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增生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和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增生治疗的男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病例。对照组的患者自入院开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男性乳腺增生换则会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降低其抑郁和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男性 乳腺增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患。目前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确切,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耿开仪主任应用疏肝活血汤剂联合外科小金丹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干预当中,将药物治疗与综合护理相结合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药物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需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干预,在给予其药物治疗的同时让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模式值得应用。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药物 综合护理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保守治疗、日常护理及预防保健。方法对我院2017.07---2018.01期间的50例患者,并对此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手术。结论做好前列腺的护理保健十分重要。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治疗 护理 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本社区门诊的乳腺增生病人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门诊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病人在门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两组乳腺增生病人的心理状况、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增生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极其重要,不仅可以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提高相应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增生病人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对乳腺增生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认知水平的影响研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的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共选择了 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 32例)和对照组( 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式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以及接受护理后的认知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通过护理之后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了解疾病程度是 (80.32±2.24)分,相比较对照组的 (75.21±1.96)分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P增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不但可以使得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知识,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目前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缓解,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增生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近些年我国医疗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群众对医院的意见却越来越大,除了较高的治疗费用之外,护理对医院的影响也非常大。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优质护理在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接诊的乳腺增生患者 64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 32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均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认知程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增生患者开展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还能够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这对促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增生 认知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1月间收治的 57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 57例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我院积极的治疗以后近期治愈率和明显好转,治愈率达 87%,其中有 8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后,无明显效果。结论乳腺增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但要注意适应症,必须要排除乳腺癌等疾病,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乳腺增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期妇女最为常见的乳腺疾患,主要是以女性乳房出现肿块和胀痛,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加重或减轻,周期性乳房胀痛为主要特征的乳腺疾病,常伴有月经不调、情绪异常等不适症状。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癖的范畴,该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 75%,好发于青春期以后任何年龄的妇女,尤以 25-40岁中年妇女最为多见,本病是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细胞以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临床治疗过程中,单纯使用中药治疗包块消失显效慢,而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包块虽然消失显效快,但不良反应大,用药时间受限。为此,本文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女性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结合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5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 57例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57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所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 30岁以下 10例, 30-40岁 29例, 40岁以上 18例。单侧发生者 39例,双侧发生者 14例;病程最短 7天,最长 2年。 1.2治疗方法:辨证与中药:根据证候分两型:①肝郁痰凝型:乳房胀痛,触摸有块,形如枣核,大如鸡卵。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肿胀不适,经后减轻。心烦易怒,情绪急燥。乳痛时轻时重,触痛, 50%有结节,部分病人乳头溢液,色清。舌苔薄白:脉弦滑。方剂组成:瓜蒌、青皮各 30g,柴胡、当归、枳壳、川楝子、元胡、大贝各 15g,香附、夏枯草、郁金、昆布、海藻、乳香各 25g,牡蛎 20g。乳香、牡蛎为粉,其他提取浓缩后制成冲剂。②冲任失调型:乳房肿块,呈不规则的团块,多见于中年妇女,伴腰酸乏力,神疲卷怠,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细。方剂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瓜蒌、夏枯草各 20g,当归、白芍、茯苓、柴胡、郁金各 15g。熟地、山萸肉为粉,其他提取浓缩后合成丹剂。连服 20天为 1个疗程,如肿块没有完全消退则继续服用 1个疗程。西药:每日早晚各服维生素 E50mg,疗程与中药同。 2结果 57例中服药 1个疗程后有 21例 (36.8% )肿块完全消退,乳房胀痛消除,为近期治愈。有 28例 (49.1% )肿块明显减小,乳房胀痛基本消除,为明显好转。有 6例 (11% )肿块变化不大,但胀痛基本消除,为有效。还有 2例 (3.5% )治疗前后无变化,为无效。未治愈 36例患者继续服第 2个疗程后,近期治愈 18例,好转 10例,有效 6例,无效 2例。最后结果:近期治愈和明显好转者 45例( 85%),余 8例无明显效果,建议密切随访,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 3讨论 乳腺增生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卵巢失调有关,可能还与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增加有关。中医认为,肝脾二经气郁结滞以致充任不调,气滞痰凝而成乳癖,故采用疏肝理气、调理任冲、化痰消坚。维生素 E能使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增加,从而调节性腺机能,促使卵泡成熟、黄体细胞增大并抑制孕酮在体内氧化,增加孕酮作用,纠正内分泌紊乱,达到治疗目的。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 25~ 40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在我国,乳腺增生病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 2~ 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混淆。突出的表现有乳房胀痛和乳内肿块。①乳房胀痛:常见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病程为 2个月至数年不等,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点,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必须注意的是,乳痛的周期性虽是本病的典型表现,但缺乏此特征者并不能否定病变的存在。②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检查时可触及肿块呈节结构,大小不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症型及其临床表现可分为:①肝郁气滞型:月经先期或行经期乳房肿痛,随喜怒消失,一侧或双侧可扪及大小不等的串珠状结节,肿块多为绿豆大小结节,或成粗条索状。