治疗 经动脉化疗栓塞 手术切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损伤性肾出血的介入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86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采用肾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采用明胶海绵或弹簧圈对出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结果86例患者经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颗粒或金属弹簧圈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中断闭塞,肾动脉出血征象消失。术后1-3d肉眼血尿消失。在随访时发现均未再次发生出血情况,未见继发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肾损伤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肾功能损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损伤性 肾出血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癌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要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6.67%高于常规组73.33%(P<0.05)。结论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实施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暴躁的情绪,提高机体康复速递,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性放射疗法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临床分期Ⅱa~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方案;选择30例同期直接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近期疗效、肿瘤缩小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率为100%,介入治疗近期总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Ⅱa期和Ⅱb期之间的介入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介入治疗后瘤体直径小于介入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率、宮旁浸润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手术前行介入治疗能有效缩小肿瘤大小,近期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抑制淋巴结癌转移、脉管癌栓、宫旁浸润,并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放射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6年05月至2017年05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介入放射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记录患者行介入放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全面精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88名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放射治疗,无出血、感染等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97%以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对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感染等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放射治疗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来就诊的88例实施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在掌握患者各项体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采取应对措施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护理环节的环环把握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系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144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负效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而在负效应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减少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直接肺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经皮导管吸栓术、碎栓术及溶栓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中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行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结景18例肺动脉完全开通,3例部分开通,术中病人出现气紧、心率慢、血压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都及时给予积极对症处理,病人手术顺利,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对肺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中配合是肺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急性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患有冠心病的人数逐年增多,呈现较高的致死率,它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同时,医生在对每一名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应运用对症性的方法实施治疗。现今大部分医生会运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虽然此种方法具有相应的不完善之处,但是仍然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前人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治疗现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单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双切口 双钢板内固定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