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27岁.2002年6月8日被100℃、质量浓度56%的氯化锑溶液烫伤(以下称烧伤)右面颈、右上臂和右肩背部,伤后即用清水冲洗30min,17h后送入笔者单位.主诉创面疼痛,无其他不适,否认有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史.查体:体温38℃,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75mmHg(1mmHg=0.133kPa).患者意识清楚,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界无异常.烧伤总面积为12%,其中Ⅲ度1%TBSA,其余为Ⅱ、Ⅲ度混合创面.采用暴露疗法,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 标签: 三氯化锑 烫伤 暴露疗法 意识障碍
  • 简介:"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技术"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列为"十年百项推广计划"。为了更好地推广此项技术,现将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概述如下。1概念和配方1980年Velasco等首次报道,在治疗狗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时,应用等渗液(0.9%氯化钠溶液)效果不佳,若用少量(相当于出血量的10%)7.5%氯化钠溶液,则能很快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动物100%的长期生存。

  • 标签: 高渗氯化钠溶液 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升高血压 心输出量
  • 简介:目的:验证PVC袋及软包装氯化钠注射液质量。方法:参照企业标准和卫生部部颁标准,对PVC袋的pH,重金属,易氧化物,细菌内毒素,微粒等进行质量验证。参照《中国药典》对软包装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质量全检。结果:除PVC袋的水蒸气透气性在被检测的5个样品中,3个超出标准外,其他各项检查均符合标准。但≥5μm的微粒经揉搓翻转20次后明显增多。7批PVC袋装氯化钠注射液质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PVC袋装输液的质量。

  • 标签: PVC袋 PVC袋装输液 质量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预防糖尿病患者混合痔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40例糖尿病患者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常规治疗加痔核脱落期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出血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预防糖尿病患者混合痔术后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卡络磺氯化钠 糖尿病患者混合痔术后出血 预防
  • 简介:目的建立《中国药典》2010年版氯化钡滴定液(0.1mol·L-1)浓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通过对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建立测量模型,对标定过程中各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本次标定浓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2.22×10-3mol·L-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2×10-4mol·L-1,扩展不确定度4.4×10-4mol·L-1,k=2。结论建立了氯化钡滴定液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 标签: 氯化钡滴定液 不确定度
  • 简介:患者男,21岁,不慎跌入80℃氯化钡溶液(500g/L)池中致全身烧伤,接触氯化钡时间约6min,误吸氯化钡溶液约20mL。伤后自觉创面疼痛剧烈及呼吸困难,未作任何处理即收入笔者单位。入院前补液约500mL。查体:患者意识不清楚,表情淡漠,体温36℃,脉搏10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60mmHg(1mmHg=0.133kPa)。微血管充盈较差,手足温度较低,四肢乏力,大便失禁,呼吸困难。创面分布于面颈部、躯干、右上肢、会阴部、臀部及双下肢,渗出较多,可见少量水疱,部分水疱皮已脱落,部分创面基底苍白、质硬、呈皮革样,创面张力较大,未见树枝样血管栓塞。诊断:烧伤总面积90%TBSA,Ⅱ~Ⅲ度;重度吸入性损伤;急性氯化钡中毒。入院后立即给予补液抗休克治疗,留置导尿管,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右下肢、右小腿切开减张。创面清创后除面部涂磺胺嘧啶银锌糊剂外,其余创面用碘伏敷料包扎。

  • 标签: 急性氯化钡中毒 氯化钡烧伤 中毒死亡 重度吸入性损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创面疼痛
  • 简介:【摘要】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药物,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对该注射液的质量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至关重要,全面了解其在生产、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以为提高其质量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甘油果糖 氯化钠注射液 质量现状
  • 简介:摘要老年脑梗死患者大多已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血液粘稠度增高,发病后神经细胞由于缺血、缺氧、能量缺乏,兴奋性氨基酸从细胞内溢出,引发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神经细胞坏死、凋亡。由于脑损害后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只要对损伤循环中任何一个环节施加影响,都将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银杏总黄酮、银杏总内酯等有效成分。银杏总黄酮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生成、还可加快体内自由基清除,降低缺血组织的缺血和再灌注损;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组织中葡萄糖与氧供应量的作用。

  • 标签: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 脑梗死 老年患者
  • 简介:氧稳态的平衡和稳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机体内的氧稳态失衡,引起细胞或组织的整体或局部的缺氧。肿瘤都是以细胞的过度增殖为特点,导致瘤细胞处于低氧或缺氧的环境,氯化钴(CoCl)作为化学性低氧模拟剂,主要用于细胞内缺氧造模,其机制是2Co2+与Fe2+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抑制正常的含氧血红蛋白的形成,导致体内的脱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从而阻断了氧信号传导系统中氧感受器与氧结合,使细胞的含氧量下降,引起细胞在不缺氧的条件下"感觉"缺氧,同时诱导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因此,了解CoCl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机制,并根据肿瘤细胞类型的不同,合理运用低氧环境协同CoCl2细胞毒性作用和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从而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氯化钴 低氧 肿瘤细胞 生长代谢
  • 简介:患者男,26岁.工作时不慎被约600℃的氯化钡熔浆烧伤全身多处,随即用少量冷水冲洗创面约3min.自感全身麻木、四肢乏力,恶心呕吐1次.在现场清创后用无菌敷料包扎,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伤后3h转入笔者单位,入院后患者仍感乏力,出冷汗.查体:患者意识清楚,体温37.6℃,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80/90mmHg(1mmHg=0.133kPa),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烧伤创面位于颈、肩、背、左上肢及双足,部分腐皮脱落,基底红白相间,痛觉迟钝或消失.急诊查血钾1.1mmol/L.诊断:(1)热液烧伤,总面积22%TBSA,深Ⅱ、Ⅲ度.(2)急性氯化钡中毒.立即将4g氯化钾加入1000ml平衡盐溶液中行静脉滴注.入院后5min患者突然全身痉挛、呼吸困难,继之呼吸微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继续补钾.10min后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予以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行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并进行电除颤.经采取上述复苏措施,患者心跳恢复为窦性节律.继续应用利多卡因,在心电监护下加快补钾速度,静脉推注硫代硫酸钠5.12g.患者血压维持在180/100mmHg,心率90~120次/min.大约2h后复查血钾为2.1mmol/L,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

