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掌握汉台区疟疾传播媒介按蚊种群数量和密度情况,为消除疟疾及消除后继续巩固成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7-2019年6-10月在汉台区选择3个自然村进行疟疾传播媒介按蚊调查。采用室内、外灯诱法开展传播媒介种群数量监测和室外通宵人帐诱捕法进行密度监测,对捕获的按蚊进 行形态学鉴定。结果  按蚊种群调查:2017-2019年7月连续3年在监测点的室内外通宵灯诱法捕获按蚊88只,平均密度  2.44(只/灯•夜),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形态学鉴定没有发现其他按蚊。媒介按蚊密度调查:2017-2019年6-10月连续3年在监测点室外通宵人帐诱捕法捕获中华按蚊86只,平均密度为0.24(只/帐•小时)。按蚊捕获数量最多的月份为6-9月,分别为19、27、31、9只;平均密度分别为  0.26、0.38、0.43、0.13 (只/帐.小时);10月捕获0只。按蚊活跃最高峰时间段为20:00-1:00。结论 辖区有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存在,活动高峰在6月至9月上旬之间;前半夜为活动高峰期,在室外活动时间多于室内。因此仍要继续加强 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患者并有效处置,巩固消除疟疾项目成果。

  • 标签: 疟疾 按蚊 调查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 3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分布和病原属性,为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 726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 78.1%)为主,排列在前 5位者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当前临床感染性细菌分布的重要特征是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逐渐代替传统致病菌成为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 标签: [] 临床感染 病原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