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纤维蛋白密封剂(FS)是由含有因子ⅩⅢ、纤维结合蛋白的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牛抑肽酶和氯化钙所组成,通过注射器,喷雾技术和内窥镜传送等方法供药,模拟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凝血酶作用下,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它还有粘着,咬合,支持或药物缓释等作用,由于功能众多,故,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心血管及胸外科手术止血及粘合,在肺外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和开胸术后众多,故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心血管及胸外科手术止血及粘合;在肺外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和开胸术后空气漏的预防;在肝、脾损伤和肢体末端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止血,在显微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骨科,耳科的粘合及止血,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和消化道瘘孔的封闭等都有成功的病例报导,目前,已积累140余篇文献,成为临床开发应用的热点。

  • 标签: 纤维蛋白密封剂 研制 临床应用 止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分析β-纤维蛋白原-455G/A(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对血浆Fg水平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56例健康人的β-Fg-455G/A基因多态现象,用比浊法测定g水平,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论男、女患者与对照相比,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均比同组GG基因型者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内只有A等位基因携带得随年龄增长血浆Fg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男性按吸烟及基因型情况分组,在GA基因型中,吸烟组血浆Fg水平高于不吸烟与戒烟组(P<0.05);GG基因型组吸烟与否对Fg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结论提示,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升高,并随年龄、吸烟而更加显著,提示β-Fg-455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升高,故此基因多态性可用于易感人群的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防治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正>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细胞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凝血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肿瘤有促进血管生长和激活凝血链式反应的作用,但在肾细胞癌中两条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不十分清楚。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析总计65例肾细胞癌中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肿瘤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细胞癌 肿瘤微血管密度 高表达 血管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血栓诊断中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5例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对研究组患者行以溶栓治疗,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研究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研究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小时、3天研究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栓诊断中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可以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可以对治疗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预测心血管栓塞事件、评价溶栓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脑血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蛇毒血凝酶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对蛇毒血凝酶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病例报道进行整理整理分析。结果 纳入目标文献16篇,患者28人。经系统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使用蛇毒血凝酶应重视纤维蛋白原下降,加强用药监护。

  • 标签: 蛇毒血凝酶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上颌窦瘘修复中运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上颌窦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修复)和对照组(组织瓣法修复)各2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0%)较低(P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 上颌窦瘘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血栓病人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测定的应用意义及其结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搜集的进行血浆Fg测定的42例脑血栓病人作为研究组进行研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42例常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别测定其血浆Fg,对比测定的结果。结果对两组检测者进行血浆Fg测定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值明显比研究组低,两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病人进行血浆Fg测定和血栓性疾病的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其检测结果对血栓疾病危险性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血栓 血浆纤维蛋白测定 应用意义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情况。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 2017年 4月 -2018年 5月来我院牙科诊治的病患,共有 24例,所有病患均因不同原因需要需实施排除前磨牙或者磨牙同期展开位点保存,共包含 22例磨牙与 2例前磨牙,将其分为两组, 24个软组织缺损区域,将 Bio-Oss植入拔牙窝内,于表面覆盖海奥胶原膜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二者使用的具体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牙龈软组织缺损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完成后 1周与 2周的创面愈合率,胶原膜组的平均愈合时间长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统计学有对比意义 P< 0.05;胶原膜组的 1周与 2周的平均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 P< 0.05。结论:在同等时间节点中,与海奥胶原膜富相对比,血小板纤维蛋白能够更好的促进牙龈软组织的愈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海奥胶原膜 口腔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拔牙位点保存中通过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进行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拔牙位点保存中观察组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照组则应用海奥胶原膜,比较2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牙槽骨丢失情况。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1.69±3.16)d,对照组为(17.52±3.18)d,P<0.05;施治前牙槽骨宽度及高度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牙槽骨宽度及高度均为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拔牙位点保存中通过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进行处理,能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并更好的改善牙槽骨宽度与高度。

  • 标签: 拔牙位点保存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槽骨
  • 简介: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有关,且与心血管疾病、血栓病、恶性肿瘤等有关,因而倍受临床重视。笔者通过对良性、恶性肿瘤及肿瘤转移患者的FIB检测,以了解其在肿瘤诊治方面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肿瘤 血浆纤维蛋白原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血浆纤维蛋白原表达水平与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5期)、CNKI、CBM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血浆纤维蛋白原表达水平与肾癌风险相关性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5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队列研究,共37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表达组的肾细胞癌患者在总生存率[HR=2.13,95%CI(1.74,2.61),P〈0.0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3.12,95%CI(2.19,4.44),P〈0.00001]方面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在TNM临床分期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OR=0.27,95%CI(0.13,0.55),P=0.0003],在Fuhrman病理分级G3+G4期明显高于G1+G2期[OR=0.49,95%CI(0.40,0.59),P〈0.0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表达水平在性别上无差异[OR=0.85,95%CI(0.69,1.05),P=0.1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与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以上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肾细胞癌 META分析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凝仪对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早、中、晚三个时期孕妇各 400例及非孕健康育龄妇女 400例进行 Fg测定,将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妊娠各期 Fg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妊娠各期间的测定结果也存在随孕周的增加 Fg结果逐渐增加,尤以孕晚期增加明显。结论 随着孕期的增加,孕妇 Fg逐渐增高,有利于止血,但也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孕期测定凝血指标对掌握孕妇凝血功能状况、预防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孕妇 血浆纤维蛋白原 [分类号 ] R446.11
  • 简介:摘要目标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水平,并探讨其治疗前后含量变化,观察其水平与病情分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资料。方法对102例经CT及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为检测组,100例健康体检为对照组,结果检测组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主要发生于III、IV期,而III、IV期鼻咽癌患者经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与否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与鼻咽癌病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发展预后显著相关,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及判定预后有意义的指标。

  • 标签: 鼻咽癌 血浆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血浆D-二聚体(DDIC)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和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对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健康体检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检测对于判断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纤维蛋白原之间关系。方法检测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及2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升高,间接反映病情程度;恢复期纤维蛋白浓原度仍高于对照组,提示恢复期患者仍需积极治疗。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纤维蛋白原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纤维蛋白原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临床检测时的效果。方法:自本院心血管内科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各选取30例,分别纳入冠心病组、心梗组、心绞痛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纳入对照组。采集4组受检者的静脉血,检测并比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心梗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最高(4.21±0.45)g/L,心绞痛组患者次之(4.03±0.27)g/L,冠心病组患者再次(3.68±0.24)g/L,对照组健康人群含量最低(2.28±0.16)g/L。三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值均<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含量越高,表明患者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越高,故可将纤维蛋白原作为诊断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参照。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