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稀土作业矽肺患者进行了临床及免疫学检查。结果表明,稀土矽肺组、矽肺组和稀土组皮肤搔痒、脱发和皮肤干燥高于对照组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稀土矽肺组毛囊炎、痤疮也显著高于矽肺组和对照组(P<0.05).细胞免疫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体液免疫稀土矽肺组IgG、lgM显著低于矽肺组(P<0.05),表明稀土对矽肺患者可引起皮肤损伤。体液免疫指标可能与皮肤损伤有关。

  • 标签: 稀土 稀土矽肺 皮肤损伤
  • 简介:1923年Smith—Petersen采用玻璃制成杯状植于髋臼与股骨头之间,产生了首例髋关节表面成形术。50年代早期Charnley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一聚四氟乙烯树脂为关节界面施行了第~例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此后先后出现各种改良及创新的假体,但均因假体材料抗磨损性能差,磨屑颗粒诱导的骨溶解以及高松动率使得第一代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被放弃。

  • 标签: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髋关节表面成形术 聚四氟乙烯 表面置换假体 假体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金属金属(MOM)混合固定型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RA)的近期疗效,分析手术技术要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对52例(5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MOM-HRA。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6~65岁,平均42.6岁。手术方法按照K.De.Smet标准方法进行,术后对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和X线片进行随访。结果失访7例(8髋),45例(5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12~54个月)。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7.0±1.2)分,术后22个月平均(93.0±1.0)分;术前屈髋度平均(25.3±1.6)°,术后22个月平均(105.0±1.8)°;术前外展度平均(18.8±0.8)°,术后22个月平均(40.6±1.0)°。评价:46髋优,3髋良,1髋差。无股骨颈骨折,无松动,无脱位,无感染,无翻修,1例异位骨化BrookerⅢ型。结论HRA具有保留股骨头骨量、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快、近期结果好等优点,对于获得优良的术后结果,严格的患者选择和精确的手术技术至关重要。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头 表面置换
  • 简介:随着金属-金属(MoM)假体的广泛应用,其副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MoM假体在机械磨损和生物环境侵蚀等因素作用下产生钴铬颗粒。本文对影响MoM假体磨损的因素,钴铬颗粒的特性、全身传播及代谢、细胞毒性、基因毒性及免疫相关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Co^2+的解毒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毒性 钴铬颗粒 解毒 边缘负载
  • 简介:摘要混合痔术后出血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较为常见,且出血情况严重,后果不容小视。原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手术后24小时内,继发性出血大多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脱线期本文对我院8例混合痔术后出血的护理做初步探讨。

  • 标签: 混合痔 术后大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混合痔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全面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护理满意度(91.67%)高于对照组(78.33%),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接受全面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混合痔 临床护理 全面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混合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局部团块,可引起出血、脱垂、疼痛和嵌顿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致使病程延长,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做好混合痔术后护理,减少术后的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混合痔 术后护理
  • 简介:患者女性,50岁,退休职工。因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2月,加重伴下腹坠胀、疼痛7天入院。妇检:宫颈肥大,触之易出血。宫体平位,子宫增大,质硬,光滑,活动差,压痛。月经史:绝经1年,近2月来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伴有血块样物流出。临床初诊: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性子宫出血。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表面光滑。病理检查:全切子宫,

  • 标签: 子宫肿瘤 诊断
  • 简介:背景:近来,随着改进型金属金属关节假体的出现,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发展成为一种可行的关节成形术式。然而,这种术式是否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尚存争议,因为这类患者股骨侧假体是用骨水泥固定于坏死的股骨头表面。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金属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并将本组结果与诊断为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比较。方法:对42个股骨头骨坏死的髋关节行金属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根据年龄、性别、术者和手术入路,选择42个同样进行金属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性髋作为对照。在骨坏死组,男25例,女11例;在骨关节炎组,男28例,女1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42岁。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41个月。结果:两组临床结果相似,骨坏死组,效果优或良39髋(93%);骨关节炎组,效果优或良41髋(98%)。两组各有2例失败而行标准的全髋关节成形术。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相似。结论:对于活动量大的骨坏死患者进行金属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短期随访可获得与骨关节炎患者相似的优良效果。我们期待长期随访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髋关节成形术 表面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股骨头坏死 骨坏死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去金属伪影技术在骨科金属植入物术后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对24例骨科金属植入物患者进行CT检查,分别进行常规FBP技术和MAC技术,并就检查中去金属伪影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种不同图像技术处理后,MAC技术在SD评分、CNR评分以及SNR评分上均显著优于FBP技术,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图像技术处理后,MAC技术的主观评分不仅在组成上显著优于FBP技术,而且其平均分也显著高于FBP技术,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CT检查中通过应用去金属伪影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检查图像的质量。

  • 标签: 去金属伪影技术 骨科 金属植入物 CT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混合痔手术患者共8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罗哌卡因和曲安奈德,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亚甲蓝,将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4.7±1.3)分、(4.0±1.8)分和(3.5±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1.0)分、(4.8±1.1)分和(4.1±0.9)分,T=4.627,T=2.399,T=3.328,P均=0.000。结论在混合痔患者手术后,亚甲蓝能够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作者: 梁海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梁海峰山东东营人民医院山东东营257000作者简介:梁海峰,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07,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利津县:学历:大学;学位学士,研究方向:普通外科,肛肠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肛瘘合并混合痔同期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100例肛瘘合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肛瘘同期手术与单行肛瘘手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是74%,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是2%,对照组是16%,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是8%,对照组是6%,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肛瘘合并混合痔的同期手术效果较为理想.关键词肛瘘;混合痔;同期手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86-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术后出血是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较为常见,且出血情况严重,后果不容小视。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对混合痔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处理做出分析和总结。

  • 标签: 混合痔术后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构建稳定的载药小粒径胶束,以递送抗肿瘤药物Asulacrine。通过单因素优化制备ASL混合胶束。结果表明,利用DSPE-PEG和TPGS(11,w/w),药脂比为112(ww)制备的胶束,其最佳的包封率>85%和体外PBS释放6h释放约55%,在4℃放置30天药物泄露率小于5%,稳定性良好。

  • 标签: ASL DSPE-PEG TPGS NaC 混合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