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B超监控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的可行性。方法将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治疗系统设置为脉冲工作状态,调整脉冲重复频率为4Hz,辐照剂量分别为180、240、300J,每个剂量又分为4个占空比时间组(1%~4%)。PHIFU定点辐照离体牛肝组织,辐照结束后比较靶区辐照前后的声像图变化和灰度值变化,切开牛肝组织肉眼观察靶区的形态变化,重复实验10次。取靶区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组织行HE染色。结果P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靶区B超图像出现低回声区,靶区灰度差值为负值,且各剂量下所有占空比时间组灰度差的负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剂量下,占空比为1%~3%的PHIFU辐照后切开靶区组织有清亮液体流出,靶区仅见空洞,其内未见凝固性坏死;占空比为4%的PHIFU辐照后可见泥浆样液体流出。结论通过观察PHIFU辐照后的灰度值和声像图变化,可以间接指导制定治疗剂量和判断治疗效果。

  • 标签: 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 非热损伤 靶区 低回声区 灰度
  • 简介:刘延玲教授主编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思维解析》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出版,本书是作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多年工作中的经验体会的总结,从临床实际出发,将超声心动图学与心血管病基础、临床心脏病学紧密结合,有助于年轻医师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掌握正确的诊断思路,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心动图学 科学出版社 诊断思维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脏病学 思维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线间隔时间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壳式辐照离体牛肝组织的影响。方法根据线间隔时间将60个牛肝随机分为6组:2min组、4min组、6min组、8min组、10min组、12min组,每组用相同辐照剂量进行HI-FU壳式辐照同样大小的ROI的周边,对ROI内部区域不进行辐照。结果每组辐照区均形成完整封闭的凝固性坏死带。各组凝固性坏死体积依次缩小,能效因子依次增大,辐照效率依次降低。除2min组和4min组外,其余各组未见明显ROI外周组织损伤。结论随着线间隔时间缩短,坏死体积增大,能效因子减小,辐照效率增高;6min是HIFU壳式辐照离体牛肝组织的最佳线间隔时间。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壳式辐照 线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