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崩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纳入 2017年 3月 -2019年 11月我院收治的 10例崩漏患者,给予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比较前后治疗效果。结果:有效。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崩漏的临床作用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艾灸 崩漏 临床作用
  • 简介:[摘 要]变应性鼻炎病势缠绵,经久难愈,西医无特效根治疗法,且副作用较明显。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对症下药,常常能取得满意疗效。本文记述了鼻鼽(肾阳不足型)的针刺、艾灸治疗方案,在临床运用中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肾阳不足 艾灸 关元 肾俞 涌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医数载,略有所得,略有所悟。中医之悟,在于熟读经典,继而在临床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余虽阅览经典不多,但是临证时却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时有亲朋好友困于所疾,延予求治,虽能力尚不足以解诸疾,但必竭力而治之。谨载腰痛治一则,其中辨证之得与失者,与同道共享。

  • 标签: 腰痛 肾虚湿热 辨证论治 四诊合参
  • 简介:倒经,亦称逆经或经行吐衄。李时枕说:女子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倒经的发病,多在月经周期之前2~3d,或经行初期出现有规律的衄血,连续3~4d左右,多数患者衄血后经潮,但量极少,个别患者则经不在行,至于不衄血而只吐血者,临床上较为少见。铭者在临床上辨证治疗重症倒经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 标签: 验案 经行吐衄 月经周期 辨证治疗 衄血 重症倒经
  • 简介:摘要:针灸治疗在我国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医中极具特色的治疗方法。通过对穴位进行针刺刺激,并且进行相应的手法操作,能够做到有效的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在临床中拥有极为优异的效果。而实际针灸治疗中,对于各类疼痛为主的症状,有着更为优异的治疗效果。文章对针灸治疗肩痹的病例进行分析,希望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 标签: 肩痹 针灸 肩周炎
  • 简介:目的拟合新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公式并验证,从而探讨对Gates'法测定GFR进行修正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CKD)成人患者资料,符合入选标准病例共229例,以双血浆法测定出GFR(记为rGFR),应用传统Gates'方程计算GFR(记为gGFR),以rGFR为标准将CKD患者按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分期,将全部病例行分层(按期别)随机抽样分为A、B两组.以A组患者应用肾动态显像得出的双肾放射性摄取率为自变量,以rGFR为因变量行回归分析,拟合出最优曲线,得出新的GFR估算公式.将新公式应用于B组数据,得出新的GFR与rGFR行配对t检验,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及准确性比较.结果经新拟合方程计算的GFR(线性拟合记为GFRl,曲线拟合记为GFRc)及gGFR均与rGFR密切相关(P〈0.01).GFRl、GFRc与rGFR相关性高于gGFR(r=0.885).GFRc与rGFR的一致性最好,一致性界限范围最小(-27.8,29.6),偏离度最低[偏差和绝对偏差分别为-0.90、11.64ml·(min·1.73m2)-1].GFRl次之.Gates'法gGFR与rGFR的一致性最差,一致性界限范围超过事先规定的专业界值60ml·(min·1.73m2)-1.准确性比较,GFRl、GFRc及gGFR的±30%病例符合率分别为75.2%、73.5%、62.8%,gGFR与GFRl、GFR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拟合方程计算的GFR与双血浆法GF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其准确性优于Gates'方程,对Gates'方程能够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三次拟合方程评估GFR的一致性及准确度最佳.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动态显像 血浆清除率
  • 简介: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中医没有“冠心病”的记载,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归于“胸痹心痛”一类,病因病机主要为外感六淫致病和七情内伤致病。当归四逆汤是张仲景的经典方剂,凡是病机与寒邪凝滞相关的病症,应用当归四逆汤均获得了不错的疗效。

  • 标签: 胸痹心痛 当归四逆汤 济川煎 医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并发症防范技术。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18年3月-2020年10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对鼻内镜术后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修正性手术患者进行选取(71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6例术后开展常规处理,观察组35例围绕手术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带有针对性、预防性的处理,就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较对照组(38.89%)低(P<0.05)。结论 针对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患者,围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带有预防性的处理技术,能有效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 并发症 防范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痹是发生于肢端的一种血管性疾病,症状表现多为肢体疼痛、肢端皮肤苍白、发凉、胀痛、遇寒加重。该病病情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基于笔者浮针经验结合内经十二刺中浮刺理论,总结了两例浮针营卫补法治疗血痹个案,旨在为日后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血痹病 雷诺氏综合症 浮针 营卫补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修正体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体部肿瘤患者,通过体膜加体架固定技术,红外线标记摆位后,使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等中心处拍摄斜位交叉的两幅X线射野图像,与计划系统重建的数字射野影像进行匹配,得到在上下、头脚、左右三个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并进行手动复位修正。结果10例患者在修正前通过体表标记和激光灯摆位在上下、头脚、左右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2.54±1.37)mm、(6.86±1.75)mm、(2.89±1.16)mm。经图像引导系统修正后上下、头脚、左右方向上的误差为(0.37±0.26)mm、(0.34±0.19)mm、(0.40±0.19)mm。经过图像引导系统修正后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明显小于修正前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在体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是可行的,可以明显减少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在头脚方向上尤为显著,从而提高了治疗精度。

  • 标签: 体部肿瘤 图像引导系统 摆位误差 治疗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