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测量颈项透明(NT)值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在我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269位高危胎儿畸形孕产妇,为这些调查对象进行B超NT值的检测,并对染色体、引产、分娩或尸检结果等展开详细记录,后为孕早期B超测量NT值对胎儿畸形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269位高危胎儿畸形调查对象中共有20位孕妇被检测出胎儿畸形,且胎儿产生畸形的概率为7.40%;而没有检测出胎儿畸形的调查对象中,B超值测量NT>2.5mm的孕妇总计13位,NT≤2.5mm者有236位;被检测出畸形胎儿的孕妇中,B超测量值NT>2.5mm的孕妇有15位,NT值≤2.5mm的孕妇有5位,认为不同NT测量值在孕妇的胎儿畸形检测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结论B超测量NT值在11至13周孕妇中的运用精确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医学界的重视。

  • 标签: 胎儿畸形筛查 B超 颈项透明层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两分离切除法在眼袋整形术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到我院进行眼袋整形的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肌皮瓣法进行眼袋整形,实验组则采用两分离切除法进行眼袋整形。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整形效果、术后复发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下眼脸平展程度良好率、无瘢痕、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6.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分离切除法进行眼袋整形,下眼脸平展程度良好,无瘢痕、患者满意度较高,复发率较低,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 标签: 眼袋整形 两层分离切除法 应用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缝合与全缝合对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疗效1。方法抽取55例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患者都给予常规的清创以及伤口修复,观察组进行分层缝合,对照组进行全缝合。将两组的愈合率、感染、瘢痕以及硬结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和观察。结果两组之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感染、瘢痕以及硬结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比对的结果,观察组的创伤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分层缝合对于患者来说,比全缝合的效果更佳,更有临床效果。

  • 标签: 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 缝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在64螺旋CT检查中采用护理干预后的实施成果。方法筛选出本院82例行64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把他们分成探究组A与探究组B各41例,探究组A实行传统护理,探究组B实行护理干预,对比其成果。结果将探究组A与探究组B患者检查时生理与心理的反应情况相比,探究组B患者心率加快与焦虑的出现率都比探究组A低,且屏气完成率比探究组A高,差异大(P<0.05);探究组A的护理满意度是87.8%,探究组B是97.6%,探究组B比探究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在64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 64层螺旋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正常人40例(80眼)和高度近视50例(94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近视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以视盘为中心扫描,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进行测量,计算鼻,颞、上、下四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平均厚度。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度近视组患者的鼻、上、下三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平均厚度变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颞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平均厚度变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平均厚度随着度数的加深而变薄。鼻、上、下三象限符合这一变化规律,而颞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平均厚度则随着度数增加而变厚,这一特点对临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度近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平均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6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17例胸部外伤患者,对其实施16螺旋CT扫描,并将原始数据传输工作站做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等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肋骨损伤情况,并统计多层螺旋CT对肋骨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617例患者合计检出1380处肋骨骨折,骨折多位于4-10肋,其中5-7肋发生率最高;骨折类型包括粉碎性骨折、错位骨折、线性骨折、凹陷骨折及肋软骨骨折5种。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直观的观察患者肋骨及肋软骨的受损情况,临床应合理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这有助于提高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螺旋CT 三维重建 肋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厚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测量妊娠晚期(孕32~40周)瘢痕子宫及正常妊娠子宫前壁下段肌厚度。结果子宫前壁下段全厚度>3mm组比全厚度≤3mm组的孕妇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厚度>3mm组的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用量较全厚度≤3mm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观察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方式、评估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风险、提高妊娠安全性并减少瘢痕子宫孕妇发生子宫破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晚期 瘢痕子宫 前壁下段肌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主观整体评价(sttbjectiveglobalassessment,SGA)对入院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分析其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选择新入院老年心脑血管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GA进行营养评价,分析其与传统单项指标的相关性,评估SGA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评价中的价值。结果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评价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45%,SGA筛查显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05%。SGA灵敏度为70.27%,特异度为84.93%。SGA和传统营养评价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值=0.44,一致性较差。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SGA评分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BMI、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与临床结局相关指标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与并发症、住院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SGA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能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结局的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主观整体评价 老年 心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5例患儿按出院时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出院的33例患儿进行家庭康复护理训练为家庭康复护理组,双日出院的32例患儿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为常规康复护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院内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和Milani的正常儿童发育表中的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家庭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治疗第2疗程后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家庭康复护理组显著大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1。结论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治愈率及有效率,减少患儿的病残率,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

  • 标签: 脑瘫 家庭康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高原反应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红景天和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平均治疗时间4.3±0.7d;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平均治疗时间6.4±0.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红景天 急性高原反应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160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措施。结果进行实验的160例患者当中,25位患者由于病情过于严重放弃治疗;15位患者出现脑疝的并发症,经过抢救但是无效死亡;其余的120位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96位患者最终能够达到生活自主的阶段。在160位患者中有15位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的现象,18位患者出现泌尿道感染的现象,但是均经过积极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采用较好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死率的降低和致残率的降低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脑出血 临床护理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在64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150例实施64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对比剂使用浓度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75;370mgI/ml)和低浓度组(n=75;270mgI/ml),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状况。结果低浓度组患者辐射指标、图像质量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可诊断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在64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浓度 对比剂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在某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职业卫生管理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以及危害防护措施分析。结果在该企业项目建成正式投产之后,在生产当中,可能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氮、异丁烯、氨以及叔丁胺等。该项目具有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工人主要通过巡检方式接触,每天的接触时间在1h左右。结论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以及危害情况的综合分析,即能够在实现风险等级确定的基础上以相关防护措施进行应对处理,能够对无类比资料在实际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较好的弥补。

  • 标签: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化工企业建设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肌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动脉灌注化疗及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泌尿外科肌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8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动脉灌注化疗组39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组41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动脉灌注化疗组、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2.31%、92.68%,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5%、80.49%,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9%、70.73%;两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01、0.03,P>0.05)。结论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患者术后应用动脉灌注化疗及膀胱内灌注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动脉灌注治疗 生活质量 膀胱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术后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综合护理干预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手术时间的缩短和术后复发率的降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手术时间 术后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针灸治疗42例夜盲症的效果,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两年间我院共收治患夜盲症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42例,依据患者患夜盲的不同类型,应用针灸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针灸治疗夜盲症较为便捷高效,能够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针灸治疗 夜盲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贫血经血液检验的方法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血液检验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观察组)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9例(对照组)的血液中相关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血液中Hb、MCV、MCH高于对照组,而RBC、RBC/MCV、RDW-CV这三个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根据血液检验鉴别患者是否贫血,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鉴别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肿采用宣肺利水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80例。80例卵巢囊肿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宣肺利水汤)与对照组(桂枝茯苓胶囊)。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39/40)、82.5%(33/4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卵巢囊肿体积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卵巢囊肿体积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宣肺利水汤治疗,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卵巢囊肿 宣肺利水汤 桂枝茯苓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钙剂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阿仑膦酸钠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骨密度、骨痛缓解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经阿仑膦酸钠治疗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疼痛缓解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骨质疏松 老年男性 阿仑膦酸钠 骨密度 骨痛缓解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拉西坦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其治疗后NIHSS评分(7.974-2.14)分低于对照组(16.754-3.36)分,脑部血肿体积(9.964-2.41)mL小于对照组(20.514-3.16)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奥拉西坦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脑部血肿体积,效果明显。

  • 标签: 奥拉西坦 脑出血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