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妇科临床病例乳头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 从 2015年 9月至 2016年 9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病患中随机选出 260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有性生活的经历,并能够接受 DNA以及 HPV的检测,从而对乳头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通过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检出的概率上,不同人乳头病毒亚型的检出概率有所不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 0.05)。结论 经过临床的回顾分析发现,当妇科病患的年龄越大,患有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或者宫颈炎合并阴道炎的病患,其对乳头病毒的检出概率就越高,在检出的类型当中, 16型的检出概率最高,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出血、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以及患有宫颈炎的病患要对乳头病毒进行预防。

  • 标签: 妇科 人乳头状瘤 特征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临床病例乳头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病患中随机选出260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有性生活的经历,并能够接受DNA以及HPV的检测,从而对乳头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通过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检出的概率上,不同人乳头病毒亚型的检出概率有所不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的回顾分析发现,当妇科病患的年龄越大,患有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或者宫颈炎合并阴道炎的病患,其对乳头病毒的检出概率就越高,在检出的类型当中,16型的检出概率最高,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出血、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以及患有宫颈炎的病患要对乳头病毒进行预防。

  • 标签: 妇科 人乳头状瘤 特征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乳头病毒是一种嗜人体皮肤和黏膜组织细胞的DNA病毒,可广泛感染人类皮肤及生殖道、呼吸道上皮组织,它与人类多种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目前已知HPA有近200多种型别,约40种型别与人类常见生殖道疾病相关。其中,高危型HPA被认为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相关,低危型HPA与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有关。本实验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高危型和低危型HPA,对临床妇科门诊1790例就诊者进行筛查,分析不同临床诊断疾病队列中HPA的检出率、病毒载量高低和年龄分布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妇科临床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人乳头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双链DNA病毒,目前已发现70多型,在生殖道上皮病灶中至少已发现13型,即HPV-6、10、11、16、18、31、33、35、39、42、43、44、45型,其中最常见的是HPV-6、11、16、18型。近10年来,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在欧美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1],而在我国仅次于淋病[2]。妊娠期妇女HPV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婴幼儿肛门及生殖器部位的先天性尖锐湿疣、青少年喉乳头(juvenilelaryngealpapillomatosis,JLP)等相关性疾病。JLP具有多发、极易复发、需反复手术、难根治的特点,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关于HPV的母婴感染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但由于采用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选择的研究对象及检测HPV型别的不同,致使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甚至有相矛盾之处。现将近年来有关母婴HPV感染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颈病变患者乳头病毒(HPV)感染调查分析。方法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共118例,其中有45例患者为宫颈上皮内变、35例患者为宫颈癌、38例患者为宫颈尖锐湿疣/宫颈炎,对送检的全部标本进行HPV亚型分析检测。结果分析宫颈病变患者乳头病毒感染情况,118例患者中有87例患者出现了乳头病毒感染,感染率为73.73%。结论宫颈病变通常与人乳头病毒多重感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对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宫颈病变的人乳头病毒感染亚型检测结果作为参考,以此来防治宫颈癌变。

  • 标签: 宫颈疾病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 对 2018 年我院 妇科普查者中 3210 例绝经后女性乳头病毒( HPV)感染状况及宫颈病变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绝经后女性 HPV阳性率为 8%以高危型为主,占比约 95% ,低危型占比约 5% 。从年龄分布比较来说,> 65 岁组 HPV 阳性率 7.46 %,≤ 65 岁组为 8.71% ,两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并 对 855例 HPV呈阳性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病例结果的为 276例,其中确认为宫颈病变患者的有 66例,其中 HPV16明显高于其他型别。 不同年龄组宫颈病变情况不同,> 65 岁组女性宫颈病变占比与≤ 65 岁组宫颈病变占比相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得出结果:医方可考虑将 HPV 分型检测作为其初筛方法,并对高危型 HPV 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国家方面适当推迟终止筛查的年龄。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34岁,因肉眼血尿反复发作4个月余,加剧2d就诊。采用Suny380超声诊断仪,其具有三维成像功能。超声检查:双肾大小及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肾实质回声均匀,肾窦及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膀胱充盈适中,壁不厚、光滑,膀胱内见一大小为4.9cm×0.8cm的条索状低回声,边缘整齐,外缘呈增强带状回声,内呈低弱回声,自右输尿管口引出,在膀胱内漂移,随右输尿管排尿可见其自输尿管向膀胱内伸长,排尿间歇可见有少许回缩入输尿管(动态图1,2);右输尿管下段末端呈低回声,约长5.7cm,管壁规则,无增厚(动态图3,4)。

  • 标签: 双侧输尿管 超声表现 乳头状瘤 右输尿管口 超声诊断仪 输尿管下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冷冻联合治疗CC合并HPV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1~2017.5我院治疗的139例CC合并HPV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分为冷冻组、联合组,冷冻组69例,联合组70例;采用冷冻疗法与干扰素治疗联合组的70例,治疗冷冻组的69例时单纯采用冷冻疗法。结果冷冻组的有效率为72.46%,联合组为87.14%,治疗后冷冻组的HPV负荷量明显高于联合组。结论治疗CC合并HPV时应用干扰素及冷冻疗法可改善疗效、降低HPV负荷量。

