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微生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对策的探讨,以期提高微生检验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医学微生微生的一个分支,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针对学科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靠性强、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我们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卫生微生检验是卫生检验检疫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很强。而卫生检验检疫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不够成熟,这给卫生微生检验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根据新专业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课程特点,摸索出适合卫生微生检验教学的方法,有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 标签: 卫生检验检疫专业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
  • 简介:摘要《医学微生》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生物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其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的一门科学。属医学基础课,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笔者通过对缅甸留学生班的情分析。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缅甸留学生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微生检验中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0例高危微生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检测技术和分子诊断技术微生感染情况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中感染分布情况和检出率,并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版本检验数据差异。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中感染分布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分子诊断技术对于感染患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检测技术(P<0.05)。结论在高危微生感染病例中采用分子诊断技术进行临床微生检验检出率更高,推测对病情评估和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也更理想。

  • 标签: 分子诊断技术 微生物学 高危微生物感染 检出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和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检验。 方法 本疾控中心从 2009 年 1 月到 2020 年 1 月期间检出 43 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本进行观察分析,对这 43 份的粪便、肛拭子、剩余食物和呕吐物标本进行微生的检测。 结果 从病原菌的检测结果来看,检测出病原菌最多的是粪便,其次是肛拭子和呕吐物,然后是剩余食物;从微生的细菌检测结果来看,最多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一共有 30 例,其次是沙门氏菌,有 7 例,然后志贺菌,有 4 例,聚团肠杆菌有 2 例。 结论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微生病原检测,能够更加精准的了解患者中毒致病菌,给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值得进行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细菌性食物 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感染检测中临床微生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中心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4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微生检验进行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感染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临床微生检验干预感染检测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准确的对感染病症进行辨别,而且方便了患者的及时就诊并且对患者的用药存在科学依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染菌株的数量和概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感染检测 控制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学微生检验与临床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医学微生检验的病例200份,以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科室要求、样本内容与不合格原因对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依照医学微生检验与临床的相关理论开展诊断与治疗工作,所收到的实验效果符合预期。结论经调查研究发现,加强临床沟通与交流对于改善医学微生检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具体的诊断与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与技术支持。

  • 标签: 重要性分析 临床 微生物学检测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及微生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实验室 11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食用过的食品、呕吐物、肛拭进行检验,同时对 4名中毒事件厨师进行手试子检验,对 4个中毒事件食品操作间进行采样检查,调查中毒原因。结果:在 11起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样品中检验出 6株细菌、在呕吐物中检验出 4株细菌、在厨具中检验出 3株细菌、手试子检验出 3株细菌、肛拭中检验出 4株细菌,共 20株细菌。细菌种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所占比例最高( 36.4%),其次为沙门菌,而后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结论:微生检验能够明确细菌感染具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检验;原因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and the result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11 cases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the laborator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food, vomit and anal swab were tested. At the same time, four cooks were tested by hand test. Four food operation rooms were sampled and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poisoning. Results: Six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11 food samples causing food poisoning, four bacteria in vomitus, three bacteria in kitchen utensils, three bacteria in hand test, four bacteria in anal swab, a total of 20 bacteria. The propor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as the highest (36.4%), followed by Salmonella, followed by Bacillus ce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Conclusion: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identify the specific type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开发大脑潜能的图解工具,它运用人体大脑皮层的智能,在学习、工作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目前,思维导图已广泛被医学院校教师应用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从而层次清晰的展现出本节段的教学内容。在《微生与免疫》课程的微生部分中,其细菌各论章节呈现出知识点繁琐复杂、容易混淆、复习困难的特点。为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文在讲授完细菌各论中《化脓性细菌》、《肠道感染细菌》两个章节后,布置绘制相关章节的思维导图作业,对思维导图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课后整理与记忆课堂所学知识要点作出初步探讨。

  • 标签: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思维导图 立体知识互联网
  • 简介:目的将WebQuest教学模式引入临床微生检验教学中,提高临床微生检验的教学质量.方法由教师与学生共建WebQuest模块,建立临床微生检验网站、多媒体素材库,学生利用WebQuest学习临床微生检验理论知识.结果学生通过WebQuest教学法不仅能扎实地掌握临床微生检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紧密追踪本专业的前沿进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在临床微生检验课程中开展WebQuest教学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为临床微生检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 标签: WebQuest教学法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微生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在调查食源性疾病中的64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研究组患者的粪便、呕吐物以及肛拭子进行微生检验,了解其食物中毒的具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微生检验中粪便检出率较高,肛拭子与呕吐物检出率略低与粪便检出率;在研究组患者的致病菌种筛查中,副溶血性弧菌22例,中毒中致泻性大肠细菌14例,沙门菌9例,蜡样芽胞杆菌7例,变形杆菌4例,金色葡萄球菌2例,不明原因6例。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接受微生检验有利于了解患者中毒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后续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能帮助了解食物中毒中常见菌种,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指导,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结果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检验。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哨点医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食源疾病患者,共10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粪便、呕吐物进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等病原菌检查。结果在参与研究的105例细菌性中毒患者中,引起致泻原因有14例为致泻大肠埃希菌、有1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7例为变形杆菌、有33例为副溶血性弧菌、有6例为沙门菌、有15例为志贺菌、有9例为蜡样芽孢杆菌;且在通过粪便、呕吐物以及肛拭子等不同方式进行病原菌检测时,粪便的检出率为47.62%,呕吐物的检出率为21.90%,肛拭子的检出率为30.48%,粪便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通过微生检验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检出引起细菌性食源疾病的病原菌,提示某一地域食品中潜在的食品风险,为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利的保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细菌性 食源疾病 微生物学 检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临床微生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时间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样本选取住院感染者300例,按照红绿双色球分组方式进行组间划分,1组2组(n=150),同时将微生检验及抗感染治疗实施于1组,常规治疗实施于2组,而后对两组感染情况及程度作出比较分析,做全情阐述。结果:研究发现:1组感染率显低2组,均体现在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三方面。结论:微生检验的实施应用,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影响价值卓越,可有效降低细菌感染风险,感染程度,值得推崇。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医院感染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临床微生检验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治疗的医院感染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中不对感染细菌进行检验,实验组中使用临床微生检验。结果:两组的感染程度相比(P<0.05)。经过检测分析得到出60株细菌,其中最多的来自伤口的分泌物,其次来自患者的血液、呼吸道、尿道、胆汁以及腹腔引流液。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8.33%,变形杆菌占11.6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00%,沙雷菌属占10.00%。结论:在医院感染监测中应用临床微生检测,可以检测出细菌种类,可以为医生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医院感染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