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风湿免疫疾病对身体内的各脏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伤害尤为严重。通过临床发现,虽然各类风湿免疫疾病都会给血液系统造成危害,但是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多种多样,临床常见的是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相关医生应该充分重视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严重性,并有效掌握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减轻病痛的折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血液系统 损害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分析技术在帕金森病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者早期诊断的应用。方法用定量脑电图(qEEG)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名帕金森病(PD)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患者,33名患有一般性头病头晕的神经症患者(对照组)的脑电图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PD按MMSE成绩分为痴呆和非痴呆两组。结果PD患者的慢波(δ、θ频段)功率值显著增加,而快波(β1、β2频段)功率值显著降低。PD痴呆组的δ波功率值与PD非痴呆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qEEG,可评定PD的认知功能,是评定PD的有效手段之一。qEEG可在PD早期进行评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定量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中78例出现心脏损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均出现心律失常。其中肌钙蛋白I阳性12例(27.91%),可疑阳性5倒(11.62%)。43例患者中治愈41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95.3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程度与心脏损害发生率及程度呈正比,且绝大多数是可逆的,应及时予以保护心肌,抑制心律失常,心脏损害大多可很快恢复。但需严密观察,警惕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发生。

  • 标签: 心脏损害 急性酒精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临床相关情况。方法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川崎病的患儿11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35例,对患儿的基本资料,治疗情况,冠状动脉损害患儿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损害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发热时间,Na+,ALB,PLT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丙种球蛋白敏感型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几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发热时间长,血清白蛋白及血钠水平下降,血小板增加是引发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同时患儿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提高晶体,避免患儿损害严重。

  • 标签: 川崎病 并发冠状动脉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评估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的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30例、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30例及正常人群30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TMT-A)时间、连线测验B(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总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接受测试者,比较各组的注意力、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结果双相Ⅰ型患者和双相Ⅱ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组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稍高于显著高于双相Ⅱ型组患者。结论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Ⅰ型组患者执行力损害较明显,双相Ⅱ型组患者注意力较双相Ⅰ型组损害明显。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 认知损害 双相Ⅰ型 双相Ⅱ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ALT和T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和T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时的肝损害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肾损害中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晨尿以及空腹静脉血,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阳性率和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损害检验中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有重要帮助,为诊断肾功能更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心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14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心脏损害的观察与鉴别,分析超声医学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脏损害的改善作用。结果观察组确诊率38.35%,对照组确诊率3.42%,差异明显,两组各项检查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属于临床高发病,患者发病后多出现心脏损害,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诊断效果显著,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心脏损害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脏损害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脑功能损害危重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其在脑功能损害中的监测价值。方法择取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近期内收治的38例患儿,对其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以大脑中动脉为靶血管,按照Glasgow评分对患儿进行分组,其中A组19例为脑功能正常的患儿、B组19例为脑功能损害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各项数据,并以Glasgow评分再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各参数差异。结果A、B组患儿在经颅多普勒超声各参数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功能损害患儿根据Glasgow评分分为轻中度组及重度组,组间比较,搏动指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参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功能损害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对其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可清楚的反应患儿脑血流变化情况,这对评估患儿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功能损害 多普勒超声监测 危重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次诊断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患者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较杓型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较杓型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消失可导致心室壁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血管靶器官损坏,临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结核治疗对HBV携带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66例HBV(乙肝病毒)携带肺结核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各3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分析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损害发生情况等。结果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对全部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评价对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组间的肝损害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HBV携带肺结核患者在其抗结核治疗中联合替比夫定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肝损害情况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HBV携带 抗结核治疗 肝损害
  • 简介:肺癌临床表现复杂,原因是其具有广泛转移性,首发症状常被其他临床表现所掩盖易造成误诊及漏诊.现将65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肺肿瘤 误诊 神经系统损害 肿瘤转移
  • 简介:现将1995-06~2004-05我院收治的以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结外淋巴瘤误诊2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经病理证实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诊断标准参照张之南主编[1].男12例,女8例;年龄12~80岁,中位年龄46岁.按Ann~Arbor会议分期标准:Ⅰ期5例,Ⅱ期8例,Ⅲ4例,Ⅳ期3例;高度恶性5例,中度恶性8例.低度恶性7例.免疫组化检查B细胞型淋巴瘤15例,T细胞型淋巴瘤5例.

  • 标签: 淋巴瘤/诊断 神经系统/病理学 误诊
  • 简介:目的:采用高分辨CT(HRCT)观察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组织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健康者82名,各项肺功能检查指标均正常者82名,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吸烟者46名,不吸烟者36名,对其行HRCT扫描。扫描结果由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估。结果:19.6%(9/46)吸烟者HRCT可见肺气肿表现,而非吸烟者中均未出现肺气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7%吸烟者(10/46)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样改变,而非吸烟组仅有2.8%(1/36)出现慢支样改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RCT能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肺功能正常者的肺部早期变化,如肺气肿及慢支样改变。HRCT有助于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于吸烟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高分辨CT 肺损伤 吸烟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确诊了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同时也确诊了3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对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和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不但IgG以及IgM有所提高,并且IgA也有所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IgG以及IgM和IgA均没有提高,两组患者的组织学表现也不同。结论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有助于在临床中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原发性 胆汁性 肝硬化 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实验性脑出血后会在血肿周围和相邻及远隔区域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和生理变化,特别是以上区域会发生迅速、明显的局部脑血流量下降,从而导致缺血性损害,造成大量脑组织细胞外钙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最终发生脑细胞死亡。所以,临床在早期治疗过程中,减轻缺血性损伤程度,可有效挽救或保护濒死脑组织,改善临床预后效果。以下综述实验性脑出血缺血性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为临床预防和改善这种缺血性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实验性脑出血 缺血性损害 防治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临床特点和规律。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主要分析资料,以便更好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与它发生的临床特点和规律。结果经统计结果发现,50~59岁患者的占比最高,为28.44%,静脉滴注构成比最高,为76.12%,抗感染药物构成比最高,为33.58%,同时实验室检查有存在部分异常情况。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的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意识,是防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后,及时实施对症治疗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肝细胞生长素应用在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择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我院接收确诊的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病患72例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分别对两组病患实施常规的保肝治疗与促肝细胞生长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总胆红素(TBIL)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水平上降低的程度更为明显,且肝功能的恢复率也比较高,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治疗中,选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结核药物性 肝损害 临床效果
  • 简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医疗服务市场进一步开发,将给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思想素质、业务水平、职业素质在当今整体护理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

  • 标签: 整体护理 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