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进行随机双盲实验,观察吗啡联合帕瑞昔钠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丹西酮对镇痛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80名ASAI~Ⅲ级的老年患者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为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A组硬膜外2mg吗啡,同时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钠;B组硬膜外2mg吗啡,同时静脉注射40rag帕瑞昔钠和8mg丹西酮。分别于术后4、6、24小时专人随访,评定疼痛标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记录不良反应病例数,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延迟性呼吸抑制等。结果两组镇痛均为优(≤3分),各时点组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病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两组均无延迟性呼吸抑制发生。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钠和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同时注射丹西酮可以降低两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恩丹西酮 术后镇痛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导医服务的管理与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及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病例资料,实施门诊导医服务管理前病例数据为2015年1至12月,实施门诊导医服务管理后病例数据为2016年1月至12月,比较门诊导医服务管理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我院门诊导医服务管理和实践,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门诊导医服务管理实施前,且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导医服务管理和实践的不断加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医德与医风的建设和发展。

  • 标签: 门诊导医 服务管理 实践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肠克罗病采取CT进行诊断的具体方法和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肠克罗病患者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肠克罗病患者全部通过内窥镜手术病理获得证实,100例肠克罗病患者通过随机法加以分组,两组肠克罗病患者全部接受64排螺旋CT机检查,其中50例肠克罗病患者接受平面重建技术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肠克罗病患者接受三维重建技术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肠克罗病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肠克罗病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肠克罗病患者在肠系膜病变各项检出情况以及肠壁炎性层厚累及其他病变情况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肠克罗病患者,为其提供128层螺旋CT检查,可以清楚观察患者病变情况,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肠克罗恩病 CT诊断 影像特征
  • 简介:克罗病(Crohn’s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患,多为节段性病变,好发于末端回肠和结肠,且可累及口腔到肛门各消化道部位。在急性期可以发生出血与穿孔,在慢性期因肠管的狭窄导致肠梗阻或脏器的内瘘而需要外科治疗。由于克罗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诊断较为困难。基层医院常常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导致误诊、误治。本次研究对收治的17例克罗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克罗恩病 诊治分析 肉芽肿性 慢性炎性 末端回肠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奈德联合特他林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共60例,将其平均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地奈德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地奈德+特他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奈德联合特他林用于治疗慢阻肺患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布他林 慢阻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为保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方法选择我院所负责管理辖区内流动人口聚集区域中100名流动儿童为研究主体对象,100名流动儿童家属统一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国家计划免疫标准评估预防接种证落实情况。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出生地点、儿童家庭经济水平及儿童家长文化程度等。结论由于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属于免疫规划领域中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开展计划免疫宣传教育,尤其是对于经济低收入及文化程度低的流动人口进行宣传教育能大大增强其参与计划免疫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 标签: 流动儿童计划 免疫接种 因素分析
  • 简介:本站1999年引进自动加样系统及温控酶标仪用于ALT的测定,由于酶标仪测定ALT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笔者对酶标仪初筛ALT升高的标本用氏法复查对照,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ALT升高 赖氏法 酶标仪 速率法 初筛 加样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克罗病合并肛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33例克罗病合并肛瘘或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克罗病合并肛瘘的活动程度及病变范围,本研究采用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外科联合内科治疗。外科治疗方式包括肛瘘挂线术、肛瘘切除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以及肠造口术。针对克罗病患者肠道病变选用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TNF单克隆抗体等药物进行内科治疗。治疗后采用门诊治疗和电话方式随访至2012年8月。术前及术后克罗病活动指数(CDAI)、肛周克罗病活动指数(PDA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33例患者中,22例行外科联合内科治疗,7例行单纯外科治疗,4例行单纯内科治疗。首次治疗后18例患者肛瘘瘘口愈合(其中3例行单纯内科治疗),愈合时间为(3.2±2.6)个月(1~12个月),其中8例瘘管减少、症状改善;4例瘘口持续未闭;6例出现肛瘘复发或再发,复发或再发时间为首次治疗后(35±56)个月(5~148个月)。33例患者术前CDAI和PDAI评分分别为(166±100)分(7—361分)和(9.2±2.6)分(5~16)分,经治疗后(包括手术及药物治疗)CDAI和PDAI评分分别为(83±53)分(0—212分)和(2.7±3.1)分(0—11分),患者治疗前后CDAI和PD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8.92,P〈0.05)。12例首次治疗肛瘘未愈合患者再次治疗后,3例愈合,9例未愈合。6例患者出现复发或再发,其中5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4例愈合、1例症状改善),1例仅接受内科治疗瘘口未愈合。直至随访结束,30例患者中20例肛瘘愈合,10例肛瘘未愈合。结论目前尚无统一的克罗病合并肛瘘治疗标准,外科联合内科治疗克罗病合并肛瘘疗效

