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侧肺在无呼吸性气流通气时对单肺通气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实验组24例。实验组在OLV(单肺通气)期间,术侧肺持续接受5L/min的氧气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分别在OLV前1min(T1)、OLV结束后3min(T2)、33min(T3)这三个时间点采集患者的颈内静脉血5ml,用以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核转录因子-kB(NF-kB)、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以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浓度。在T3时间点,对术侧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以检测灌洗液中sICAM-1、NF-kB、IL-6、IL-10和SP-A的浓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在T3时间点的血清NF-kB、IL-6和SP-A浓度显著降低(P<0.05),IL-10浓度则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在T3时间点的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NF-kB、sICAM1和IL-6的浓度也显著降低(P<0.05),SP-A和IL-10的浓度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OLV期间,对术侧肺进行5L/min氧气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可以有效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并减轻术侧肺的损伤。

  • 标签: 单肺通气 无呼吸性气流通气 炎症反应 支气管肺泡灌洗
  • 简介:摘要 目的 减少咽拭子采集过程中病毒飞沫对医务人员面部的污染。方法 对普通病房空气流向进行监测 结果 患者无论是卧位是坐位还是站立,采集者的位置是与患者相对且头稍移向左或右,并与床头或床尾平行或与患者分别站立于门的两侧最安全,受正面的污染最少。结论 采集 1600多份咽拭子,无 1例感染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儿童肺功能检测仪对毛细支气炎患儿及对照组婴儿进行呼吸频率(BF)、到达呼气峰值的呼出量与总呼气量之比(VPEF/VE)、从开始呼气至达到最大呼气流速时间与总呼气时间之比(TPEF/TE)、呼出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与呼气峰流速之比(50%PE)、呼出75%时呼出流速与呼气峰流速之比(25%PF)等参数的检测,并描记潮气流速容量环(TFV环)。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与对照组相比,VPEF/VE、TPEF/TE、50%PF、25%PF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TFV环形状也有明显区别。结论VHEF/VE、TPEF/TE、50%PF、25%PF及TFV环可作为评价婴幼儿气道阻塞程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婴儿 毛细支气管炎 潮气呼吸 潮气流速容量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呼气流速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应用特布他林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呼气流速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E、PEF、RQ、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呼气流速,与单用布地奈德相比更具优势。

  • 标签: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哮喘 呼气流速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观察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影像及肺功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变部位不同观察组又分为气管狭窄组、支气管狭窄组各20例;其中恶性狭窄38例,气道狭窄程度〉50%者30例,腔外型狭窄为20例,弥漫型狭窄22例,偏心性狭窄37例。应用螺旋CT机采集感兴趣区DICOM数据,利用医学影像3D重建软件建立气道几何模型;将肺功能数据施加到几何模型出入口边界后,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气道气流动力学模拟,记录感兴趣区气流动力学截面积、流速、体积流量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参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气流动力学研究模型成功建立。气管、支气管狭窄组狭窄处流速分别为(1764±1484)cm/s、(156±57)cm/s,流量分别为(1565±963)mL/s、(310±99)mL/s,均高于同组气管、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P〈0.05或P〈0.01);支气管狭窄组患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为(82±35)cm/s及(79±32)mL/s,分别小于健侧支气管入口流速(211±83)cm/s及流量(184±68)mL/s(P值均〈0.01);在15例偏心性气管狭窄患者中,和原发病变同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分别为(464±246)cm/s及(526±283)mL/s,高于病变对侧支气管入口流速(308±209)cm/s及流量(359±255)mL/s(P值均〈0.05)。对照组气管及双侧支气管入口分别与气管、支气管中段流速及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存在着一定的病理性改变。气管狭窄引起狭窄处气体流速、流量增加,且偏心性狭窄影响两侧支气管气流;支气管狭窄则引起患侧进入气流减少。计算机气流

  • 标签: 气管狭窄 肺功能试验 肺量测定法 计算机模拟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