  • 标签: 宫颈炎 冷冻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危型乳头病毒感染检测宫颈癌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往一年之内通过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对100例宫颈癌、50例宫颈上皮内变与50例宫颈炎高危型乳头病毒DNA实施检测。结果高危型乳头病毒DNA在宫颈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8.0%,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与宫颈上皮内变的表达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宫颈癌患者中肿瘤大于4cm高危型乳头病毒DNA阳性率为90.0%,显著高于低于4cm患者,高危型乳头病毒DNA的表达和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以及细胞分化无关。结论高危型乳头病毒和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利用高危型乳头病毒感染检测能够显著提升宫颈癌检出率,减少宫颈癌疾病的出现率以及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癌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冷冻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乳头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12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合并乳头病毒的患者进行分析,选取的 120例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冷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冷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阴道排液时间、脱痂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慢性宫颈炎合并乳头病毒患者采取干扰素联合冷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阴道排液、脱痂止血的时间,促进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干扰素 冷冻治疗 慢性宫颈炎 人乳头状瘤病毒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常规查体B超发现上腹部肿物”于2006年7月8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腹部平坦,无压痛和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正常,十二指肠圈略大征象,圈内偏前可见受压,十二指肠粘膜无异常型,钡剂通过顺利,肝区结肠无异常改变,考虑胃肠道外肿瘤。

  • 标签: 胰腺肿瘤·诊断·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的临床诊治经验,并提出较符合我国国情的诊治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5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47例;中位年龄24岁(13~60岁)。术前B超、CT等检查均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血清肿瘤标志物多为阴性。肿瘤位于胰头部23例、胰颈部3例、钩突部2例、胰体部3例、胰尾部18例、原发病灶位置不明1例。48例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1例行剖腹探查术,1例行CT引导下转移病灶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结果50例患者中49例获得了“胰腺占位”的术前诊断。32例肿瘤包膜完整的患者有18例、16例肿瘤包膜不完整患者有11例未行冷冻病理检查而直接选择相应术式。32例患者随访3~55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多发于青年女性,CT检查结果最具诊断价值,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治疗方式,预后良好。常用的术式为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与胰体尾+脾切除术。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决定是否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和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胰瘘。

  • 标签: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胰腺实性假乳头(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其组织学来源尚不明确。由于其局部切除后预后良好,因此术前的明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SPTP的术前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并复习了相关文献,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进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胰腺肿瘤 三期增强扫描 局部切除 预后良好 pancreas 实性成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SPTP)的CT及MRI表现特点,提高该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CT、MRI表现(包括肿块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信号特点)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8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另外4例接受MRI平扫(包括T1WI,T2WI,DWI)及T1WI增强检查。结果12例病变均为单发,男1例,女11例。肿块边缘光整,最长径约4-15cm,位于胰头5例(41.7%),胰体部2例(16.7%),胰体尾部2例(16.7%),胰尾部3例(16.7%)。7例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其中囊成分为主2例,实性成分为主1例,囊实相间型4例,1例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囊性肿块,其内见多发分隔,4例肿块包膜见蛋壳样及弧形钙化,内分隔见散在高密度钙化灶。4例MRI平扫均为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在T1WI及T2WI上均呈混杂信号影;实性成分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稍高信号,其中1例囊性灶内见出血,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另3例囊性灶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包膜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各期均低于正常胰腺强化值,囊性部分未见强化,肿块包膜及内分隔见轻中度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好发年轻女性,结合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对术前诊断有较大价值。

  • 标签: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瘤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thepancreas,SPTP)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1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22例经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SPT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包括21例女性及1例男性,平均年龄为23.4岁。首诊原因多为查体发现胰腺包块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另可伴有腹痛、腹胀。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病变,CT强化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无明显改变。手术方式包括局部肿瘤切除术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2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6例,胰尾部肿瘤切除合并保留脾脏4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1例,1例发生肝脏转移者行肿瘤局部切除联合肝脏转移切除。术中发现肿瘤分界清楚。除1例发生肝转移外,余患者肿瘤未发现周围器官、血管明显浸润。术后随访无复发及转移。结论:SPTP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尽量首选肿瘤局部切除术,以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内乳头黏液(IPMN)是发生率较低的一种胰腺囊性肿瘤,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下,IPMN诊断率有明显提升。超声内镜对IPMN的敏感度较高,能够较好的进行病变检查。其中,CT和MRI可以发现胰腺囊性病变,MR弥散加权成像可以确定不同类型IPMN。本文主要对不同影像学技术检查IPMN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影像学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病灶部位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期,共挑选8例患者,临床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整理,包括症状、组织病变以及免疫表型等。结果患者中男性共2例,女性共6例,其中拥有临床症状者仅2例,7例患者病灶位于胰腺组织内,1例则位于组织外侧。所有患者病灶均呈实性囊肿,通过显微镜观察囊肿内细胞形态与常规肿瘤细胞相似度极高,总体呈假乳头。囊肿组织内细胞部分出现透明样病变,细胞间质液黏稠,并且可观察到胆固醇样的结晶体,经过为期24个月到60个月的观察后未发现有癌细胞转移情况。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的发病率较低,其中女性患者比例更大,利用组织观察和免疫检查能够准确判断病情。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囊肿 准确判断 免疫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