质韧不坚硬,按之可动,不与深部组织粘连,境界不清,月经周期不足,经量较多,胸闷嗳气,精神抑郁,心烦易怒。②冲任不调型:乳房有肿块,经前或经期疼痛加重,经行后减轻或消失,经期多后延,经痛不剧,经量少,身倦无力,腰酸肢冷,少腹畏寒,日久失治者,少数可发生癌变。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随访,一旦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侧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癌处理。此外,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藉以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 本病早期治疗为宜,若 2个月无效甚至肿块快速增大有恶变倾向者建议手术治疗。本病是否为癌前病变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发展成恶性肿瘤,约为 2%~ 3%。本组目前还未发现恶变者,其原因可能是病程较短。此外,有 15%的患者有乳头溢液,少数为血性,应注意与癌同存,要引起足够重视。有条件者要做激素、热图象、乳腺钼靶检查,必要时行组织细胞学活检以排除乳癌。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经验。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45例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组)23例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组)22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32,P〉0.05)。PKEP组切除前列腺组织较PKRP组更多(t=3.462,P〈0.01),且术中出血量减少(t=5.395,P〈0.01),且PKEP组未出现穿孔发生。随访3个月两组IPSS及QOL明显下降,残余尿明显减少。PKEP组IPSS及QOL显著低于PK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5;t=2.761,P〈0.01)。两组PVR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PKRP相比,PKEP可切除更多前列腺增生组织,术中出血少,手术更安全。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鼻胃镜下镜胃、食管息肉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鼻胃镜下胃息肉治疗及1里食管息肉治疗患者资料。结果治疗30例共48粒息肉,活检钳或圈套一次性完整摘除46粒,另2粒需要分次切除。术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感4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无胃出血、胃穿孔发生。结论经鼻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治疗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无需静脉麻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鼻胃镜 高频电切 电凝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选择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选择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身体条件,促进其尽快康复,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比组患者实施中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二组患者都进行对症护理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变化等方面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逐渐显示为96.68%,对比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示为86.65%,两组对比处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之后患者的乳房肿块和疼痛情况等都出现缓解(P<0.05),对比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的呢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症状和体征等方面的缓解情况明显对比对比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艾灸配合中药的治疗方式对乳腺增生患者加以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的方式加以辅助处理,促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有效缓解,同时促使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有效提升。

  • 标签: 艾灸 中药 乳腺增生 临床效果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DSA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CT和DSA资料,共5例患者,对患者进行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使用双臂DSA进行肝动脉造影检查。分析CT和DSA检查结果特征。结果CT平扫时影像密度略低,CT值为62-69Hu,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强化明显(CT值为110-113Hu),强化程度不均,病灶影像呈条状或者放射状。门脉期密度改变(CT值为95-141Hu)。延迟扫描可见阴影低密度,强化。DSA显示均由肝动脉供血,表现为血供丰富的特点。动脉期肝动脉显示粗、曲状,规则分布,放射状,无血湖。实质期病灶染色均匀,中心呈放射状,无分隔阴影,边界清晰。静脉期病灶染色均匀,延迟排空明显,引流静脉阴影清晰,无动静脉瘘。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DSA表现特征明显,二者联合检查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建议采取MRI或者核素检查辅助诊断。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CT检查 DSA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月10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实施同期手术。分析比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效果;手术康复的指标;施术前后患者前列腺症状国际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施术过程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前列腺症状国际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和术前比较显著改善,P<0.05。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手术康复的指标中手术后住院时间是7.62±2.01d。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施术过程和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是6(6.00),其中,有2例发热,有2例感染和2例出血。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行同期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同期手术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微创手术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78例,将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9例参照组与39例研究组,参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微创手术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强化手术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促进康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微创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术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进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54±4.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5±4.85)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前列腺增生电切术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患者,给予参照组患者戊酸雌二醇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PBAC评分,分析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PBAC评分在统计学上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效果显著,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醋酸甲羟孕酮 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 效果
  • 简介: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损伤蝶骨导致尿崩症表现比较典型,有反复皮疹病史,出现尿崩伴有发热,提示可能存在中枢神经损伤。常规治疗尿崩症状仍然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采用卡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标准方案治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7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35例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6%,远低于对照组的17.14%;且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以此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微创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者选择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11 至 2018-01 我院进行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人 256 例,其中 128 例选择开放手术治疗作为 A 组,另 128 例以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作为 B 组,对比不同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A 组患者的治疗平均时长、切除前列腺重量等都与 B 组有差异,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A 组的 IPSS 评分、 QOLS 评分等都与 B 组相比不存在区别,以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病人,开放手术治疗效果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效果相当,同时用时更短,在临床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