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本院收治 137例手外伤患者,采集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 137例标本中分离革兰阴性菌 73株,革兰阳性菌 64株。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革兰阳性菌中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 P<0.05)。 革兰阴性菌中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最高(P<0.05)。 结论: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临床应加强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耐药性监测,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

  • 标签: 手外伤 伤口感染 病原菌检测 耐药性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此次的研究来对肺炎链球菌在临床的分离过程中其分布的特点、变化以及耐药性,来为肺炎链球菌感染者的诊断与治理等提供更加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取我院102例的肺炎链球菌临床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测,来对肺炎链球菌的来源以及药物敏感性等进行检测,最后对检测的内容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结果:在对102例分炎链球菌患者的检测与分析当中,结果显示在临床分析到肺炎链球菌标本中,有87例是来自于痰液当中,而其中的分离率最高是在儿科中,分离率相对较高的还有在呼吸内科、干部病房当中。在检测中得出其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相对较高的包括青霉素敏感菌株、青霉素不敏感菌株,而耐药性相对较低的则是包括万古霉素、氯霉素等等。结论:根据检测结果与临床的分析能够了解到,以往在对肺炎链球菌的治疗当中,使用红霉素以及克林霉素等等已经不能有效的进行治疗,而使用第4代奎诺酮类药物却有着比较强的抗菌作用,这能够有效的结合临床诊断等来提供更加合适的抗菌药物来更好的辅助教学。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分布 耐药性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驻南苏丹(瓦乌)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眼病患者疾病谱特点和人员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年 7月至 2014年 2月在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 82例眼病患者。结果 眼科疾病谱特点:眼部感染性疾病 27例( 32.93%),眼外伤 8例( 9.76%),屈光不正 8例( 9.76%),其他眼内科疾病共占 35.14%,查体 11例( 13.41%)。人员国籍及职业特点:联合国人员 80例,非联合国人员 2例,为南苏丹当地人。分属战区出兵国部队,国际与当地雇员,志愿者,民事警察及当地人员。结论 联合国驻南苏丹(瓦乌)特派团二级医院,眼科设备有限,患者来源复杂,在诊疗过程中,自身需具备过硬综合素质,合理协调,详实记录诊疗过程,从而圆满完成任务。

  • 标签: 维和部队 二级医院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方法:从 2019年 5月开始进行研究对象选择,到 2020年 5月结束,收集 72例糖尿病足患者,对患者的伤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且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的情况。结果: 95例患者共分离培养 401例病原菌,其中 234例革兰氏阳性菌, 138例革兰氏阴性菌,和 29例真菌,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阴性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且耐药情况也较为严重,对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 对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流程进行分析 研究 ,以完善院内护理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 201 8 年 1 ~ 12 月登记在册的 143 例精神病急诊患者的安全护理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者 81 例,约占总急诊人数的 57% 。因此完善院内转运流程,提高科室间的分工合作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结论: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的安全护理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急诊室接诊、院内转运两个环节中的安全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精神病 专科医院 急诊科 就诊 患者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 对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流程进行分析 研究 ,以完善院内护理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 201 8 年 1 ~ 12 月登记在册的 143 例精神病急诊患者的安全护理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者 81 例,约占总急诊人数的 57% 。因此完善院内转运流程,提高科室间的分工合作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结论: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的安全护理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急诊室接诊、院内转运两个环节中的安全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精神病 专科医院 急诊科 就诊 患者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与分布状况。 方法 囊括本院 201 7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患者 287 例,对其分别开展病理学分析,分析其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 结果 SMT 主要发生与胃部,占比 59.23% ( 170/287 ),食管各部粘膜下肿瘤主要以平滑肌瘤与囊肿为主,胃各部位黏膜下肿瘤主要发生与胃底、胃体上部及胃窦,前两者以胃间质瘤、平滑肌瘤为主,胃窦部以异位胰腺、脂肪瘤为主 。结论 食管全段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胃体上部及贲门处以平滑肌瘤最多见,胃底部以胃间质瘤为主,胃窦部以异位胰腺最常见。

