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在颅脑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中、重度脑损伤患者30例,分为A、B、C三组;此外,50名体检正常的患者和50名自愿神经外科诊所的患者被招募为对照组D。记录后1、3、7、14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眼球后3mm处的ONSD大小通过眼眶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计算了所有受试者ONSD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后0.5h通过腰椎穿刺测量不同组的颅内压,计算平均值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评估。结果:结论:轻度、中度脑损伤患者的ONSD和颅内压无明显变化;严重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变化在损伤后的不同时间有所不同。ONSD随颅内压升高而升高。ONSD超声在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这可以反映颅内压的升高,同时也是一种无创、方便、快速和简便的颅内压评估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与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相关性。方法:对急诊科9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18岁)进行床旁ONSD超声测量,并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总分将患者分为三组,比较各组ONSD值的差异。使用ONSD≥5.0mm和ONSD≥5.3mm的阈值来确定患者的ICP是否升高,并将该方法获得的结果与临床CT评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ICP正常组30例,ONSD值为3.8~5.5 mm,平均(4.53士0.45) mm;ICP可疑升高组30例, ONSD值为4.4~6.87mm , 平均(5.68土0.64) mm ; ICP升高组30例, ONSD值为6.2~7.4 mm ,平均(6.65士0.29) mm;三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P正常组与ICP升高组之间ON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测量ONSD能够较好预测颅脑损伤患者ICP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颅内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床旁超声下视神经鞘直径(ONSD)运用于深镇静下神经重症患者颅内压水平及动态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 按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纳入的100例深镇静下神经重症患者(脑出血或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40例患者接受有创颅内压监测的同时接受床旁超声下ONSD监测作为A组,依此推导出益阳地区人群视神经鞘直径提示颅内压升高的阈值,另30例患者单纯接受床旁超声下ONSD监测作为B组,每小时测定ONSD,重复3次取平均值,以ONSD>阈值为判断颅内压升高的预警,立刻复查头颅CT,若显示神经影响学阳性结果则可判定颅内压升高;另30例患者作为C组(空白对照组),只以单侧或双侧瞳孔扩大为颅内压升高的预警,也立刻复查头颅CT,若显示神经影响学阳性结果则可判定颅内压升高;最后比较B/C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 A组阳性率72.50%,颅内压升高者平均直径0.54cm,推测益阳地区人群视神经鞘直径提示颅内压升高的阈值为0.54cm。而B组阳性率86.67%,C组93.3%,2组的阳性率接近(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存在显著差异。以28天存活作为抢救成功的标志,B组抢救成功率90.00%高于C组66.67%(P<0.05),且入住ICU时间短于C组(P<0.05)。结论 床旁超声下视神经鞘直径的评估价值较高,能够对深镇静下神经重症患者颅内压水平进行监测,每小时监测1次的频率比较合适,对比没有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病人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并缩短入住ICU时间,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压 床旁超声 神经重症 视神经鞘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