  • 标签: 烧伤 患者 全身 急性中毒 死亡 麻木
  • 简介:目的 观察并探讨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对烧伤休克的防治作用。 方法 (1)将Wistar大鼠分为6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制作30%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1h补充复方氯化钠溶液;C组:致伤后6h补充复方氯化钠溶液;D组:伤后1h补充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E组:伤后6h补充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F组:致伤后不治疗。动态观察各组大鼠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丙二醛(MDA)的变化。(2)选择烧伤面积为50%~69%TBSA、伤后3h内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充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对照组:补充复方氯化钠溶液。观察患者休克期变化、经皮氧分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有无并发症等。 结果 大鼠伤后各组监测指标水平均较A组显著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F组更加明显,其顺序为F组>C组>B组>E组>D组(P<0.05)。烧伤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休克期度过平稳,补液量减少,氧分压明显升高,并发症少,但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早期应用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对防...

  • 标签: 烧伤 休克 创伤性 细胞低氧 复苏医嘱 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
  • 简介:摘 要:铜银和氯离子进行协同联合氯化抗菌消毒(40μg・L-1铜银游离子,400μg・L-1铜银游离子和0.3mg・L-1游离子和氯)前后用逆转录PCR的实验方法同时检测铜银协同氯化消毒前后脊灰杆菌病毒的内部核酸,并用内部免疫破坏印记检测法(DIBA)同时检测脊灰杆菌病毒的抗原性(包括蛋白质);用内部核酸免疫修复法的实验方法测定噬菌体f2的内部核酸免疫修复存活率,并用联合血清生化学法的方法同时检测噬菌体f2的抗原性.以此基础来深入探讨利用铜银和氯离子进行协同联合氯化抗菌消毒对脊灰病毒内部核酸的免疫破坏抑制作用.得出的RT-PCR的检测结果显示存在铜银脱氢离子通过协同联合氯化细菌消毒前后对脊髓灰质炎一型病毒组的ⅰ型(PVI)的特异免疫条带为明显阳性,协同氯化消毒后的ⅱ型为明显阴性;DIBA检测结果显示铜银协同氯化消毒前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均为明显阳性.铜银脱氢离子通过协同联合氯化细菌消毒产生灭活免疫作用后,大肠杆菌噬菌体f2的中性核酸细胞修复存活率不会随免疫作用持续时间不断延长而显著降低;该型噬菌体的抗原性与正常细菌无明显显著差别.

  • 标签: 消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 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从一般状况、生化及组织学方面评价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 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蒙药额力根汤组、蒙药苦参七味汤低剂量组、蒙药苦参七味汤高剂量组等 6组,每组 6只。结果 :模型组的肝功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病理改变明显,用蒙药额力根汤和苦参七味汤干预后明显改善肝功能、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蒙药额力根汤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但蒙药苦参七味汤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蒙药额力根汤改善大鼠肝损伤及抗炎作用较显著,蒙药苦参七味汤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有望为蒙药额力根汤抗肝纤维化作用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 ] 蒙药 额力根汤 苦参七味汤 肝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治疗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拉韦米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甲流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肝肾功能、血细胞的影响.方法81例甲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成人300㎎∕100ml,ivgtt,qd;儿童10㎎∕kg,ivgtt,qd,滴注时间大于30分钟,用药1~5天,对照组应用奥司他韦胶囊75㎎,po,bid,共5天.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两组在病程、各种症状消失时间、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分类、淋巴分类及网织红细胞计数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病人用药后均能降低淋巴分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拉韦米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甲流与奥司他韦相比,疗效相当,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淋巴分类,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又克服了重症流感病人不能口服以及对奥司他韦耐药的缺点,值得临床推广.AbstractObjectiveObservetheeffectofPeramivirandSodiumChlorideInjectionandtheinfluenceonhepatorenalfunctionandbloodcells.Method81patientswithA/H1N1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OnewastreatmentgrouptreatedwithPeramivir,adult300mg/100ml,ivgtt,qd;child10mg/kg,ivgtt,allthedriptimeoverhalfanhour,administrationtime1-5days.Theotherwascontrolgrouptreatedwithoseltamivir75mg,po,bid,5days.Results1、Comparedwithcontrolgroup,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diseasecourse、symptomdisappearancetime、hepatorenalfunction、leukocytecount、neutroGphil、lymphocytecounts、Reticulocytecount(P>0.05);2、Ther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thatleukocytecountwasdecreasedafterusemedicineintwogroups(P<0.05).ConclusionComparedwithOseltamivir,Peramivircanobviouslyimprovesymptomofpatients,decreaseleukocytecount,havenoinfluenceonhepatorGenalfunction,especiallyovercomedisadvantageofnoorallytoseriousflu,deservetheclinicalexpansion.中图分类号R96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07-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