  • 标签: 上消化道 黏膜下肿瘤 病理学特征 分布特点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年龄段特征。方法:本文对 2015年 4月 -2020年 4月间本实验室收到的经肾活检确诊为肾脏疾病的 5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肾脏疾病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布规律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年龄段特征。结果:经回顾总结发现,全部 500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387例,占比 77.4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83例,占比 16.67%,遗传性肾病患者 26例,占比 5.20%,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患者 4例,占比 0.80%;。在 38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 IgA肾病患者 203例,占比 42.45%,肾小球微小病变患者 85例,占比 21.96%,非 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45例,占比 11.63%,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41例,占比 10.59%,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12例,占比 3.10%, C3肾小球肾炎患者 1例,占比 0.26%;通过分析 38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年龄段特征发现, 9-15岁年龄段的患者 31例( 8.01%)、 16-45岁年龄段患者 239例( 61.76%)、 46-65岁年龄段患者 93例( 24.03%), 66岁及以上年龄段患者 24例( 6.2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肾脏病理类型中分布最广, IgA肾病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病理类型中占比最高, 16-45岁的青壮年出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概率最高。

  • 标签: 肾脏病理类型分布特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布特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年龄段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泌尿系感染病原菌128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特殊耐药株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高耐庆大霉素肠球菌(HLAR),EsBLS细菌进行检测。结果 分离数在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为产EsBLS细菌(25.3%),MRS(76.9%)和HLAR(63.6%),未发现VRE菌株。大肠埃希氏菌对亚安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丁胺卡那敏感性较好。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敏感性较好。结论 大肠埃希菌为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球菌感染的比例升高,致病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煤工尘肺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在提升护理质量方面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于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7月期间,选择我院养老治疗的患者 1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养老治疗的 53例病患纳入对照组, 2020年 2月至 2020年 7月期间养老治疗的 53例病患纳入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由统一的 13位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背景下开展护理服务,就两组护理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管理末期, 13位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护患沟通、风险评估、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管理末期( P< 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抽样法划分成两组,观察组(39例,CQI管理)和对照组(39例,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更高,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持续终末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影响。方法 : 我院质控科于 2019 年开始实施持续终末质量控制管理,与 2018 年 3 月前实施的常规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差异。结果 : 两组管理前后对比的各项护理记录指标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 在质控科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持续终末质量控制管理的管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 标签: 持续终末质量控制 护理记录 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50例在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患者的样本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观察组( 125份、临床免疫检验专门质量控制)、对照组( 125份、常规质量控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 2组样本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和治疗控制后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质量控制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施行临床免疫专门质量控制的观察组患者乙肝肺炎各项指标检测符合率明显更高 (P<0.05);且 125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高达 9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94.4%,组间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医学临床获取显著治疗效果的前提在于确保免疫检验的精准性,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又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前提,因而必须给予重视。

  • 标签: 临床免疫检测 质量控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对于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晚期肺癌患者76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述患者入院以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组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观,但护理之后的组间对比结果表示,研究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中医护理 晚期肺癌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173例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使用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随机单双分为研究组(87例,针对性护理),参照组(86例,常规护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肺癌化疗 针对性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ICU 护士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所在职的 60 例 ICU 护士 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士进行 睡眠质量调查,统计分析出影响睡眠质量相关因素。 结果 60 例 ICU 护士 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上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上 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60 例 ICU 护士 各年龄段睡眠质量好例数为 7 例,占比 11.7% ,睡眠质量差例数为 36 例,占比 60% ,其他为睡眠质量一般,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ICU 护士由于工作压力、家庭原因等因素,导致出现睡眠障碍不良表现,从而影响护士生活质量、护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等,应加强护理人员睡眠质量管理,提高护士睡眠质量

  • 标签: ICU 护士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血站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护理质量以及血液报废率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较改进前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护理服务满意率升高、血液报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血液报废率