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儿腹脏娇嫩、体质较弱、免疫力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抗病能力较低,近年来随着捏脊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与治疗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疾病等方面的保健作用也逐渐得到认可。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对捏脊疗法在小儿治疗保健中的临床运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捏脊疗法 小儿保健 临床运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5-02
  • 简介:摘要在老年人的人群中,中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中风的发病率比较高,并且病死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都比较高。对于中风的后遗症,病人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都会有肢体方面的残障,对病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临床上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来治疗中风后遗症。

  • 标签: 中医康复疗法 中风后遗症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收的200例痔疮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A纽和B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痔疮套扎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和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组患者不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其肛周水肿、出血的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B组。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8.0%,远远高于B组(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痔疮具有恢复时间短、临床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具有明显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痔疮 中药熏洗 地奥司明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3年3~10月间门诊确诊为弱视的51例(73眼)患儿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每周复诊记录视力,3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患儿均治疗1~2个疗程。结果:本组51例(73眼)患儿,治愈66眼(90.41%),进步6眼(8.22%),无效1眼(1.37%)。其中轻度弱视患儿治愈29眼,治愈率96.67%,明显优于中度弱视、重度弱视组患儿;其中3~6岁患儿治愈47眼,治愈率达95.92%,明显优于7~10岁组、11~13岁组患儿。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儿童弱视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办法。

  • 标签: 儿童弱视 综合疗法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开放疗法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的36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完善检查后,行早期复苏,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开腹清创,一期手术行腹腔开放疗法,腹腔感染控制后于14d内行二期关闭腹腔术.术中吸取腹腔内脓液行细菌培养.术后予以抗休克、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3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一期和二期手术,二期术后因感染性休克和MODS死亡6例,治愈出院30例,其中行2次手术8例.两期手术时间为(157±26)min,术中出血量为(230±64)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4±7)h,术后住院时间为(16±5)d.所有患者成功行腹腔脓液细菌培养,共分离出菌株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革兰阳性菌17株,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等抗生素.3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随访期间,6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例患者发生腹壁切口疝,均经肠粘连松解术或切口疝修补术治疗后痊愈.其余22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能够耐受手术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采用腹腔开放疗法早期开腹清创疗效确切.

  • 标签: 腹腔感染 腹腔开放 清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ICU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的84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结合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间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重症患者病情加重者1例,对照组重症患者病情加重者4例;观察组并发症3例(7.14%),对照组并发症7例(1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ICU中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ICU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1-01ICU
  • 简介: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120例溃疡性结肠炎并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SDS、HAMD评分均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满足患者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焦虑抑郁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30%~40%[1]。吞咽障碍易使患者发生进食困难、呛咳、导致其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者甚至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低频电刺激疗法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首先开始将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用于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PWS)的治疗。PDT由两大重要因素构成:光敏剂、激发光源。光动力学疗法通过直接杀伤细胞,破坏病灶血管,引发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等来发挥作用。因其对靶组织具有高敏感性,可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PDT主要用于皮肤外生性疾病和眼、鼻腔、口腔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内肿瘤的治疗。本文就PDT在治疗葡萄酒色斑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光动力学疗法 葡萄酒色斑 光敏剂 激发光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骨质增生症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采用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与临床疗效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活动痛、扣押痛均有明显改善,评分远小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腰椎活动度、活动痛、扣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有效率为94.0%,后者大于前者,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腰椎增生症时采用运动疗法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运动疗法 腰椎骨质增生症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7-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住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20例)和对照组(D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比较一疗程后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治疗一疗程后,G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D组。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G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D组。结论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辅以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配合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期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雾化吸入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由于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负性情绪的发生。本次研究对于这一类患者,在使用合适药物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偏头痛患者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急性期 神经血管性头痛 发病机制
  • 简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但若使用不当则不仅可能造成院内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对此,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选择范围及给药方法等作了明确规定,并不断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整治。

  • 标签: I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改善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心理护理,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偏头痛 负性情绪 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三联疗法(洛赛克+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推行新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68.4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新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溃疡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