  • 标签: 克罗恩病 肛瘘 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滴注氨匹林治疗发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发热患者99例作为观察对象(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常规组49例发热患者实施安痛定肌内注射治疗,给予治疗组50例发热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氨匹林治疗,对比两组发热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热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发热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氨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快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体温。

  • 标签: 静脉滴注 赖氨匹林 发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护士工作压力量表、亚健康状态自评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导致手术室护士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等,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其亚健康状况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过大是导致其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积极的采取措施对手术室护士的压力进行降低,这对于护理健康状况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地奈德联合特他林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 具体分析研究 2016 年 9 月到 2018 年 9 月在我院 儿科门诊就诊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 84 例 , 通过双盲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 42 例患者进入普通组,另外 42 例患者进入实验组。 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都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在此条件下 普通组 每天进行地奈德混悬液的吸入治疗 , 在 普通组 的条件下 ,实验组 的患儿通过硫酸特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 对两组患儿在临床症状缓解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 :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的发现 实验组 当中患儿的总有效率超过 普通组 ;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 、 缓解时间可以发现, 实验组 当中患儿在胸闷 、 咳嗽等症状缓解的时间方面与 普通组 相比明显较低 ; 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实验组 明显比 普通组 低 。 结论 : 地奈德联合特他林对小儿支气管患哮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让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并且对不良反应的复发率和发生率进行控制 ,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小儿支气管哮喘 特布他林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奈德、硫酸特他林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奈德、硫酸特他林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和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施行地奈德、硫酸特他林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肺炎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目的是对特他林以及地奈德两者联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测。方法随机的将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在治疗方法方面第一组对照组主要使用例如祛痰和平喘以及吸氧和抗炎这一类普通的治疗方法。而第二组观察组则要在对照组所使用的普通方法上再加入上述所说的新的两者联合雾化治疗方法。然后将他们同时都用各自的方法进行治疗两周。治疗以后再对他们的治疗效果以及动脉血气进行比较。结果在对此病进行治疗后的有效率上第一组明显低于第二组,血氧分压也是明显低于第二组的,而明显高于第二组的则是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特他林联合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效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特他林联合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56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他林联合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与对照组患者(75.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哮鸣音等症状的改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应用特他林联合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重症哮喘
  • 简介:剖腹产术后镇痛不同于其它腹部手术后镇痛,除充分镇痛外,还应考虑镇痛药物对子宫收缩影响。虽然硬膜外应用吗啡类镇痛药较其它途径应用吗啡类镇痛药量小,镇痛时间长的优点,但仍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反应。为此,作者探讨托啡诺用于剖腹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

  • 标签: 术后硬膜外镇痛 布托啡诺 布比卡因 剖宫产 手术后镇痛 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小儿哮喘患儿采用特他林结合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方式将本院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诊治的小儿哮喘患儿86例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特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短,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采用特他林结合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奈德联合特他林应用于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确诊为儿童哮喘患儿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1:1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特他林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他林治疗方法,两组给药方式均为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儿童哮喘患儿选择特他林联合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突出,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康复。

  • 标签: 儿童哮喘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